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非遗老手艺居然能这么萌 阿里年货节做了件好事儿

新浪收藏

关注

“原以为年画不是财神就是门神,没想到这么萌!”阿里年货节期间,一位消费者在淘宝众筹抢到Q版宫廷帝后像的木版年画,惊喜不已。

从龙凤呈祥年画、康熙御笔福字剪纸,到“探花”主题布鞋……这些变萌的老手艺,都是阿里年货节拉来“故宫淘宝”助阵的成果。

1月22日至26日,由文化部认可、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发起的非遗众筹项目上线。“故宫淘宝”提供设计方案,高密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内联升老布鞋等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共同打造“老年俗新势力”,吸引了数万网友点赞。众筹上线不到半天,高密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故宫淘宝”款就被粉丝一抢而空。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帮助更多优质传统手工艺回归中国家庭。

当朱仙镇年画遇上“故宫淘宝” 老手艺变萌了

无论是汉族民间艺术三绝之一的高密剪纸,造型缤纷的“年节必备”胶东花饽饽,美轮美奂的中国工艺大师作品朱炳仁铜器,还是起源于唐代的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享誉160多年的内联升手工老布鞋……多款代表中国传统的非遗手工艺产品,都以全新形象在淘宝众筹亮相。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以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形象夸张、色彩艳丽、人物无媚态、久不褪色,而倍受人们喜爱。鲁迅先生对其评价极高,至今上海鲁迅纪念馆还珍藏着他收藏的26幅朱仙镇年画。

河南开封朱仙镇的郭太运老师傅,掌握一门木版年画的老手艺已有七十多年。神仙境界,传奇英雄,戏曲故事……这些反复呈现的传统木版年画题材,造型丰富,寓意福禄寿禧和吉祥安康,曾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但随着时代变迁,贴年画成了老习俗,年逾九十的老先生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贴年画的人家越来越少了。

 

阿里年货节期间,由淘宝众筹平台牵红线,人见人爱的“网红”故宫淘宝,参考宫廷节令画,专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提供了定制款设计方案“龙凤呈祥”。一幅“龙凤呈祥”,寓意“帝赐金福,后赐如意,子孙和合,年年百事宜”,再经由郭太运老师傅的手工再创作——起稿,刻版,印刷,配色,流行文化与传统手艺完美融合,成就了一副更年轻更富意趣的吉祥“新年画”。

1月22日,新年画在淘宝众筹平台闪亮登场,仅用半天时间,筹款达成率就超过150%。这让郭老和徒弟们欣喜不已,丙申猴年,贴年画过春节的习俗又要回来了。

“故宫版”高密剪纸半天被一抢而空

“快把本宫挂在墙上!”

“这是朕为你剪下的窗花”……

这些生动的宫廷段子和设计意趣,不仅令朱仙镇木版年画“喜获丰收”,也让一众非遗创意众筹项目得到年轻人喜爱。项目上线半天时间,高密剪纸众筹项目也吸引到5730人支持参与,筹款超过13万,项目达成率1300%;山东花饽饽众筹项目吸引6000多人参与,项目达成率超过150%。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高密剪纸老艺人范祚信最大的心愿是,剪纸的气脉不能断。阿里年货节期间,范祚信跟“故宫淘宝”合作,在淘宝众筹上线了康熙御笔福字、齐天大福、帝后赐福等多款“萌萌哒”剪纸,让高密剪纸狠狠火了一把,仅仅半天就满额停筹。年轻粉丝的喜爱让范祚信欣慰不已,老人对高密剪纸的传承信心满满。

众筹成为保护“非遗”新路径

“故宫淘宝”文创设计和“非遗”继承人传统工艺的一次联袂,让老手艺“奉旨卖萌”,焕发出新的活力。

对此,有业界专家表示,守护、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全方位的保存之外,更重要的是开拓更多的观众群,以及年轻一代的传承人,避免非遗衍生产品在传承道路上出现远离大众的局面。换言之,无论是“围观”、“参与”还是 “传承”,都同样重要,而众筹恰好可以成为凝聚注意力、凝聚粉丝的平台。

凭借对年轻用户的了解和让人拍案称绝的创意设计理念,“故宫淘宝”早在网上收获了一大批“铁杆粉”,成为传统文化领域炙手可热的新星。此次“非遗”众筹,不少参与者正是被“故宫淘宝”吸引而来。“故宫淘宝”团队负责人表示,故宫淘宝的一直在做的就是基于传统文化开发有意思的周边,兼顾史料传统与现代创意,既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同时又为年轻消费者喜爱。与阿里的合作,无论是“回归着年味儿”,还是“延续文化传承”,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阿里巴巴方面也表示,阿里年货节期间发起“非遗”众筹只是开端,未来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探索更多“非遗”保护路径,让人们、特别是年轻群体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也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