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夏令营让来自大凉山的精灵们佳作初成
时至7月15日,为期14天的“爱慕小小梦想家——凉山艺术夏令营”,仅过去5天,来自四川大凉山4所爱慕小学的21名学生对艺术的了解和实践,已从茫然不知发展到佳构频出,着实让支教老师们惊叹不已。
郑璐,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在读研究生,也是参加夏令营活动的支教老师。她在7月13日上午进行的人物画课上,便发现了这些山区孩子的艺术天赋和惊人的进步。
“人物课上的案例图很丰富,有写实的,有抽象的,有运用多彩的块面表现图案的,有用天马行空的线条表达的情感的,给了孩子们许多启发。”郑璐回顾一天的教学,谈及心得时说,“尽管孩子们对绘画科班的那一套训练方式还不太理解,但在案例的启发下,他们思路开阔,并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人物,最终画出的人物千姿百态、色彩奔放绚丽,造型夸张,虽然笔触稚嫩,但能深切体会到他们善于观察的美好心灵。”
看到孩子们一直画画和巨大的进步,郑璐也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面对一张张新鲜面孔上纯朴的气质,开始画孩子们的小画像。“我的计划是一天画两个人,14天正好画得完。”郑璐颇有兴致地说,自己经常端详着相机里抓拍的俏皮小表情,都不知道先画谁好,其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的眼睛。
“端详他们的眼睛,很亮,我就在猜想他们当时在想什么,而且画着画着,似乎对他们的感情更深了,好像与她们共同生活了很久一样。”郑璐很享受与孩子们的相处时光说,“有时看到孩子们围过来看我的画,还顺便夸夸我,让我颇有众星捧月的感觉。有时候我会先猜猜说谁呀,然后歪头看,对上黑得朴实的脸、弯弯的月牙眼,看到孩子们脸上点点的晒斑,不说话害羞地冲我笑笑,我也笑笑,似乎自己从来没有一天中笑得这么多过。”
谈及郑璐小画像的第一个主人公,是名小姑娘叫苏呷惹哈。郑璐描述道:“她拥有野生眉,一点点唇毛,长得颇有些西游记里大王叫我来巡山的小妖怪的劲儿。我喜欢画她的侧脸,因发呆微微张开的唇,线条流畅,肉不多不少的脸颊,还有吊坠是贝壳的耳线,增添了些温婉的气质。因为是抓拍的闭眼,没能充分表现眼神里的流光溢彩,正当我感慨的时候,一个小姑娘过来说你画得真像,表扬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我说也给你画一张吧,后来才记住她叫欢欢,勒格欢欢。她宽宽的额头和大眼距,鼻梁没那么高,多了些憨厚的气质,于是我的画像中就多了一张带着‘厨师帽’的笑脸。”
在围成一圈画速写的时候,郑璐一边欣慰地看着孩子们的进步,一边画小画像时,一个名叫阿及依作的小姑娘转过头来朝她笑,瞬间让她觉得自己被“治愈了”,觉得孩子们每一张风格明显、又都略带羞涩但充满快乐的脸,都会是她画笔下要表现的大凉山的精灵。
7月15日的艺术课主题是“纂改世界名画”,支教老师先给孩子们展示了几张名画的对比图,并对孩子们进行了提问。但老师们发现:“虽然大家北京和凉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也有几天了,但北京的孩子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也很敢说;凉山的孩子还是有些不敢讲。”
对此,支教老师总结经验说:“很有可能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我认为还是孩子没有掌握足够宽广的知识面、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没有自信。所以,通过夏令营等活动,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储备量,让他们多看世界,打开眼界,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对他们都是大有裨益的。”
不过,看到每个孩子最终完成的大作和在艺术道路上表现出的惊人进步,让每位支教老师都非常开心。在15日下午进行的木刻版画制作上,孩子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好奇。从第一步融化蜡粒,然后把蜡水均匀地涂抹在木板上。晾干后,拿砂纸打磨均匀。第二步拿复写纸覆盖在木板上,拿笔在复写纸上画画,拿下复写纸,木板上就会有同样的印记……老师的示范,让孩子们发出一阵阵“哇!哇!”的惊叹声。
期待他们能在分组尝试后,于16日拿出各自更令人惊奇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