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波纳尔:绘画是对“视神经的冒险”
来源:奥赛博物馆
大事记
1867年10月3日,出生于巴黎南部的丰特奈-欧罗斯
1881年,用水彩画描绘了塞纳河并将其集结成册
1886年,到德里奥学院学习法律
1886—1889年,在朱利安业余美术学院的学习绘画,在这里结识了同为那比派创始人之一的保罗-塞律西埃
1889年,与保罗-塞律西埃等人创立那比派
1891年,与印象派画家罗特列克,开始在独立者沙龙上展览
1893年,结识了玛尔特德——波纳尔创作的缪斯,后来也成为他的妻子
1942年1月26日,妻子逝世,波纳尔悲痛不已
皮尔-波纳尔(Pierre Bonnard),法国那比派代表画家。1867年10月3日出生于巴黎南部的丰特奈-欧罗斯。波纳尔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中长大,很早就开始绘画。高中毕业后,听从父亲的安排,波纳尔学习了法语,在1888年拿到了学士文凭。毕业第二年便成为了一名律师。但他一直没有放弃绘画,他尝试过柯洛的风景画风格,也喜欢印象派最具代表的室外绘画。
1891年,布面油画,H。 38 ; L。 36 cm,Paris, musée d’Orsay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但当我们谈到波纳尔,随之想到的一定是那比派这个特别的艺术团体。这个团体要追溯到1889年9月,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保罗-赛律西埃(Paul Sérusier)在阿望桥结识了印象派大师高更(Paul Gauguin)。受到高更艺术上的指导,赛律西埃发现了一种色彩强烈、装饰性强烈的绘画风格。自觉发现新的艺术灵感的他和几个艺术家朋友组织了一个团体,取名为“那比派”,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意为“先知”。可这个团体维持时间不过十年。1899年,在举行的最后一次展览后,那比派成员便因为创作思想和艺术技巧上的分歧而分道扬镳。那比派虽然只存在了十年,却是一个风格浓烈的艺术派系。在色彩上,成员们深受印象派大师高更“强调色彩,简化形式”的影响。他们无视常规透视,更喜欢主观的观察角度,继而用浓烈的色彩创造一个主观里的世界。在理念上,他们放弃写实,追求用自己的观察重组客观世界。那比派并不推崇早期印象派的风格,他们认为印象派对自然纯客观的描绘无法体现出艺术家的创造和成就,而一幅能如诗或音乐唤起人通感、并承载艺术家自我的画,才是好作品。此外,那比派画家受日本浮世绘的装饰风格影响很深。因此,他们常常采用卡片纸等吸附力强的画面材料,来代替油画布,达到色彩自然过渡的效果。
约1906-1910年间,布面油画,H。 248,5 ; L。 298,5 cm,Paris, musée d’Orsay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波纳尔在那比派中显得尤为特别。他认为绘画是对“视神经的冒险”进行的临摹,他也喜欢描绘梦境和回忆,尝试展现肉眼捕捉到的形状与颜色在被赋予意义以上的面貌。此外,波纳尔深受浮世绘艺术的影响,构图、色彩、远近手法等都能看到日本美术的痕迹。
1894年,卡面油画,H。 51 ; L。 33 cm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Hervé Lewandowski
波纳尔在这幅画里描绘了一只白猫弓起背的俏皮画面,它的爪子变形地拱起,头缩回肩膀,微微眯起眼睛……无法分辨是家养的宠物还是路边的野猫。在X光下观察这幅画,肉眼也看得出来,波纳尔在创作这幅画的过程中有许多次修改。最后的效果给我们呈现出一只近似漫画里的猫,有一种波纳尔主观视角的幽默。
装饰性的风格和画面构图——缺乏景深的背景,这幅1894年创作的画是那比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作为日本版画的爱好者,波纳尔运用大胆、不对称的构图描绘这个在日本艺术风格中常见的主题——猫。葛饰北斋和歌川国芳都非常喜欢描绘这种神秘的猫科动物。在波纳尔的作品中,他无数次画过猫,有时候只是几根简单的线条,这幅最具代表性,是他将猫作为画面的主人公。
《格子衬衫》(Le corsage à carreaux ),皮尔-波纳尔(Pierre Bonnard) (1867-1947)
创作这幅画的时候,正值波纳尔事业的开始。他在巴黎两个展览上发现了日本艺术,一个是1888年艺术商人齐格弗里德组织的,一个是一年以后在巴黎美术学院的展览。这两个展览给波纳尔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让那比派成为了一个非常日本风格的画派。
这幅画中的女人是 Andrée Terrasse(1872-1923),波纳尔的姐姐,也是作曲家Claude Terrasse的妻子。这幅画受日本丝绸悬挂画轴的影响,因此在画幅上,长基本上是宽的两倍。波纳尔同时模仿了浮世绘版画,忽略画面对称,并且去除框架。他选择了一个不寻常的方式:多个观察点,从而画面中桌子是俯视的,但又和画面近处的物体处于同一平面。波纳尔想要舍弃传统透视,从而给画面一种全新的体积感。
《晨曦,门球比赛》(Crépuscule, dit aussi La partie de croquet ),皮尔-波纳尔(Pierre Bonnard )(1867-1947)
1892年,布面油画,H。 130 ; L。 162,5 cm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Orsay) / DR
这幅画是波纳尔作为那比派创始人的首批作品之一,以《晨曦》为标题在1892年的独立沙龙上展出。画面描绘了在勒格朗朗普一个家庭花园中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画面右边是波纳尔的父亲,还有他的姐姐Andrée,以及Andrée的丈夫、音乐家Claude。画面后方五个年轻女子组成了另一支队伍。
这幅画的主题非常“印象派”,展现了一个乡村娱乐的场景。承接了那比派的“日本风格”,波纳尔将植物的绿色阴影嵌入人物的白色轮廓中。他曾经说过:“我们尝试着在自然色彩的描绘上,比印象派走得更远。艺术不止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