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琢师承齐白石弟子 作品曾随神六升空

观察者网
25日,国画大师崔如琢向故宫捐赠1亿元。1亿元是什么概念?曾有河北一科级官员被称为“小贪巨腐”,因家中被搜出现金1.2亿元;而去年10月,中国向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三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也不过1亿元人民币。由此可知崔如琢捐款数额之高。而且这也是迄今为止,故宫文物保护基金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现金捐赠。对于捐赠原因,捐赠者崔如琢在人民大会堂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太璞如琢——崔如琢艺术故宫大展”开幕式上表示,向故宫捐款是为了圆梦。

这是捐赠仪式的现场,右一即为捐赠者、国画大师崔如琢。

当代国画大师崔如琢在开幕式上致辞

“太璞如琢——崔如琢艺术故宫大展”在故宫午门展厅开幕。本次展览2月26日对公众开放,将持续到2016年5月25日,观众进入故宫博物院后可免费参观。
崔如琢是世界知名的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现任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荣誉会长、中华名人协会副主席兼中华名人书画院院长,其书画成就可见一斑。在国内,崔如琢的作品曾多次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人民大会堂 、钓鱼台国宾馆、故宫博物院也多有收藏。
如今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回廊北侧,有一幅著名的画作——傅抱石、关山月一起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图。

《江山如此多娇》国画,高7米,宽10米,是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时,由国画大师傅抱石和关山月二位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不过现在挂在人民大会堂的这幅,是由荣宝斋临摹的)
而在《江山如此多娇》的背面,也有一幅长二十米宽三米多(画芯长十八米、宽两米八)、由八张画拼接而成的巨幅画卷——《荷风盛世》。而其作者正是崔如琢。

2010年,崔如琢接到人民大会堂的邀请,请他为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创作一幅国画。 崔如琢去实地考察,发现大会堂为他提供的“那个位置非常好,”墙壁面 积很大,况且背面就是《江山如此多娇》,崔如琢接受了邀约。 但画什么是个问题。背面傅抱石和关山月的作品是一幅山水,按照中国画的题材,花鸟当然是首 选。崔如琢提出画荷。他说,“荷”,象征“和”,有“和谐”之意。荷叶的风,谐音“逢”,意味“和谐逢盛世”。八张丈二匹的画,每天画完一张,完成整体创 作,崔如琢用了八天。最终,这张巨幅国画被命名为《荷风盛世》。

崔如琢为在人民大会堂创作《荷风盛世》现场

《荷风盛世》在人民大会堂揭幕式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向崔如琢先生颁发人民大会堂收藏证书
除此之外,早在1979年,时年35岁的崔如琢就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一幅《山花怒放》竖幅作品,现藏于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此画,在1981年出版并印制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藏画台历的4月份的位置上。
齐白石门徒
崔如琢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初中时就带画板到故宫临摹。这也是崔如琢为什么说向故宫捐款是感恩、是圆梦。
1944年11月26日,崔如琢在北京出生。少年时,崔家家境殷实,住在新街口一个四进四合院里,房屋多达百间。崔如琢的祖父是清朝的总兵,经常练武,曾 经带兵守护过山海关。父亲是民族资本家,时逢家国多难之际,其父遂取《诗经》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名之如琢。5岁时,崔如琢便在父亲督 导下学习《三字经》、选读《论语》、等典籍,并逐篇抄写,虽不甚解,却由此迷上小楷,是为日后研习书法的蒙发。
7岁时,他就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也依样葫芦,对着齐白石的《秋趣图》,心手相追,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是哪有齐白石或者其他大师的画展,他都会带着画 板,在家人的陪伴下去参观学习。1957年,他在北京展览馆(原苏联展览馆)参观了齐白石老人遗作展,震撼于大师的诗书画印造诣,立志致知进取。
“想成为画家的理想,从小学六年级就树立了。我参加了景山的少年宫和北海的少年之家,后来进入北京三十九中读书。”崔如琢曾回忆说。
当时三十九中没有出色的美术老师。崔如琢家后院有个邻居叫刘子实,行医为业,酷爱收藏。刘子实认识秦仲文、李苦禅、吴镜汀、王雪涛等著名画家。

1973年与恩师李苦禅大师的合影

1976年崔如琢(右一)与李苦禅先生

李苦禅和齐白石。李苦禅师承齐白石,是我国近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
崔如琢后来跟郑诵先老人学书法,也是刘子实介绍的,但兴趣低于绘画。
彼时,诵老是章草的承继者(章草,指带有隶书意味的草书,是两汉之交时通行的手写字体)。他住月坛北街,崔如琢每次都是很早就去,诵老吃完早点,一教就是一上午。当年崔如琢认识章士钊、启功及很多名人都是在郑宅。
那时候崔如琢老是临白石翁的佳作,刘子石看透了他对齐白石的敬仰之情,说:“看你那么喜欢齐白石,我带你去拜李苦禅先生,他得到齐翁真传,又有自己的东西,为人非常耿直,对人没有一点架子,你要虚心苦学!”
1960年,李苦禅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崔如琢正式拜师李苦禅先生,开始了系统地学习大写意花鸟画。在崔先生的人生道路上,恩师苦禅先生对他的影响与帮助非常大。因此,崔如琢对苦老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1977年与恩师李苦禅大师
赴美不满一年,获杜威大学荣誉博士
1977年“文革”结束,由于崔如琢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加上他的艺术被社会认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直接将其从三里河小学调至 本校陶瓷系任教。现在清华美院教授李泓,就是当时崔先生在大学任教时的第一届学生。一个小学教师,直接调到大学任教,似乎不大可能,但当时的工艺美院院长 张仃老先生,特别赏识崔如琢的才华,就写信给主管中央工艺美院的轻工业部荐举了他,让崔如琢作了中央工艺美院的第一批老师。
1981年,作为中央工艺美院老师的崔如琢来说,在国内,他已经算是名利双收了,物质上,绝对是那时所谓的万元户,名誉上,有大学老师的光环,还是一位风 生水起的名画家。可就在此时,他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辞去大学老师的职位,抛开国内所有成就,惜别妻子和未满周岁的儿子,将所有积蓄留给家人, 身揣800美金,绕道香港,只身去了美国。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瘦弱单薄,连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年轻人,仅仅在美国发展了三个月时间,一夜之间成了美国富人圈的阔少爷,大画家。因崔如琢在美国艺术 界、收藏界不到一年时间迅速崛起,1981年,纽约杜威大学决定颁发给崔先生荣誉博士,并聘请他为客座教授。1982年任纽约中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崔如琢被授予纽约杜威大学艺术博士

崔如琢在美国大学教书时与学生合影
在美国,崔如琢的作品在国际展览中屡获艺术成就奖,并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陈香梅女士、宋美龄女士、贝聿铭博士、台湾塑胶巨头王永庆、报业大王王惕吾、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王室和联合国及亚、欧、美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高等学府广泛收藏。

《山花怒放》(100X184CM) 收藏者:宋美龄

《浓夏图》(132X55CM) 收藏者:美国前总统里根

《野趣图》(45X90CM) 收藏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秋夜雨》(136X36CM) 收藏者: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

2015年11月12日,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成立仪式暨“推动公益教育发展”联合行动倡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比尔·盖茨、崔如琢等百余位慈善家出席。

比尔·盖茨接受崔如琢赠送的团扇画作《雪满寂寂江天》
不仅如此,崔如琢的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上颇受欢迎,在香港佳士德、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北京华辰、北京荣宝等国际国内拍卖会上屡创佳绩,影响日隆。

在保利香港2014年的拍卖中,其绘就的长卷巨作《丹枫白雪手卷》以1.84亿港币成交
汶川地震时,捐赠5000万元画款
崔如琢在向李苦禅学画时,经常听到恩师“人品不高,落墨无方”的教诲。这个教诲也陪伴了他一生。除了研习书画,崔如琢还注重文化的保护,热心社会公益。
其实除了向故宫捐款1亿元,2014年,崔如琢还向国家博物馆捐赠了30幅代表性作品。
崔如琢是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情节的,这不仅仅表现在文化研究和保护上,更表现在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将售予俄罗斯耶弗拉兹石油公司的5000万人民币的画款捐了出去,并资助成立了榜样公益基金,发挥了榜样的力量。
此外,在零八年残奥会之际,崔如琢还给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捐赠了几只导盲犬和几辆高端无障碍专用车,用于服务残奥会。有人问崔如琢,为何舍得花这么多钱做慈 善?他说,“要做财富的主人,不要做奴隶。创造财富只是手段,是能力,不是目的。创造财富的目的是享受财富!”也有人问崔如琢,为什么捐赠了五千万,不对 外宣传?他答:“做善事而已,不用大张旗鼓!”

2008年,崔如琢捐赠残奥会

2008年, 崔如琢为残奥会斥资两百万购买的导盲犬
赈灾结束后,“2008年度中华慈善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并接见了“中华慈善奖”获得者。崔如琢先生获得“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荣誉大奖,是该项荣誉获得者中的唯一一位文化界人士。

崔如琢先生获得“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荣誉大奖
2008年8月4日,时任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对崔先生的义举这样书写评价:“崔先生的义举,充分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感谢崔如琢先生!”


2008年8月,崔如琢与王兆国
崔如琢的书画造诣和社会担当也受到广泛的赞誉。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说,崔先生是“画坛英绝领袖。”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词“继往开来一大家”

2010年,崔如琢与李瑞环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写神州·崔如琢艺术展”

中央军委元副主席张万年参观崔如琢美术馆

2014年,国家博物馆“太璞如琢—崔如琢指墨艺术展”,崔如琢与吴邦国

2014年,崔如琢与温家宝

崔如琢与贾庆林参观国博展览

崔如琢与中宣部部长刘奇葆

崔如琢与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
让中华文化超越西方
2007年10月17日崔如琢美术馆在北京开馆,馆内展出了他16岁至今创作的100多幅优秀作品,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私人美术馆之一。崔如琢从二十世纪 80年代开始收藏历代艺术大师的书画作品,从宋元到明清及近代绘画大师的精品收藏逾百件,在书画艺术品收藏和鉴赏方面,经验丰富知识渊博。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为了赋予“神六”更多的文化含义,崔如琢先生创作的绘画长卷《和平颂》被选为搭载纪念品,随同神舟六号一起遨游太空。

《和平颂》画卷

崔如琢和“神舟六号”飞船
2015年3月18日,胡润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15胡润艺术榜》(Hurun Most Sucessful Chinese Artists Alive Today 2015)。榜单内容为前100位中国在世“国宝”艺术家按照2014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的排名。艺术家崔如琢位居榜首。他在活动中表示,“我 们艺术家的任务就是未来要超越西方。现在我们和西方还有差距。我们的艺术家要努力,不只要画画,还要进入市场,要和西方较量一下。”

胡润与崔如琢
去年4月7日,保利香港2015年春季拍卖会举行首场拍卖会上,崔如琢《葳蕤雪意江南》以2.36亿港元成交,创下艺术家个人在世界拍卖新纪录的同时,也为全球的中国艺术市场,鼓舞了信心。

2015年4月,山水画《 葳蕤雪意江南》保利香港拍得2.36亿港币
2013年12月,崔如琢参加湖南卫视《我的中国梦》访谈节目。在节目中,崔如琢认为,文化艺术是民族的灵魂,中国要站在世界民族之巅,不仅仅要在经济实力上超过西方,更要在文化艺术上战胜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