新浪收藏

曹喜蛙:一个智人旅行公主的梦

新浪艺术

关注

文、曹喜蛙

我曾是一个媒体人,一个专业的旅游媒体从业者,从编辑到总编做了十五年,我与一般的普通从业者不一样的是我还是一个哲学、艺术、文学的热爱者,甚至我还是前沿科学的观察者。

不谦虚的说,我几乎就是个天才,或者差一点点就是一个天才,不管干什么我都带着哲学的头脑去思考,一不留神就是专家,常常抓住要害、关键问题。

我做《环球游报》总编的时候,中国游客已经开始遍及全球,记得当时有个朋友在推极地游,中国游客还要去北极、南极,所以2014年我在《环球游报》推出一个中国游客吐槽总动员暨中国文明游客评选活动,希望从正面引导一下中国游客。除了每期推出的游客吐槽栏目,年底的时候搞了一次大型活动,出了一本书《中国出境游客150人访谈实录》。

当时我安排记者采访了一些艺术家,其中就有一个想法,如果来年还要搞的话就要推出中国出境游客的形象代言人,当然不是那种明星代言人而是真实的游客做代言人,就从出境游客中筛选,当时种子选手就有一个女艺术家刘雅丹,她的艺术作品不但非常当代,她的旅行照片也有气质。她是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专职画家、香港文物出版社美术编辑,广西大学美院硕士研究生,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油画艺委会女油画家委员会副主任,湘潭市女画家协会副主席。

可惜第二年我到电视台当主编了,就没有再把这个活动搞下去。

我在《环球游报》做总编以前做过总策划、品牌主编、编辑部主任,采访过不少国家的旅游部长、国内很多省地县地方长官、很多对外机构的负责人、一百多个一线明星,阅人无数,对中国出境游客的文明形象非常关注,实际上这也是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这就是我经常说中国的现代化硬件现在不是问题,但中国人的现代化还有很多缺陷、很多细节问题。

现在科学技术有一种趋势,那就是智能机器人,我就希望科学家设计一种可以帮助旅行者自由行的智能机器人,什么意思呢?就是假如你要去国外旅行的话,可以租一个“智人旅行公主”陪你一起旅行,哪国风土人情,哪个阶层的文明礼节,语言翻译,哪个风景区、古迹、艺术区、特色街区、购物中心、咖啡馆、美术馆、博物馆、饭店等等都知道,甚至哪个饭店服务员、哪个城市的警察,哪个国家海关、机场、汇率等都能帮你处理,这样中国出境游客到国外就方便了,能普遍提高中国人形象,哪个国家的人都会喜欢中国人的。

这种智人旅行公主的设计,我说的这些功能没有那么复杂,核心就是个芯片的事,至于外观、造型可以复杂,也可以很简单,实际上是个商业设想和市场的事,也是一个当代艺术的电脑集成观念,就是一个梦,一个智人旅行公主的梦,也是一个起哄美的当代艺术事件,有我所说的当代艺术大阵仗。我说的当代艺术大阵仗不是一般铺张,比如投入多少钱、多少人力、多大的场面,这些只是表面,我说是在知识层面的投入,在学科层面的投入,比如需要哲学、艺术、文学、科学、技术等学科专业的广度,尽管它的成果就是一个玩艺比如芭比娃娃,在这个意义上大家才能理解杰夫•昆斯(1955-)的争议之作不锈钢的《兔子》,在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专场拍下9100万美金的纪录,这9100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确实有点夸张有6个亿人民币。

当代艺术都是跨界的,追求的起哄美,都是传统美学的概念无法涵盖的,这种起哄美的观念接近超超级别的奢侈浪费,这就像华为任正非在5G上的投入往往都是动辄几百个亿,如果一个当代艺术家脑子里还在想如何在一张宣纸上如何画一个牡丹或虾就能在艺术史上留名,简直是开玩笑,画室只是艺术开始的地方,只是个艺术实验室,当代艺术常常需要一个加工厂、团队。

这就是很多杰出的当代艺术作品往往是集体完成的,一个单枪匹马的艺术家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作品,但是即使这样的艺术家也是需要美术的科班出身和科班训练,不管画水墨、还是画油画,那基本训练功夫还是离不开的,画画这门手艺不管到什么年代,都不会落伍的,以往一张画就够得上伟大了,现在就不一定行了。艺术的修行到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艺术工作室也是艺术开始的地方,那个过程就是艺术家当下与遥远的伟大心灵的对话。

当代艺术再怎么复杂,起哄美再怎样阵仗大,但艺术就是艺术,伟大的艺术作品它跟平庸的艺术作品永远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分别,这也是当代艺术的精神和观念,作为一个艺术家个体从艺术史的任何点都可以虚空而入,所以艺术的王国最下边也是最上边,最上边也在最下边,只要你悟明白了艺术的本质就能知道什么是艺术的真谛。

这里说的智人旅行公主的话题,也说的是当代艺术的话题,实际上也是说我为什么会关注刘雅丹的艺术,一切都是有前因后果的,缘是这样来的,有她这样的当代艺术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希望。

在《环球游报》时,记者就做过刘雅丹的采访,当时她就说她的绘画受维亚尔·爱德华、安东尼·塔皮埃斯、乔治·莫兰迪、埃贡·席勒等西方大师影响较大。

维亚尔·爱德华(1868—1940),出生于法国古依索,是法国纳比派代表画家。他的绘画特点是借助纳比派描绘现实的方法,不依中心透视法,而是依纯粹主观与装饰性的观念所带出的形式作画。这点在绘画史上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引领了后来的很多著名画家的创作。

埃贡·席勒(1890-1918)是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他只活了28岁,他短暂绚烂的一生让人浮想联翩。席勒受到弗洛伊德、巴尔等人的思想影响,他的作品特色是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

乔治·莫兰迪(1890-1964)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莫兰迪在他的“形而上”时期借用了这一异质,他着迷于塞尚对想象、构成和创造的拒绝。 他的画风从安德烈·德兰、塞尚和毕加索的作品中摄取了灵感。

安东尼·塔皮埃斯(1923-2012)料绘画艺术进行分析研究的先驱者,他的作品采用现成物材料质感和随意性绘画综合的表现手段,通过“物化”的过程,并转化为审美的形式来作为表达思想的方式,而被归入非形式主义画家之列,塔皮埃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大胆的、不合常规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形式美的法则,以及人们传统的审美经验,成为后世的楷模。他的艺术作品给当代绘画极大的启示,当五十年代中期,他那如“墙”般的绘画的出现,立即在欧洲艺坛掀起了极大的波澜。此后,他的艺术几乎与“物质绘画”划上等号,或被视为“非形式主义绘画”的代表画家。

了解这几位画家,对刘雅丹的艺术多少有些理解,也容易理解她的绘画艺术脉络。

刘雅丹曾把自己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实际上那是艺术家感性的大致的分阶段,按这种分法现在应该到第五阶段,这第五阶段我还没有看过,实际上这第五阶段是她艺术创作的第二季,回顾她的艺术第一季则正当时候。

《云儿》系列,营造了一个梦幻的小女孩的世界,一个梦公主的艺术童话世界,好像偷窥到天上的琼瑶温柔乡。

《旅途》系列,是欧洲行之后的变化,实际上是梦公主的不断放大,女大十八变,青春萌萌,满世界寻找那个传说中的白马王子。

《蒙山之春》系列,是三次山东沂蒙山之后,对大自然现实的环境和天上温柔乡的二合一。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想或不想》、《她在丛林中》、《聚会》等一系列女性题材的作品,初次发现了艺术家自己的女性身份,对性的发现,从童话的世界破壳而出,撞进了一扇迷宫一样的女性哲学窄门。

在这四个阶段,艺术家还是处在一个美学的修炼阶段,艺术哲学的课程她选修了维亚尔·爱德华、安东尼·塔皮埃斯、乔治·莫兰迪、埃贡·席勒几位艺术大师,也决定了她的艺术品味和追求。

刘雅丹的《云儿》系列让我想起王菲、李亚鹏的女儿李嫣,如今亭亭玉立的李嫣不但是一个小小艺术家,她就像真人版的一个当代智人旅行公主,作为一个星二代她是货真价实的梦公主,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梦公主,她的新闻在中国可以称为“皇家公主出行新闻”。

刘雅丹的《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在丛林中》等作品是她的艺术第一季最有代表的作品,在艺术元素上提炼出了她的童话、梦、自然、丛林、女性哲学、现代女性的符号,她的艺术前沿观念、女性物主义的媒介以及夸张的扭曲、肢体的艺术语言成为一大迷人特色,看得出来埃贡·席勒对她的影响非常深刻,尽管她没有学埃贡·席勒的深刻,但她走了同样一条仿佛危险的瞬间绚烂,这是女性的视角,对这种瞬间绚烂的追求、痴迷同样令人精神上有巨大的失落感,这种落差同样有如坠悬崖、走深渊,人生如梦如露,天地却恒久远。

这种女性视角更与当代艺术的大阵仗、节日、仪式、注目礼相一致,更追求起哄美,仿佛妖魔化、魑魅魍魉,但内在却是极度的荒凉、无尽的普度慈航,真善美永远是艺术的追求,就像那句广告语所说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就如杰夫·昆斯颠覆了高尚与低俗的界限,类似当年王朔的小说以所谓痞子写作颠覆了所谓高尚的精神一样,实际上都是抓住了起哄美的前瞻概念。商品广告、卡通玩具、动漫人物……形象简单、质感精美、色泽艳丽,奢华与堕落,混合着一种起哄美的新时代精神。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这件作品,初一看有三个人物,好像皇宫的一个镜头,好像公主病了,她的闺蜜唤来她久盼的、心仪已久的白马王子,突然整个大地清醒了,春天来了,祥云在飘,春姑娘来了,一瓶花露水顷刻间在我们面前倾倒,这是一个坐在飞机上一个旅人突然看到的旅行风景。

《她在丛林中》也是不错的一件作品,虽然画面没有《谁爱这不息的变幻》那么复杂,但花园里的秋千在想象中的御花园,那思绪的秋千荡在穿越千年的少女的夏天,花团锦簇,尤其那一双神奇的雪糕红舞鞋,那顶夸张的红帽子,那充满青春弹性的双长腿夸张的金粉金叶金色的想象。

那里是花团锦簇呀,镜头外分明是一双双男孩子女孩子的眼睛。

更多的作品留下了,旅行、聚会后的疲惫,实则要暗示热闹大场面的喧哗……杰夫·昆斯曾说传统艺术利用品味将人划分隔离,他却努力将艺术走向平庸,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刘雅丹的这些作品,已突破了纯粹绘画的界限,在材料上常常把一些女性日常要用的材料如指甲油、闪粉、亮珠、纽扣等拿来就用,根本就不考虑影响不影响将来画面的变化,在这方面受安东尼·塔皮埃斯的影响,尤其这些东西都不免显得庸俗。

我看过以埃贡·席勒的事迹拍摄的电影《死神和少女》,他的极端绘画成为维也纳的丑闻,这种丑闻比平庸还要平庸,这点也影响了刘雅丹的艺术。

在观念上刘雅丹更要受维亚尔·爱德华、乔治·莫兰迪的影响,她的艺术整体上看似传统、有装饰性、想象丰富、华丽奢侈,那种富丽堂皇感充满了高贵,在有些人看来这就是奢靡、浅薄,而在她则是梦公主的自然延伸,是千古童话的不老哲学,是一般的悲剧艺术无法比拟的,非常受藏家追捧。

2019年6月7至9日于北京月牙殿

作者简介  曹喜蛙,本名曹喜斌,1966年3月8日生,山西运城河津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媒体人,互联网哲学家,诗人,艺术评论家,策展人。1988年在《北京文学》发表诗歌处女作,1993年开始北漂,先后在《诗刊》《星星诗刊》《中国诗人》《诗选刊》《诗歌月刊》等发表诗歌,组诗《核武器与癌》获得过全国哲理诗大赛一等奖,诗歌《爱因斯坦肖像》入选过北京大学出版社全国中学教辅书。历任人民日报海外版策划编辑、旅游中国周刊总策划、环球游报总编辑、中式生活主编、中央数字电视国学频道主编。现为独立学者,被80后、90后的青年艺术家誉为中国第二代当代艺术教父。出版有《赢在互联网》《和明星去旅行》《中国吼狮》等著作。40万字的自传《黄河改道向北漂——我失忆半生的忏悔》已经完稿,等待出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