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新浪书画推荐名家:陆衡跋《金文选》

新浪艺术

关注

(原载《金文选》,古吴轩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甲骨文和金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文字,对研究历史、文字和书法等均极具价值。

金文,通常指铸或刻于商周青铜器之铭文。或称钟鼎文。实则从出土文物看,铸刻文字之青铜器远不止钟与鼎。钟、鼎而外,尚有鬲、簋、敦、豆、匕、爵、角、尊、觥、彝、卣、瓿、壶、瓶、缶、觚、觯、杯、盘、鉴、盂、盆、铙、铎、钩、铃、戈、矛、戟、剑,以及量器、权、符节、车马器等数十种。

商代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相近,铭辞字数较少,大都寥寥几字或仅一族徽,最长不过五十字。西周金文,字体整齐,铭辞字数较多,有近五百字者,多记祀典、锡命、征伐、契约等事,史料价值高。战国末年金文,字体渐近小篆,铭辞字数较少,一般只记督造者、铸工及器名等。

本帖遴选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三种金文编印出版。

大盂鼎,西周康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世纪)时作品,为周初重器。清道光初年出于陕西岐山礼村。后归吴中潘祖荫家。一九五一年,潘家捐出。次年入藏上海博物馆。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器通高一〇一·八厘米,口径七七厘米。铭文十九行,二百九十一字,记载康王二十三年策命并赏赐其臣盂。字大遹伟,端重庄严,起止之锐圆因势而异,为西周前期金文之典范。徐同柏《从古堂款识学》、吴式芬《捃古录金文》、吴大澂《愙斋集古录》、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邹安《周金文存》、郑业敩《独笑斋金石文考》、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容庚《商周彝器通考》等著录。

散氏盘,又称夨人盘,西周厉王(公元前九世纪)时作品。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器高二〇·六厘米,口径五四·六厘米,底径四一·四厘米。铭文十九行,三百五十字,记夨人移付大片田地于散氏,详述核定土田经界及盟誓之事,极具史料价值。线条自由疏放,于不平不直中见和谐自然,多取横势而开张,一片混茫。吴玉搢《金石存》因铭中“辰在乙卯”一语名之为“乙卯鼎”。钱大昕《潜研堂金石跋尾》则因铭中“西宫”一词凡三见而名之为“西宫盘”。“ 散氏盘”之名蓋出自阮元。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吴式芬《捃古录金文》、吴大澂《愙斋集古录》、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孙诒让《古籀馀论》、吴其昌《金文朔历疏证》、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黄公渚《周秦金石文选评注》、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铜器图录》、白静川《金文通释》等著录。

毛公鼎,西周宣王(公元前八二七年-公元前七八二年)时作品。清道光末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咸丰年间为陈介祺购藏。光绪年间曾先后为端方、袁世凯所得。今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器高五三·八厘米,口径四七·九厘米。铭文三十二行,四百九十七字,记述周宣王诰诫及褒赏臣下毛公[厂音]之事,为传世青铜器铭文之最多者。线条精丽,趋于均匀。结构精工,多取纵势,趋于严整。吴式芬《捃古录金文》、吴大澂《愙斋集古录》、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朱善旂《敬吾心室彝器款识》、邹安《周金文存》、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董作宾《董作宾先生全集》、水野清一《殷周青铜器与玉》等著录。

陆衡金文书法作品欣赏

陆衡自书诗《谒谢仲谋前辈》

释文:

江北江南仰德音, 威仪一睹豁胸襟。

百年起废名园府, 九畹滋兰翰墨林。

彩笔能传天意赜, 虚怀欲共海心深。

于今坐沐春风里, 葵藿长为圣哲钦。

《大盂鼎》铭文欣赏:

《大盂鼎》铭文释文:

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盂,丕(pī)显玟王,受天有大命,在珷(wǔ)王,嗣玟作邦开纪,匿匍有四方,畯(jùn)政纪民,在雩(yǘ)御事,虘(cuó)酒无敢。甛(tián)有葵□(juàn),祀无敢酻(zùi),故天异临子,法保先王,王少有四方。我闻殷述命,唯殷边侯甸,雩依征内,避率肄于酒,故丧追祀。汝妹辰有大服,余唯即朕小学,每勿克,余乃避寡。今我隹即井阑于玟王,政德若玟王,令上三政。

今余隹命盂绍荣敬,雍德巠敏,朝夕入谰(谏),享奔走。畏天威王曰示命:汝盂进乃嗣祖南公。

王曰:盂乃绍夹死射戎,敏誎(cù)罰讼;夙夕绍我,寡烝四方,雩我其过;相先王,受民受疆土;赐汝鬯(chàng)一卣(yǒu),冂(jiōng)衣、舄(xì)、辇、马;赐汝祖南公伐用遹(yù),赐汝帮伺四百人鬲,使驭至巧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赐尾伺王臣十又三百人鬲,千又五十夫,徼(jiǎo)国遣捕纪土。

王曰:盂,若敬乃政,勿辞朕命。

盂用取王仦(chào)用,作祖南公宝鼎隹王廿又三祀。

《散氏盘》铭文欣赏:

《散氏盘》铭文释文:

用夨践散邑,乃即散用田。履:自瀗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奉。以陟,二奉,至于边柳、复涉瀗(xiàn),陟。以西,奉于敝城。楮木,奉于刍仇,奉于刍道,内陟刍,登于厂湶(quán),奉诸、陵、刚。奉于单道,奉(封)于原道,奉(封)于周道。以东,奉于棹东强。右还,奉于履道。以南,奉于仇道。以西,至于莫。履井邑田。自桹木道左至于井邑,奉,道以东,一奉,还,以西一奉,陟刚三奉。降以南,奉于同道。陟州刚,登,降棫二奉。夨人有司履田:鲜、且、、武父、西宫襄、豆人虞丂、录贞、师氏右眚(shěng)、小门人、原人虞艿(nǎi)、淮司工虎、孝、、丰父、人有司丂,凡十又五夫。正履夨舍散田:司土逆寅、司马单、人司工君、宰德父;散人小子履田:戎、(微)父、教父、襄之有司橐、州就、焂从,凡散有司十夫。唯王九月,辰才乙卯,夨卑鲜、且、、旅誓,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实余有散氏心贼,则爰千罚千,传弃之。”鲜、且、、旅则誓。乃卑西宫襄、武父誓,曰:“我既付散氏湿田、畛田,余有爽变,爰千罚千。”西宫襄、武父则誓。厥受图,夨王于豆新宫东廷。厥左执史正中农。

《毛公鼎》部分铭文欣赏:

《毛公鼎》部分铭文释文:

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

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迹迹四方,大从丕静。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

王曰:父歆,余唯肇经先王命,命汝辥我邦,我家内外,

憃于小大政,甹朕立,虩许上下若否。宁四方死母童,祭一人才立,引唯乃智,余非庸又昏,汝母敢妄宁,虔夙夕,惠我一人,拥我邦小大猷,毋折缄,告余先王若德,用印邵皇天,緟恪大命,康能四国,俗我弗作先王忧。

王曰:父歆,余之庶出,入事于外,专命专政,蓺小大楚赋,无唯正闻,引其唯王智,廼唯是丧我国,历自今,出入专命于外,厥非。。。。。。

来源:微信公众号(宝典艺术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