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双年展策展人井士剑专访

新浪收藏

关注

1、中国美术学院油画双年展已经横跨了1/4个世纪,您觉得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油画史上有着什么样的地位或者中国美术学院对中国油画史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您觉得中国美术学院在培养美术人才有着什么样的独到之处?

首先,我认为中国美术学院对于美术人才的培养是非常的重视, 现在很多活跃在国内外艺术舞台上的中国艺术家都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比如:黄永砯、杨福东、刘韡、杨福东、耿建翌等。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对大家提出要创建自己的世界观,要保持自己的创作独立性和先锋性;他们都保持着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度和感知力。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在和同学强调方法论的问题,他们在寻找方法的同时在自己的创作中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从这两方面结合来说,中国美术学院培养了更多具有超前意识的艺术人才,他们从中国美术学院走出去之后对中国油画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2、在时隔25年后重新举办中国美术学院油画双年展,从国家对艺术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中国美术学院一直秉承着“行健 居敬 会通 履远”的校训,倡导“多元互动 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营造“品学通 艺理通 古今通 中外通”的人才培养环境,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艺双馨优秀人才,担负起引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方向的责任。这并不是空洞的口号,每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中都需要思考这些问题,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都将自己打造成了拥有独立世界观的个体,这对打造多元化的艺术氛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都具有自己的东方性,这个东方性包含了这片大地和这个人种;中国美术学院从来没有想过要出一个达芬奇或者蒙娜丽莎(这样的作品),而是在积极努力培养对社会进步或者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艺术家。

3、此次展览集结了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所有的优秀艺术家,他们的风格都呈现着自我的艺术创作状态,很多人都说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缩影,您觉得这么评价是否正确?

对,可以这么说。这个展览是整个中国美术学院面对自身的经历想要做的一次传承,面对社会进步的发展过程中想要做一次阶段性呈现。其实在时隔1/4个世纪后重新举办中国美术学院油画双年展是困难重重的,但是我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一份子,我必须要排除万难将展览做出来,因为“品学通”不是一句口号,我们通过展览的方式将阶段性成果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学院是社会和艺术的一个中间桥梁,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的很多艺术家都活跃在国内外的艺术舞台上,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可以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寻找到他的影子。

4、为什么会将此次展览的名字定为“形象的链接”?

形象的链接是他们的艺术创造的态度与方法。由此他们形成各自艺术风格。这就链接出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与社会、时代、历史的文化链接,而这种链接又形成他们各自艺术的DNA生命形式。形象的链接是各位艺术家们在这种艺术生命链中对视觉的自我呈现与自我创造,展现出他们独自的肖像与形象。形成当代绘画一道风景线。我作为策划人,想要去唤醒大家去探讨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与社会、时代、历史的关系。

5、您觉得这25年内,中国的油画发生了哪些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油画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家积极地在在探索东方哲学和油画的可能性。从我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以来,我在各个教学场合都在说:打破局限性,就现在从此次展览看来,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我认为这万里长征的1%,我们的东方哲学在油画中的体现还未出现阶段性的节点,我们中国的油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在中国美术学院油画双年展举办之后,中国美术学院是否还会陆续策划更多相关的展览?

其实我们一直在计划很多的展览,包括:国际青年绘画展等等。但是光靠中国美术学院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紧密结合各方优秀院校、艺术家一起为中国的美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像许江院长说过的“四个精神”,中国精神既包括了源远流长的伟大文化传统,也包括了今天仍然在本土生活中生长着的创生之力。即使中国油画现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仍然会继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做阶段性总结性展览。

7、您在坚持绘画这么多年里,一定有很多的感悟,您对于中国油画的未来有着怎么样的期待?

我刚刚提到过:即使中国油画现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仍然会继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做阶段性总结性展览;并且我们会朝着多元化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去发展,即使我们现在离卡普尔、安塞姆·基弗等学术具有高度的艺术家还有差距,但是我相信,天才创造历史,群体创造体系,我们不断地努力将中国油画的发展进程往前推进,我们总有一天会将中国的油画发展起来,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学习西方的油画,而是打造属于东方体系的油画。

8、青年艺术家能从此次展览中学习到老一辈艺术家的绘画精神,您有什么话想对青年艺术家说的吗?

其实我经常讲我充其量只是一个美术爱好者,我从来没有画好过一张画,我在吸收了解世界的、历史的、现代的文化,将自己打碎,重新构建自己的世界观再去不断修改自己的作品。一张作品可以画一天,一张作品也可以画一辈子,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地发现自我、击碎自我、重塑自我,将自己的人生观画完整,将自我的人生画完整。

1961年生于辽宁省

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理论与实践绘画博士

工作和居住于中国杭州。

展览

2018

策划“形象的链接 -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双年展”

2017

“江左风华”乌镇雅园当代艺术邀请展,杭州乌镇雅达文化艺术中心

“万象”名家油画藏品展,杭州象山国际艺术区

“文脉传薪”2017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北京站,中国美术馆

“开放的天空”群展,杭州人可艺术中心

“1/2井士剑个展”,杭州人可艺术中心

“可见之诗-中国油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美中国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型美术作品主题创作

2016

厦门站,中华儿女美术馆

武汉站,武汉美术馆

“理智与情感”当代艺术十人展,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

后学院:八大美院油画研究展,重庆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美术馆

“文脉传薪”2016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巡回展-北京站,今日美术馆

重庆站,重庆美术馆

济南站,山东省文化馆

威海站,威海半岛美术馆

深圳站,关山月美术馆;

“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策划2016年Inter-Youth 国际高等艺术院校青年绘画展;

国家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主题创作;

2015

“十二级风”明雅集诗画艺术邀请展,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

“没有花我们怎么办?”,上海大瀚北外滩艺术中心

“壮游”当代艺术展,上海米奥艺术空间

“倒叙的美术史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种线索”群展,北京亿利艺术馆

“文脉传薪”2015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广东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虚色美学”群展,北京筑中美术馆;

“迂回与深入”法中具象表现绘画主题展暨光达美术馆开馆展,浙江杭州光达美术馆

“此时虚造”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浙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文脉传薪”2015中国写意油画学院派名家研究展,西安当代美术馆

“后学院八大美院油画邀请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英国际素描邀请展,西安美术学院

策划2015年Inter-Youth 国际高等艺术院校青年绘画展

2014

“新世纪的探索”群展,北京大都美术馆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北京北京当代艺术馆

“大都美术馆馆藏系列油画作品陈列展之二”,北京大都美术馆

此在的绘画·中国具象表现绘画二十年,上海中华艺术宫

“关键链接”国际当代艺术展,北京当代艺术馆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自然之名——风景画与山水画邀请展”

无形之形——国际当代艺术展, 北京当代艺术馆 中国北京

2013

“原在”井士剑作品联展,府尚9号别墅私属艺术馆

“在卡萨布兰卡”井士剑作品联展,杭州秀空间

“联绵时代”艺术家群展,北京索卡艺术

“虚拟-嘘”中国美术学院“多维表现绘画工作室”师生联展,上海优上艺术空间

“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湖北美术馆

“多彩”中国油画作品展,北京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

FemmeFatale梵珐韃,上海熏依社画廊

“无形之形”共振计划o天津2013国际当代艺术展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上海

2012

当代——首届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卡尔舒特艺术中心,德国伦茨布德尔斯多尔夫市,寺上美术馆,中国北京)

“忆江南”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上海);

中国油画艺术展(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中国北京);

“怀·素纸上作品展”(上海艺术博览会,中国上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