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一周展评 | 展览的形态

新浪收藏

关注

今日的创作和展览形态都随着艺术语境的不断变迁而变换着样貌。有的艺术家试图探讨由通讯或模拟设备加速生产、传播的影像如何操纵、甚至替代现实的经验;有的艺术家通过绘画和出版的方式整合艺术面貌;展览也可以通过建筑文化和美学意识形态的变迁,勾勒出社会和集体意志的转变。


“比特宫-乌洛波洛斯”

次元穿越者吴珏辉

展期:2016年8月20日-9月2日

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在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二层的黑暗空间内,矗立一座神秘的巨型矩阵,艺术家为其命名为“比特宫-乌洛波洛斯”。矩阵由9x9x9m的脚手架构成,循环阶梯、升降灯光、视频投影、沉浸声场,使作品在空间内具有很强的仪式感。与以往矩阵作品不同,观众不仅可以在展厅内远观矩阵,感受其带来的炫酷感;也可以通过内部搭建的阶梯走入其中,感受由作品建立的在不同时空经验下营造出的另一个次元。脚手架矩阵是有限体量的留白,隐射无休止更迭的城市建设,裸露出剥离了表皮的城市机体,既现实又抽象。矩阵中的天井是无限的边界,其中往返升降的炽热灯光似“日”,向外投射出脚手架的阴影,将矩阵宫殿放大至整个空间;而冷光投影似“月”,将数字画面如同贴图一般游离于斑驳钢管的表面,将空间收入矩阵宫殿之中。交叠间,物理光能与数字像素的切换塑造了“日”“夜”更迭的虚像景观,如“咬尾蛇”般首尾相连出入合一。“比特宫-乌洛波洛斯”概念雏形是由艺术家、策展团队与制作团队共同孵化。“比特宫”是作品主要媒介的指代,矩阵无论在形式表现上,还是技术媒介上都体现了科技带给作品的无限可能;来自人类远古神话的“乌洛波洛斯”作为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启示,更是体现了他对轮回、新生、无限、有界、宇宙的认知,以及对人类科学革命与智识扩展的敬仰。“比特宫-乌洛波洛斯”展览更好地体现了今日未来馆所提倡的冲破实体空间桎梏,探索未知艺术的观点,这是未来馆的又一个延续与提升。在明年即将举行的第二届“今日未来馆”项目中,吴珏辉将以“艺术家策展人”身份参与其中,并带领五十位前卫艺术家入住今日未来馆。

设计改革

国际饭店与中国建筑1978—1990

展期:2016年8月19日-10月23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的此次展览聚焦于7个饭店建设项目,展览中,与近期历史相关的实物与文献反映这些在政治、经济方面具有突破性的饭店建筑所促成的文化交流。一套皮尔·卡丹的印花裙装让人回忆起1981年在北京饭店举办的新中国第一场公开的时装秀。由克里斯托弗·马科斯拍摄的安迪·沃霍尔照片及沃霍尔本人创作的照片均记录了其1982年的北京之旅,以艺术家极具个人特色的冷幽默坦诚地刻画了这一时代的面貌。UCCA馆长田霏宇表示:我们很荣幸地呈现如此意义非凡的展览,向公众展示一系列勾勒改革时代面貌的建筑;这一时代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成长的时代。如今看来,中国再次向世界开放的初期显得尤为关键而有趣。我们非常感谢罗坤教授与我们一起将他的研究项目转化为一个展览,使学界外的公众也得以观看和了解相关的内容。

 

新倾向:唐纳天

展期:2016年8月19日-10月23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唐纳天《最后媒介》(The Last Vehicle2016年),将空间分割成两个既独立、又关联的部分:一部分为异域化的景观,另一部分为室内的生活空间。媒介指涉装配着假眼与无线传感设备的遥控车,将异域化的景观及其独处居民的直播画面传递给室内空间中久坐着观看屏幕的探索者。在此,不同时空坐标中的影像上演着摧毁与再生的持续性循环,艺术家试图探讨由通讯或模拟设备加速生产、传播的影像如何操纵、甚至替代现实的经验。作为一名观念艺术家,唐纳天将重点放在对各类文化表征的融合上,通过多重文本指涉及语言的演绎而制造意义,正如那些花费好几个小时点击维基百科上的超链接的人。

单义的细节——朱小禾个展

展期:2016年8月20日-9月19日

地点:艺术仓库

此次展览精选了艺术家自90年代以来的重要作品,包括素描,油画等架上创作,尽可能完整地呈现了朱小禾近20余年的创作思路。展厅中最大的一幅艺术家的代表作《庭院·西厢记》凸显了艺术家在油画中的娴熟技法和灵光。在选择好自己偏爱的图像后,艺术家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对其进行了反复地“书写”,直至原本的形象消失在缀生的线条之中,最终生成这幅全新的图画。这件作品缺乏“情感”和“意义”,恰恰暗合了朱小禾对于德里达所提出的解构主义的认同。图像及意义的双重拆解使得画作本身变得难以辨认,但与此同时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看体验。

 

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

展期:2016年8月16日-8月30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作品近300件,涵盖国画、油画、雕塑等多种类型,其中既包括中国美术馆近年收藏的作品90余件,也包括一批经专家推荐和评审入选展览的最新创作。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展览前言中写道,青年美术家是中国美术的未来,这个展览是对青年美术家的肯定也是鞭策。此次收藏展是由中国美术馆独立策划的大型青年美术展览,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介绍,本届青年美术作品展实施专家推荐制,中国美术馆向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发出征集函,由每位专家推荐两位青年美术家,每位美术家提交3件作品。中国美术馆组成专家委员会对推荐的作品进行两轮评选,最终入选的作品作为展览的参展作品。不同院校、不同创作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艺术家所推荐的青年美术家,带着风格各异的作品走进中国美术馆,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气场,是这个时代、这个时期青年的所想所思,所感所为,是他们对历史、社会、人生认识的艺术表现。中国美术馆组织与策划青年美术作品展,正是本着对中国青年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致力于引导与打造当代中国青年美术的文化身份与特色。此次展出青年美术家作品的意义在于让青年美术家的作品进入到国家最高美术殿堂,让最高美术殿堂见证我国当代青年美术的发展与成就。


以画入世,以书致远

马菁菁“忘乐园”个展暨新书发布会

展期:2016年8月20日

地点:北京饭店

由于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马菁菁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坚持对“视觉人类学”这一概念进行持续的研究与创作实践。对笔触、用色与技法的忽略,使其水墨作品并不拘泥于为所画之物“赋形”,而更倾向于对万物“注神”,挖掘作品中的精神力量,以宏观角度对事物存在的永恒价值进行探讨。展览展出了马菁菁个人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二十余幅水墨作品,透过对人、对物的观察与描绘,以水墨展现她对当代东西方文化共融与艺术实践的思考和探索。其新书《山山水水聊聊画画》也于同一天与读者见面,观者们可以在浏览作品的同时,与马菁菁一同走近水墨,对艺术进行全新的美学探索和发现。

来源: scope艺术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