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彭令发"百年革命事,纸上现琼崖 《新琼崖》重现"

新浪收藏

关注

文/彭令

2016年7月7日,笔者将自己珍藏的1947年印行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一书,捐赠给中国国家南海博物馆。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第一条中即明确提到“…中国政府为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于1947年审核修订了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编写了《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和绘制了标绘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告世界。”海内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北京、河北与山西等全国各地藏家藏友纷纷来电、来信息(包括微信),对笔者大加赞誉,特别是民革中央领导和中国收藏家协会主要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点名表扬鼓励我。甚至有朋友戏言:“彭令的捐赠影响高层,太神奇!”我赶紧纠正道:“绝非如此!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需要什么史料,我们就必须努力提供什么史料。”实际上,我历来主张,民间书报刊收藏的重要职责就是拾遗补缺,不断完善公藏,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服务。随后,全国各地有不少书友藏友纷纷拿来与南海、海南相关的许多书报刊藏品信息(或资料或实物),嘱咐我或鉴定真伪、或辨别精劣、或评估价格。其中就有此册,民国九年(1920年)琼崖旅沪同乡会发行的《新琼崖》(杂志)第一号(创刊号)。藏友吴先生经好友介绍,持该书照片数张来见我,并说该书现主人报价为其原购买价的20倍以上。我惊讶地请教他如何知道该册杂志现主人购进价格的。吴先生出示该书封面照片告诉我,他在网络上查了原成交价。此外谈及此书更多信息,吴先生提到,该书封面有毛笔题词“省三砚兄雅阅,小松子王兆和敬赠”,并钤有“王兆和”朱印,经反复查找《新琼崖》杂志,目前所知仅此一册流转。

我细察该杂志中有“琼崖旅沪同乡会”、“会长: 王器民”等内容,感到史料价值确实很高,随口便说:“即使比原价高三、五十倍也应该买下!”吴先生真信了我的话,几乎是以购买民国旧杂志的“天价”将此《新琼崖》杂志创刊号收入囊中,并嘱我撰小文一篇。我也正有此意,因为我早就认定,增补烈士史料遗文,于国有利、于民有益,这样的文章,我必须不顾自身水平低下、文笔拙劣,斗胆多写!

《新琼崖》概貌及其创刊人

《新琼崖》杂志1册,封面影印有孙文(中山先生)(1866-1925年)题“新琼崖”手迹,封三印有明确版权:“中华民国九年六月,新琼崖杂志出版。编辑者:新琼崖杂志社(上海法界霞飞路二百另三号);发行者:琼崖沪旅(彭令按:结合杂志内文,应为‘旅沪’)同乡会”。该册杂志纸本,平装,大32开本,书高24.2厘米,广17厘米。全书122页,包括发刊辞1篇,颂词1篇,序3篇,祝词1篇,佚文20篇,琼崖旅沪同乡会相关内容8篇。此册杂志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新琼崖》杂志的开办宗旨、琼崖教育、妇女事业、工商业与资本、新文化运动等等,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了民国时期琼崖人民的思想观念的进步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事业在海南地区的蓬勃发展。其发刊辞中用简洁的话语阐明,“杂志的宗旨是在促进琼崖社会事业……唤起琼崖人民新思潮,打破其陈腐观念。”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烈士王器民(1892-1927年)。王器民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一位著名的海南籍烈士,也是琼崖旅沪同乡会会长。现存的“王器民烈士致妻子高慧根遗书”因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展览而广为人知。据“海南史志网”之“地方党史>>党史人物>>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海南人:王器民”词条介绍: “1916年(王器民)毅然弃职回国,考上了上海水产专科学校。在学校里,他勤学好问,追求真理,积极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并立下了改造社会的志向。”又有“1920年夏……王器民便与徐成章商量在海口创办报纸,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新思想。……王器民被推为筹办员发动人股筹资。经多方努力,《琼崖旬报》终于在1921年4月7日在海口出版。”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广东的反动派紧随其后,逮捕、杀害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王器民不幸被捕。在狱中,王器民坚持与敌人作斗争,后就义于江门,时年35岁。在王器民烈士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革命者的爱国精神和早期共产党员坚定信仰、威武不屈的高贵品质,值得后人追思铭记。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本杂志的3篇序文,分别为力子(即邵力子)(1882-1967年)、张东荪(1886-1973年)、谢碧田(?-1929年)所作,这更衬托出《新琼崖》杂志的分量。邵力子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早年加入同盟会,民国时期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驻苏联大使等要职。邵力子一贯主张国共合作,曾于192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1949年国民党政府垮台后,邵力子留驻大陆,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常委,民革常委等职务。张东荪是近代著名学者、民主人士。

后世知晓张东荪多是因其参与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和30年代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论战,但张东荪的政治活动同样丰富。他是“研究系”、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的领袖之一,曾任中国民盟中央常委、秘书长,曾积极参与抵抗日本侵略、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和促使北平和平解放等活动。而谢碧田是著名爱国华侨,清末民初时积极资助、参加革命事业,名盛一时,但因英年早逝,所以后世名气不如前二位。在该杂志发行的1920年,这三位皆是名望高、影响大的重要人物,能一起为《新琼崖》杂志作序,证明了该杂志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孙中山亲自为之题写刊名,推测此杂志应是当时革命党人进行宣传的重镇。

《新琼崖》的独特性

经过初步查考,一方面,《新琼崖》杂志(无论是创刊号,还是该杂志中的任何一期)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重庆民国时期曾为陪都,收藏民国书籍最丰富)、广东中山图书馆(海南曾属于广东省)与海南省图书馆等公藏机构都暂未见著录。另一方面,因暂时未见有随后各期出版物传世,《新琼崖》杂志极可能仅出版了创刊号。就现有材料来看,该杂志目前仅有此册得见天日,可以较有把握地说此册或为孤本。

此册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其填补了烈士王器民相关史料的部分空白。遍查几乎所有与“王器民”相关的史料(资料),皆未见提及“《新琼崖》杂志”,也未见提及“由王器民担任会长的琼崖旅沪同乡会”这一组织。而在本册《新琼崖》(杂志)第一号第111页“本会(琼崖旅沪同乡会)职员表”中明确提到有“民国八年本会开正式成立会,选举正式职员如左:正会长 冯尔昊,副会长 王器民……”、“民国九年五年(月)十三日,冯尔昊会长因赴德留学,本会开特别大会欢送,随权选出第二届职员以重会务而续进行:正会长 王器民,副会长 王铁志…… ”。这些其它史料上未曾提及的内容,弥补了王器民烈士生平研究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让今人可以更多的了解烈士当年的事迹。因而,本册杂志是为著名海南烈士王器民相关史料拾遗补缺的宝贵文献。

另外,本册1920年《新琼崖》(杂志)第一号(创刊号)中刊载有王器民烈士佚文两篇:《我们为甚么要办新琼崖杂志》与《忠告南洋琼侨的资本家和劳动界》。仔细研读这两篇佚文,今人可以从中看出王器民烈士实事求是的品质,以及全心全意为劳动人民谋福祉的崇高理想,这对于研究早期共产党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了弥补王器民烈士生平经历,本册《新琼崖》杂志作为民国时期少数由海南人士自办的杂志,对于民国时期海南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都有所涉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琼崖》杂志的创刊者们充分结合了海南接近南洋,素来多侨胞的特点,提到了与南洋侨胞之间的联系,例如《忠告南洋琼侨的资本家和劳动界》、《对海外侨商的意见》和《南洋侨商应有的觉悟》三篇文章都涉及到与海外同胞的联系。因此可以看出,此册杂志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海南地区和侨胞问题是不可多得的材料,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1927年7月初,王器民烈士被敌人杀害于江门市,时年仅35岁。现今遗留于世的烈士相关材料寥寥数篇,这使得包括两篇佚文在内的本册所记载的王器民相关遗失史料更显得十分宝贵!

《新琼崖》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此册1920年《新琼崖》(杂志)第一号(创刊号)的发现,至少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增补了海南籍著名烈士王器民关于出版《新琼崖》杂志、曾任琼崖旅沪同乡会会长这一段重要人生经历的史料残缺,并且收录了《我们为甚么要办新琼崖杂志》与《忠告南洋琼侨的资本家和劳动界》这两篇佚文,为进一步开展对王器民烈士生平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其二,首次发现琼崖旅沪同乡会的内容包括《琼崖旅沪同乡会缘起》、《琼崖旅沪同乡会简章》、《本会要则》、《本会职员表》、《会员名录表》与《特别捐助本会经费芳名列左》等在内的较全面史料,对研究琼崖旅沪同乡会这一组织和民国时期海南人对国家的贡献有重要意义。

其三,本册杂志因其创刊者均为民国时期海南先进人士,内容也大多与海南地区及南洋地区相关,涉及到海南进步人士对海南发展的展望和设想,以及对侨胞的看法和认识。这是对近代海南发展和对侨问题研究新的重要材料,价值十分重大。

最后,杂志封面的“新琼崖”三个字是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对海南的深厚感情以及海南在民主革命当中所做的贡献。此外,该杂志尾还附录《郭烈士钦光小传》并配有这位琼州文昌人郭钦光(1896-1919年)的遗像,最重要的是此幅郭钦光英气勃发的遗像未见传世。郭钦光是谁?郭钦光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牺牲的一位学生。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2009年5月4日《海南日报》刊发有《五四第一烈士郭钦光》介绍其革命事迹,郭钦光烈士的反帝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由此或许可见,琼崖旅沪同乡会会长王器民,早在其本人牺牲前的1920年时即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民众谋福祉的坚实思想准备。

因而,此册《新琼崖》杂志不仅凝聚着革命烈士的心血,闪耀着革命烈士的光辉;还对海南省特别是海南岛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如能展开相关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海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贡献,不断提升海南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海南的历史知名度。

2017年元旦于北京初稿,元月3日修改,10日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