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2018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材料篇”作品分享

新浪艺术

关注

2018年大同双年展“材料篇”板块策展理念

策展人:郅敏

最新创造力的展现,是“大同雕塑双年展”的核心目标,也是我负责的“材料篇”策展工作的核心命题。

创造力,需要经验,更畏惧经验。

经验,是已经验证过的经历,是面对已知世界的;创造力,是潜在的能量,是面向未知世界的旅程。经验的叠加有可能趋向完善,但也有可能远离挑战——自我潜能的挑战。

因此,本次大同雕塑双年展“材料篇”不一定以完善、完美为标准,希望选择具有“自我潜能挑战”的作品;希望推出近期对“物的深层表达、物的新认知”方面具有创造力的新作品;希望通过“材料篇”展览引起业界及大众再次掀起对 “物” 的讨论;希望通过“材料篇”展览重新审视物的边界在哪里?探讨物与人的关系在今天正在发生什么?物和场域是什么关系?虚拟的物是不是物?全新的材料探索如何构建新的文化现象?传统材料观以及背后的文化如何延续?等等。

今天的情况更为复杂,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的发展也许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那一刻虽然惊心动魄——至此之后,与电脑下棋,人很难再赢了,但无须担心的是,围棋不会就此消亡,更不会影响人们对围棋的热爱。因为围棋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输赢,在于彼此博弈中目光的相视,在于相持中无言的对谈——在于人类复杂的精神生活。不在于速度,更不在于算法。

在未来的世界,新的材料或许会提供新的生发点。人,创造新的材料、新的机器,创造新的算法,探求新的规律。通过面对材料新的方法、新的规律,寻求认识世界的新的路径,与哲学、科学并驾齐驱。

未来更是激发材料创造力的时代,材料研究仍然作为获得创造力的非凡动力之一。虽然雕塑是一项古典的方式,但是雕塑所包含的研究目标非常广阔,空间、形态、材料、能量、意识等都处在极大未知的研究范畴之中,雕塑不仅是技艺的形状,更是思想的形状。这个形状几乎无规律可循,因为思想几乎是无边界的。

本次“材料篇”展览希望通过对材料的深入研究、创造,来全力触探那个——无尽的世界。

作品欣赏

策展人介绍

郅敏,1975年出生。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

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副秘书长、委员。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

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

联合国教科文国际陶瓷学会(IAC)成员

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机构(IOV)成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社科基金“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民族化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

国家艺术基金“天象四神”创作课题负责人。

2011-2012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赴法国研究雕塑。

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6—2007年赴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学习。

199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获文学学士学位。

个展:

2017      “天象——郅敏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3      “郅敏雕塑展”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法国

2011      “郅敏作品展”  中欧文化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

2008     “郅敏雕塑作品展” 雅巢画廊,上海

2007     “郅敏雕塑作品展” 上海美术馆,上海

本次双年展组建策展团队:

总策展人:孙振华、吕品昌

分策展人:

器物篇:张   伟

具象篇:马文甲

材料篇:郅   敏

户外篇:胡泉纯

科技篇:唐   尧

展览于2018年11月23日在山西大同中国雕塑博物馆开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