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公共场域如何激活当地的文化生态?

新浪艺术
文/张长收

旗峰山艺术博物馆外景 “延伸的空间”——2018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
近一个月以来,艺术介入乡镇或城市的案例接踵而至,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江西万安第三届国际高校建造大赛,以及刚刚拉开帷幕的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等等,艺术介入公共场域成为了时下最为火热的艺术现象。艺术作为一种视觉化、形象化的桥梁,成为了乡村改造、城市转型最有效的途径。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艺术介入公共场域探讨的是一种通过艺术的力量达到改变乡镇或城市旧有面貌的振兴模式,不仅要考虑在地性问题,挖掘当地的文化属性和品牌价值,激活当地的文化生态,还要考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以一种开放包容的艺术心态与国际对话。

嘉宾合影 左起:策展人范明正、策展人赵艳婷、舞蹈家金海英、收藏家程昕东
艺术介入公共场域的“东莞模式”
艺术介入公共场域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主题却有相同的途径,更有相通的理念。艺术具有引领性的作用,可以打开人们想象的空间,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并给人以无限的憧憬。比如,平遥国际雕塑节以“雕古塑今”为主题,既强调讲好中国文人故事,又以国际化的视野来展开中外艺术交流。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以“地球环境时代的艺术”为主题,并以农田作为舞台,艺术作为桥梁,连接人与自然,试图探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振在现代化过程中日益衰颓老化的农业地区。江西万安第三届国际高校建造大赛以“趣村”为主题,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文化、艺术的力量激活乡村、重塑风景,力求找到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模式。

东莞市文化馆展览现场
而2018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以“延伸的空间”为主题,有三层含义可以探讨:第一,艺术场域的延伸,130余件雕塑装置作品从世界各地迁徙般汇集东莞,好像不同国家和地域的空间延伸至此,承载着不同文化议题;第二,展示空间的延伸即物理延伸,从东莞市文化馆到东莞同沙生态公园,从旗峰山艺术博物馆到旗峰山公园,四个展场将艺术作品从常规展示空间延伸到户外公共空间;第三,传统经典艺术的延伸即文化形态上的延伸,从东莞莞香文化非遗传承人黄欧的莞香收藏到东莞籍雕塑家张松鹤的代表作品,从学院经典艺术到当代实验风格的创作。可以说,对于艺术介入公共场域,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开启了自成一体的“东莞模式”。

同沙生态公园展览现场
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号称“世界工厂”。作为广东的历史文化名城,东莞在几个月前刚刚被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列入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城市建设的名单。城市创新需要艺术的介入,而艺术的介入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艺术人士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公众的互动参与。只有三方合力才能有效激活当地的文化生态,从而达到城市创新的目的。此次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汇聚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余位中外艺术家的130余件雕塑装置作品,在国内外都可算得上是超大规模的展览,而且此次展出的作品不乏重量级或代表性的作品,所以此次艺术节的分量不言而喻。
策展人范明正表示,希望通过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打造一个雕塑之城,全城布满公共艺术地标,使东莞成为珠三角地区的文化艺术亮点城区和艺术旅游城市,提升其城市形象。

艺术家任戎在旗峰山公园展览现场接受新浪雕塑采访
艺术介入公共空间需要考虑有效性并产生强关联
向传统经典致敬,也要接纳实验前卫的艺术思想,这是激活当地文化生态的有效途径。无论是东莞市文化馆还是旗峰山艺术博物馆,都是传统形态上的艺术交流场所,而具有实验性的当代雕塑装置作品的介入,一方面体现了东莞市政府开放兼容的态度,另一方面对于民众而言,这些在全球化视野下讨论有关政治、社会、历史和文化等问题的艺术观念作品起到了新艺术启蒙的作用。城市的创新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虽然艺术不能解决问题,但艺术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启发人们对于城市进行创新建设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化是自觉观念的构建,同时又具有想象的地方性。

同沙生态公园展览现场
东莞同沙生态公园和旗峰山公园并不是常规的展览空间,而雕塑装置的介入使得艺术与公共空间发生了关联,然而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如何让艺术介入与公共空间产生强关联,言外之意公共艺术应该成为公共空间的标配,对于缺少艺术介入的公共空间,势必会逊色许多。当然,对于公共空间的介入,我们不仅仅要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城市空间、人居生活,还要深入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历史文脉、人文精神等等,艺术的介入并不是盲目的介入,我们必须考虑有效性。

艺术家们在旗峰山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交流(图中为卢征远作品《过去的即将到来》白色天然大理石 45x45x20cm 2015)
那么,重中之重就是对于作品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在不能全面开展在地创作的有限条件下,作品的布局成为了十分关键的一环。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将作品分布于四个场地,东莞市文化馆、旗峰山艺术博物馆、旗峰山公园这三处展场基本位于东莞市中心,被誉为东莞“都市绿肺”的同沙生态公园离市中心也不算远,从客流量上来说,这四处展场位置具佳,前文所提到的“公众的互动参与”这一环节得到有力的佐证。学院经典单元和在地性艺术单元主要集中在旗峰山艺术博物馆,在传统叙事语境下展示了学院的传承和历史的经典,同时,著名收藏家程昕东所提供的二十件国际性藏品一同展出,形成了当代与经典并存,国际与本土艺术的交锋对话。城市公共话语单元主要集中在同沙生态公园,部分艺术家的驻地创作和大型的雕塑装置作品让这片绿地更加生机盎然,充满人文气息。当代实验单元则主要集中在东莞市文化馆,这里作为东莞市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创作中心,体现了文化馆始终坚持贴近时代、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的宗旨。

东莞市文化馆展览现场
对于东莞这座城市而言,加快城市创新建设,激活当地的文化生态,2018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对于所有的二三线城市而言,无论是举办什么样的艺术节都需要长期持续地艺术介入,艺术有启发的作用,同时需要一个发酵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和看法,从而实现新一轮的城市转型升级。
部分作品欣赏
同沙生态公园展览现场

陈文令《倒立》300x142x63cm 综合材料 2018

傅中望 《四条屏》单体尺寸 300X90X150cm 铁 2001年

艾墨思(Thomas Eller 德国)《THE global self (东莞市)》 高350cm 不锈钢 2018年

周力《线》1.3m x 2.4m x 1.4m不锈钢烤漆 2017年

郅敏《天象四神-白虎》320x120x270cm 陶瓷、金属 2017

郑路《潺潺》5x3x2.4m 含底座

展望 《浮石》重95kg 210X175X115cm

杨旻 《东莞飘起的一点雪花》夜光贴纸

邬建安《白日梦树林》600×100×100cm 钢板切割

温京博《漂》玻璃器皿、金鱼

王伟《十月》360x110x260cm 不锈钢着色 2013年

王思顺《启示 18 3 14》300×240×160cm 铝

谭勋《彩虹》彩钢板 2017年

隋建国 《衣钵》240×180×320cm 铸铁

琴嘎 《丛林》 尺寸可变 水泥马腿、草 2017年

柳青《风景?》200cmx190cmx240cm 综合材料 2011年

李铭燃《承载》150X85X95cm 高铬不锈钢 2012年

张勇《彪悍人生》300cm 不锈钢
东莞市文化馆展览现场

艾松《焦虑中的男子》50x64x125cm 铁刺 2013独版

曹晖《纯羊毛一号》高185cm 树脂、纤维等综合材料 2005年

丹·柯林斯(Dan Collins 美国)《无题》200x60x30cm 玻璃钢

何岸《何桃源》75×265×18cm LED灯箱 2015

姜俏《乐在其中--爵士乐》直径 120cm 厚度9.5cm 材料亚克力、多媒体交互

欧阳苏龙《光的形状》宽180深150高110cm 树脂喷漆 2011年

吴笛《You Sister》90 x 43 x 38 cm 金箔、餐车

杨茂源《阿波罗》60×35×75cm 大理石 2009年
旗峰山艺术博物馆及铂尔曼酒店展览现场

方力钧《23pieces》15×15×600cm 铜、金粉 2005年

阿曼(Arman 美籍法裔)《音乐的力量》210cm 铜 1986年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丹。 麦)《遗失的指南针》38X65X38cm 浮木、黄铜、磁铁、线

陈曦《正在显形》直径300cm 高400cm 空心樟木 2017年

白明《叠加的关系》 尺寸不等 瓷、耐火砖 2018年

管怀宾《疲软的审美》充气膜、风机、定时器 2012年

约瑟夫·博伊斯 (Joseph Beuys 德国)《为了爱而生存》尺寸可变 量杯、玫瑰 1975年

杨千《弃物》28X28X33cm 水晶树脂与综合材料 2017年

向京《Baby Baby》156×85×85cm 玻璃钢着色 2001年

席华《啮齿箱·塔》高420cm 旧箱子、铁等 2014年

马歇尔·雷斯(Martial Raysse 法国)《一、二、三,抓金鸡》210 x 65 x 155cm 铜雕 1991年

马鲁·门迪·霍约(Manuel Mendive Hoyo 古巴)《无题》42.5 x 26.5 x 62 cm 2009年

罗旭《右手》240 x 120 x 85 cm 铜 2012年

姜杰《在》200X160X140cm 树脂、漆、玻璃 2001年

计洲《物7》130×100×50cm 轮胎、不锈钢、铁 2013年

郭斌《心花怒放》90x80x40cm 不锈钢、羽毛 2016年

东莞籍人民雕塑家张松鹤作品《毛主席像》,40cm×40cm,金

陈淑光《佳佳》36X25X58cm 青铜、圆雕 1981年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收藏

霍波洋《初潮》90x32x18cm 青铜

莞香
旗峰山公园展览现场

戴耘《致敬》高 3.33米 底座高1.4米 红砖、水泥、钢筋

李鹤《邓小平像》200×130cm 铜像

任戎(德)《四季彩虹》高300cm 钢铁装置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