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新媒体泛滥之隐忧

新浪收藏
“新媒体”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燃烧了整个媒体行当,可“火”了这么久的“新媒体”,却似乎总给人一种“新瓶装旧酒”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本期轮值主编:王宁)

张长收 媒体人、策展人
山还是山 水还是水
新媒体究竟“新”在何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的“新”,那么更加值得我们警惕,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南辕北辙。新媒体淡化了纸媒,稀释了权威,让这个信息社会更加地躁动。人们读取信息的方式变了,新媒体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如此密集的信息我们如何筛选,如何辨别垃圾信息和有效信息,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

一大批纸媒在时代浪潮中渐渐隐退,代替它们的是一波又一波自媒体平台的崛起,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快节奏取代了慢生活,伴随而生的是焦躁与不安,人们思考问题的速度加快了,但也盲目了,因为信息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抓住机会也许就会一夜成名,错失机会有可能抱憾终身。但无论怎么说,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少了,读书的人少了,投机取巧的人多了,价值观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戳就破。

老一辈的人经常说,时代变化太快,赶不上要落伍了。其实不然,这一切都是假象,善恶的标准没有变,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总而言之,对待新媒体,我们要善加利用,适可而止,科技进步是外在的,文化进步才是根本。


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更多的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目前的新媒体大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未来也一定会有新的媒介形态出现。而网络媒体(pc端)也逐步沦为传统媒体行列中。
艺术圈类的媒体这两年此消彼长。传统媒体的部分杂志、报纸等相继停刊,剩下其他几家也只能勉强度日亦或被迫转型,传统网络媒体(pc端)也被近两年兴起的新媒体所冲击。一些新媒体在资本的介入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不断有新的艺术APP、自媒体公众号、数字视频、直播等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从社交媒体到新媒体平台的逐步铺设,再到VR全景以及直播视频的瞬间火爆,艺术新闻信息的传播再次达到一个新的颠覆高度。

艺术圈的媒体发展状况与大众类媒体同步,虽有其特殊性、但是大体遵循的规律一样。
新媒体之特性体现在何处?
1、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尤其是直播的形式出现。
2、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而新媒体下,现在的受众可以成为内容的创造者、信息的发布者,甚至从发布到受众之间可以进行互动。但是另一方面也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发声,对于内容的良莠不齐及新闻的真实性,为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接收方式从固定到移动的转变。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新媒体具有移动性的特点,随时随地可以接收到信息。
4、信息碎片化。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但是由于过度碎片化不能做到深入、全面报道,新媒体的唯一出路就是“专业、精细、特色”。
虽然新媒体代表一种新的传媒趋势,一种新的传播途径,但是近两年来能坚持下来并盈利的艺术类新媒体寥寥无几。一方面源自整体艺术市场的不景气,而另一方面则是源自自身产品定位。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老牌的传统媒体纷纷转型,转向客户端或微信公众号,利用传统的自身优势(原创优质内容生产者),而另一些新的后起之秀另辟蹊径,找准市场差异化也纷纷站稳脚跟。


王宁
资深媒体人
还是原来的配方 还是熟悉的味道
究竟什么是“新媒体”?笼统的说,其实只要是有别于传统媒体的都可以算作是“新媒体”,这就好比网络之于纸媒,移动之于PC一样。阅读方式的不断变革催生一代又一代的“新媒体”出现,可如果仅以此作为“新”与“旧”的分别,那今日的“新”也终究会变成明日的“旧”。

“新媒体”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技术层面革新的依赖,其实更多的还是要改变过去固有的传统的媒体思维方式。这就好比微博的出现,虽然可以依托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端,但却并没有被当做是“新媒体”的开端,纵然也正是因为微博的出现,让“自媒体”的概念开始萌芽,但终归还是停留在比较初级的摸索阶段,而并没有正在成为“新媒体”的发端。
其实,艺术圈里的“新媒体”更多的还是在借鉴着其他领域的媒介转换的成功案例,并以此作为一个噱头,但大多数圈内的“自媒体”还是在干着过去传统媒体的勾当,比如服务性的新闻资讯往往占据着目前绝大多数行业“新媒体”的大半江山,而且,在缺少必要的行业调研的情况下,就贸贸然的把艺术领域的“新媒体”当做是一座大金矿,认为只要有投入就一定会有产出,岂不知,艺术圈的水深着呢,混艺术的人也精着呢,谁不知道你打着“新媒体”的旗号,干的却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总想着用“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去忽悠,有几个人会真的买账?
可说归说,怨归怨,“新媒体”毕竟是当前最为火爆的一种媒体手段,也是时下最容易被接受和认可的一种阅读方式,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宣传方式,其本身的价值还是要予以肯定的,但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好事也多磨,“新媒体”要想真的在艺术领域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还需要交上不少的“学费”。
关于“后浪派”
2016年6月7日,“后浪派”正式成立。后浪派由从事文化艺术相关工作的有志青年自发组建,主要开展以专业研究、学术评论、项目策划、媒体传播、市场推广等活动为主体的相关实践,是一个不依附于任何组织、机构,且独立自主运作的文化艺术团体。
宗旨:坚持以学术研究为主线,专注、开放、尖锐、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