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紫砂百年经典曼生十八式
曼生十八式的由来
嘉庆二十一年前后,陈曼生在宜兴附近的溧阳县做地方县,对紫砂壶突然发生了兴趣,后又结识宜兴的制壶名手杨彭年兄妹等。于是在“公余之暇,辩别砂质,创制新样,手绘十八壶式,请杨彭年、邵二泉等制壶”。同时,陈曼生及其幕僚在提刻茗壶时,也很注意与壶的形状切合,有独到之处。因此,在紫砂壶史上便产生了“曼生壶”的专有名词。
曼生十八式的铭文:
1、井栏: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饮庶几,永以为好。
2、提梁:左供水,右供酒,学仙佛,付两手。
3、钿合:钿合丁宁,改注茶经。
4、石扁:止流水以怡心。
5、子冶石瓢: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6、石瓢提梁: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7、合欢1:八饼头纲,为鸾为凰,得雌者昌。
8、合欢2: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
9、合盘:竹里半炉火活。
10、台笠:笠阴喝,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
11、葫芦:为惠施,为张苍,去满腹,无湖江。
12、瓠瓜:饮之吉匏瓜无匹。
13、半瓜:梅雪枝头活火煎,山中人兮仙乎仙。
14、半瓢: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羼泉清玩。
15、扁石:有扁斯石,砭我之渴。
16、果圆:山有智珠,使人不枯,列仙之儒。
17、周盘:吾爱吾鼎,强食强饮。
18、汉方:水味甘,茶味苦,养生方,胜钟乳。
曼生十八式不是只有十八把壶
对于传说中的曼生壶十八式多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特别是一些曼生壶迷更想知道这十八式是些什么式样及名称。成书于一九三七年的《阳羡砂壶图考》上卷“雅流篇”中,对陈曼生题铭的八件传器分别作了介绍,其中较明确的壶名有“台笠壶”、“合欢壶”、“匏壶”、“井栏壶”、“方山壶”、“石兆壶”等六件。
此外还列举了陈曼生切定茗壶并贴切壶形的二十二条铭文,除第十六条下无壶名外,其余二十一条均有壶名,其中有四件与前面的八件传器中的四件壶名相同,这样《砂壶图考》就为人们提供了二十六件不同的曼生壶壶形了。
据考查,曼生壶不止十八式,至少有四十种样式。一般曼生壶底有“阿曼陀室”印章,壶把下有“彭年”小印章。当年陈曼生确实手绘了一批紫砂壶样请杨彭年等人制作,但数字就不是十八式,世人所以用“十八式”这个数字,仅仅是习惯而已。
人们就常常用十八来象征完善、成熟或极至。如莲花是佛教中常见的花卉,菩萨均端坐在莲花形坐上,莲花是十八瓣。佛祖释迦牟尼两旁有十八罗汉。佛教教义劝人从善,否则作恶多端要打入十八层地狱等等。世人说曼生壶十八式也是这个意思。
“曼生十八式”在紫砂的造型艺术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陈曼生问鼎紫砂壶艺之前,紫砂壶的造型大都因袭前代,陈陈相因,殊乏变化。曼生壶一改昔日繁琐,守旧,题材狭窄的局面,通过合理运用几何元素,使之“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于简洁明快中,予人以面目一新之感。
陈曼生不仅开创了文人与艺人,名士与名匠珠联璧合,成功创作的先例,给紫砂壶艺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也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壶艺大师,在不断创制新款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求索,终于积淀成今天壶艺款式千变万化,蔚为大观的鼎盛局面。这也许就是“曼生十八式”穿越二百年,重现艺坛的意义之所在。
转自宜兴紫砂壶收藏实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