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七帝八陵为何会在河南巩义

新浪收藏
赵汗青
河南巩义市是北宋辉煌的见证地,也是赵氏姓氏的重要繁衍地。

北宋皇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一带,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从公元963年开始营建宋陵,前后经营达160余年之久,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墓群,堪称为露天艺术博物馆,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艺术的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今天的巩义博物馆里,北宋时期的文臣、武将的石雕人头像有很多,它们虽然年代久远,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北宋的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北宋皇陵的石雕技术水平之高是其它陵寝无法比拟的,这里的石刻造像群称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馆。
北宋皇陵区共有八座皇陵,还有众多的皇后陵、功臣陪葬墓,均分布在今河南省中部的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北至孝义镇的区域内,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东距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市)约122公里,西距北宋西京(今洛阳市)约55公里,是宋代东、西两京往来的必经之地。
陵区虽然有八座陵墓,实际只有七位皇帝,其中一位陵主从未当过皇帝,他就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毅。赵匡胤当了皇帝后追封他为宣祖。八陵南达芝田镇八陵村,北至孝义镇,东西长约13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总面积达156平方公里。八陵分布情况如下:
永昌陵是地面遗迹保存较好的一座宋陵,永昌陵由上宫、下宫、孝章宋皇后陵、章怀潘皇后陵以及两个陪葬墓组成,永昌陵“兆哉”(陵区范围)原占地约4000亩。现存永昌陵陵台封土呈覆斗形,底边东西宽60米,南北长62米,残高21米。陵园的原有建筑,现仅有夯土保留。陵墓神道前,对称列置各种石象生,由南向北依次是华表、石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端各1对,石马及控马官、石虎、石羊各2对,‘藩使’3对,文、武臣4对。陵园四门外有石狮,南门石狮北有武士,南门内陵台前有宫人。据《宋史》记载,灵台封土之下20几米深处建有‘皇堂’、即地宫,是皇帝棺木藏放的 地方。随葬的物品有玉圭、佩剑、冕、翠衣及种种明器。
北宋时风水同样很盛行,但术理与隋唐时明显不同,这时在葬制上信奉“五音姓利”说。所谓“五音姓利”,就是把人的姓氏分成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再将五音分别与阴阳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对应,这样即可在地理上找到与其姓氏相应的最佳埋葬方位与时日。因此,丧葬择地选日时,若与之相合则阴阳相生,大吉大利,反之阴阳相克,主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