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 从“洋瓷”到国货 从工艺品到日用品
很多人记忆里的搪瓷缸子、搪瓷饭盆如今只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它曾和我们如此亲密、朝夕相伴,但不知什么时候起,它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不知什么时候起,它成了怀旧的文创品……
其实你可能并不真的了解,搪瓷的前世和今生。
搪瓷的高贵前世
如果说起搪瓷的另一个名字,你就明白它的出身是多么的高贵。实际上,搪瓷只是它的中国名字,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它都叫——珐琅。
是的,它是作为一种艺术欣赏品出生的。
珐琅,言简意赅地说,就是在金属表面覆盖釉质(无机玻璃质材料)制造出来的东西。艺术家与匠人们用珐琅为金属增添色彩,它就成了一种艺术品。
最早的珐琅,是在古埃及出现的。从古罗马、拜占庭时期的珐琅器物与制品来看,此时珐琅工艺已经走向成熟。根据金属器底结构和玻璃釉覆盖的方法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雕刻珐琅、透明珐琅等几大类。
此外,大约13世纪晚期在欧洲又出现了画珐琅工艺。就是在金属上用珐琅料绘制纹样图案(人物、动物、植物及几何图案等)的一种方法。
当然,古人们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金、银、铜,最早的珐琅也是以这些金属为基底的。
珐琅工艺在隋唐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在元代,蒙古人统治的地区横跨欧亚大陆,他们在西征的过程中,收罗了很多善于制作掐丝珐琅工艺的阿拉伯匠人,于是掐丝珐琅彩的制作工艺就流传到了中国。
真正为国人熟知的掐丝珐琅彩艺术,当属明代的景泰蓝。当时主流的做法是在铜制的胎体上制作珐琅彩器皿。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在艺术手法、制作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宫廷内的御用监还有专门的作坊。因为是景泰年间,而且做出来的东西大多是以蓝为底色的,于是用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皿就被叫作“景泰蓝”。
景泰蓝之后,珐琅工艺在西方和中国都有进一步的发展,但它们都是作为艺术品存在的,这里我们就不一一细说了。
廉价铁让搪瓷落入民间
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用煤炼铁的技术解决了。钢铁工业开始迅猛发展起来,钢铁成了一种廉价的材料。
钢铁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点,例如:它有很高的硬度和强度,有很好的压延性能、可铸可锻,它的用途极为广泛。可是钢铁等黑色金属也有个先天不足的致命弱点,就是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锈蚀。
在钢铁胎体上涂上珐琅釉,正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无机玻璃瓷釉涂在金属表面可以防止金属生锈,使金属在受热时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并且能抵抗各种液体的侵蚀。无机玻璃瓷釉安全无毒,易于洗涤洁净,可以广泛地用作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饮食器具和洗涤用具。瓷釉层还可以赋予制品以美丽的外表,装点人们的生活。这种作为日用品的珐琅传入中国后,中国人给它们起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字——搪瓷,就是把瓷釉“搪”在金属胎上的意思。
19世纪初,欧洲研制出铸铁搪瓷,为搪瓷由工艺品走向日用品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当时铸造技术落后,铸铁搪瓷应用受到限制。19世纪中,各类工业的发展,促使钢板搪瓷兴起,开创了现代搪瓷的新纪元。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各种不同性能瓷釉的问世,钢板及其他金属材料的推广运用,耐火材料、窑炉、涂搪技术的不断更新,加快了搪瓷工业的发展。
根据中国搪瓷协会网站所记载的大事记,清光绪四年(1878年),奥地利第一次将搪瓷制品输入我国。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欧战之际,将大量的低质搪瓷制品倾销我国。从此,“珐琅”和“搪瓷”虽然同属一种工艺,却在我国被约定俗成地分配到不同的行业上,工艺品叫珐琅,工业日用品叫作搪瓷。由于是舶来品,搪瓷在民间一度被称为洋瓷。
搪瓷在中国的普及最初也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从富裕大户到寻常百姓家的转化过程。民国早期,只有城市里少数有钱家庭才用得上搪瓷器具。某种程度上,它堪称那个年代的奢侈品,装饰着一个家庭的体面生活。
大户家庭出身的作家张爱玲就曾用网兜提着“洋瓷盖碗”去菜市场买豆腐,张恨水熬夜写《金粉世家》时,陪伴他的也常是炉子上咕咕作响的搪瓷茶壶。
从“洋瓷”到国货
起初,我国的搪瓷市场几乎为日货独占。
1917年,留奥学习美术珐琅的中国留学生刘达三与嘉兴商人姚慕莲合资在上海闸北创设中华美术珐琅厂,生产面盆和杂件等搪瓷制品。这是中国人自办的上海首家搪瓷厂。
1919年,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内立珐琅科,并附设实习工场;1920年,董吉甫、董希英设立益丰搪瓷厂,同年,方剑阁等集资成立中华珐琅厂;同一时期创办的搪瓷厂还有兆丰珐琅厂、协丰搪瓷厂。到1928年,上海最大的四家搪瓷厂铸丰、益丰、中华、兆丰的产量已占全国搪瓷制品总产量的90%以上。
值得提出的是,中国搪瓷业的发展是在与国外搪瓷品的倾销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
据记载,1925年五卅运动前,中国民族搪瓷业发展十分缓慢,五卅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抵制洋货运动,为民族搪瓷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当时,益丰搪瓷厂创制一种纪念五卅运动白脸盆,盆底喷印“毋忘五卅”,盆边喷有“一片冰心盟白水,满腔热血矢丹忱”的爱国诗句,市民竞相争购。1930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将搪瓷品的进口税从5%提高到12.5%,遏制了外货的输入,第二年全国搪瓷业营业总额为法币600万元,外货就只占166万元,洋货输入额比上一年降低一半。而国货营业额中,上海为410万元,占全国营业额的94.5%。
在这种形势推动下,上海搪瓷厂开始向全国发展,益丰搪瓷厂除了在市内增设3个分厂外,还在广州、香港设分厂,中华搪瓷在汉口、杭州、南京设发行所。同时新厂也大量涌现。1929年华丰搪瓷厂设立,设备、技术全部是从德国、日本引进,成为同业之冠。而其他新设小厂,如九丰、求新、上海、合丰等20多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同日货竞争,各搪瓷厂改进技术,添置设备,推出各种造型的面盆、痰盂、火油炉、医用器具、生铁搪瓷制品等,产品花色丰富多彩,质量不断提高,使日货相形见绌,中国搪瓷制品逐渐替代东洋制品,并行销全国,甚至出口南洋群岛一带。
抗战爆发后,日机轰炸闸北,上海搪瓷业虽受到损失,但仍保持一段时间繁荣,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许多民营工业或被炮火炸毁,或被强行征收,或因为货源断绝而停产,直到日本投降后才短暂恢复。
家家有,人人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和人民购买力的逐步提高,搪瓷面盆、口杯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而得到重点发展。上海一些搪瓷厂内迁支援长春、兰州、开封等地。1955年,面盆和口杯产量分别达到1500万个和3000万个,不但保障了人民日常生活水平需要,而且为抗美援朝和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6年,轻工业部研究制定搪瓷制品标准,开启了日用搪瓷“家家有,人人用”的序幕——从部队到工厂到农村,从茶杯、碗盘、面盆到痰盂、尿盆,搪瓷制品无处不在:上至国家领袖,下到平民百姓,搪瓷面前没有高低贵贱。
据资料记载,1965年我国搪瓷的产量已经达到52000吨以上,而1976年与1965年相比,日用搪瓷制品产量增长94%,产值增长80%,利润增长70%。搪瓷生产的技术和工艺也不断革新发展。
搪瓷的前身是工艺珐琅,这样的出身注定了搪瓷身上总是带有天然的文艺气息。虽然是生活日用品,但它的身上总有各种艺术图案,而这些图案必然带有浓浓的时代气息,这也是为什么搪瓷带给我们怀旧情感的原因。
有些老人们还记得当年的抗美援朝慰问杯。白底红字、天蓝色滚边,毕加索的鸽子飞在天安门上空,上书“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献给最可爱的人”等字样。这些搪瓷杯由中央慰问团带给前线战士,人手一个。
1963年,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搪瓷杯上的文字随即变成了“做红色螺丝钉”“向雷锋同志学习”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很多工厂里,搪瓷杯成为表彰先进的奖品,上面印着红红的“先进工作者”“生产标兵”等字样。捧在手里,那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更多人记忆中的,是那种被称为“胜利式”的印有牡丹花图案的脸盆。据上海搪瓷行业的老人回忆,销往各地的搪瓷制品,花样风格都要照顾各地群众的偏好:销往北京、哈尔滨等地的,偏浓墨重彩,大多配以“万紫千红”“金钱牡丹”“花好月圆”图案;南方偏淡雅清新,多销“芙蓉鸳鸯”“竹编牡丹”等类型。
搪瓷并没有式微
大约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那些以搪瓷缸子、搪瓷脸盆为代表的搪瓷日用品,很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销声匿迹了。
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工艺更先进、价格更低廉、效能更实用的塑料、不锈钢、铝合金、陶瓷制品发展起来,大大压缩了搪瓷制品的生存空间。毕竟,搪瓷容易被磕碰,里面的铁被暴露出来后很快就会生锈。另一方面,搪瓷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酸洗工艺,会使大量的重金属废水排入江河,对环境带来极大污染,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限制。
两方夹击之下,搪瓷的式微似乎不可避免。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搪瓷用品虽然离开了我们最熟悉的视线,但它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新的领域得到了更新的发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如今的搪瓷产品档次大大提高,一批传统低档的日用搪瓷被压缩和淘汰,产品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已经由日用搪瓷发展到家电搪瓷、建筑类搪瓷、卫生洁具、厨房用搪瓷制品、工业搪瓷、医用搪瓷等许多领域。
比如,搪瓷产品在家电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贮水式电热水器的搪瓷内胆、微波炉的内胆和外壳及烤箱的内胆和外壳,在家电产品中充分发挥了搪瓷的耐腐蚀、耐水性、清洁卫生和环保的优点。
而建筑搪瓷在发达国家用得比较多。欧美一些国家的外装饰墙都用搪瓷平板。国内近几年发展较快,目前已在地铁、隧道、公共设施、公交站亭等领域广泛应用。
卫生洁具搪瓷产品主要是浴缸和淋浴盆。世界著名品牌美国科勒、日本陶陶等铸铁搪瓷浴缸均在我国建立了生产企业。
目前,我国生产的中高档各种搪瓷烧锅、炖锅、炒锅、搪瓷壶等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出口市场以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为主。一个普通的搪瓷锅有的在国外要卖到1500到2000元人民币。
如今,中国已是世界上公认的搪瓷制品生产大国。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搪瓷生产企业在中国,最大的搪瓷烧烤炉生产企业在中国,最大的铸铁搪瓷生产企业在中国,最大的工业搪瓷生产企业在中国。
搪瓷是一种性能先进的复合材料,由于它具有耐腐蚀、耐老化、耐酸碱、耐高温等优点,是许多其他产品无法替代的,不断改进的制造工艺也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所以今后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特殊的作用。
搪瓷,并没有式微,更没有消失,这个传统的先进材料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
搪瓷也曾做国礼
除了是国家出口创汇的项目,搪瓷产品曾经还被当作国礼。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国政府赠送一套上海搪瓷三厂生产的熊猫(花样)汤盆。回国后,尼克松把它陈列在白宫,作为访华纪念。
1977年,上海搪瓷一厂为西哈努克亲王在北京下榻的宾馆制作了裙板式彩色浴缸。
上世纪60年代初,西安人民搪瓷厂为人民大会堂制作的直径两米半的大花缸,给国家领导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搪瓷
是怎么制成的
搪瓷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搪瓷用的金属材料和瓷釉(无机玻璃质材料)。
搪瓷生产主要有釉料制备、坯体制备、涂搪、干燥、烧成、检验等工序。对于艺术搪瓷、日用搪瓷、卫生搪瓷、建筑搪瓷等,为了外观装饰和使用的需要,还需经过彩饰和装配。
在预先冲压或铸造成型的金属坯上先涂敷底釉,烧成后再涂敷面釉(一次或数次),这是传统的多次涂搪法。底釉是与金属坯相互结合的过渡层,具有较强的密着性,面釉涂敷在底釉上,起遮盖底色并赋予制品以光滑美观的表面和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面釉又有乳浊面釉(白色和有色)和无色透明光釉之分。后者是涂烧在制品最外层以增强光泽或改善性能用的补加面釉。现在已有一次涂搪新工艺,即配制一种釉,既作底釉,又作面釉,一次涂敷,一次烧成即得到产品。
一字之差
陶瓷与搪瓷
在普通家庭日用器皿的“成员”中,有一类姓“陶”的叫陶瓷制品,还有一类姓“搪”的叫搪瓷制品。它们俩可以说是异父同母的兄弟。
陶瓷坯体以黏土、高岭土等为主要原料,而搪瓷的坯体却是以金属材料为原料。它们都是以坯体为骨架在上面施釉,这是搪瓷与陶瓷的共同点,但是由于它们俩的“父亲”不同,所以制造坯体的材料也完全两样。搪瓷是以金属为坯体的,所以搪瓷的身体就要比陶瓷结实得多。
在给搪瓷的坯体上施釉时可以用钳子把搪瓷的坯体夹住,而陶瓷则不能。但是陶瓷坯体气孔率高,具有吸水作用,于是人们就利用其吸水的特性而把釉施在坯体的内外表面上。如果坯体各部位的气孔率和含水量相当的话,则瓷釉就可均匀地吸附在坯子上面。陶瓷上釉就是根据陶瓷坯体的这个特性来进行的。而搪瓷的金属坯体比较致密、机械强度较大,一般也不吸水,所以对搪瓷的坯体施釉必须采取涂搪的方法,并且搪瓷的釉浆稠度和黏性一般比瓷器釉大些,否则釉就不易黏附在金属坯体上。(余昌)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