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飞扬2018江苏大剧院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

新浪收藏

展览名称:青春飞扬2018江苏大剧院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
开幕时间:2018年1月22日(星期一)上午10:00
展览地点:江苏大剧院美术馆(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181号)
咨询电话:025-85775600

展览序言
文/代大权
(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桃花坞版画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大剧院美术馆落成后,选择用版画新人的大展来暖场践新,可谓用意深远!一则体现了与传统剧院不同的新的发展思路,以立体的战略布局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二则为流动的演艺行为提供静止的思考空间,剧院不再只提供扁平单一的精神产品,而要打造更丰富更生动的精神家园。“新”是这一变革的关键词,而选择版画新人则是对新探索最贴切的诠释。
这几年不再有人哭哭啼啼地呼吁救救版画了,正是有这样一批版画新人的涌现令社会刮目相看,而所谓老人——第三代中国版画人的坚忍不拔,矢志不移,自我牺牲,才成全了新人的顺利接棒。青年版画家提名展后不久,江苏大剧院另一场文化大戏“桃花盛开——中国版画作品展”也将粉墨登场,江苏文化界迎来的不仅是版画的展览,更是对国家文化的自信,对民族复兴的自信,新的时代毕竟来了,桃花的春天毕竟来了!
“新”也是我一生的向往,把可能活的所有日子加一起,“新”几乎就是活的目标,汤之《盘铭》曰“苛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从古至今,人不分尊卑,地不分南北,“新”即是希望。
在这里呈献的新人新画,“新”不仅在观念,更在形式和语言。观念一旦确定了新的方向,与以往“红光亮”的情怀叙述不同,与以往“假大空”的解释也不同。新的方向新的人更多关注自我的存在价值和个体的生命意义,以个性叩问共性,用平视扫描一切,让形式和语言上的所有变革都向着新的方向。过去的一切就像沉舟侧畔,就像病树前头……与其这样,不如放松自己,祝福新人,好好欣赏新的美丽。“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提名青年版画家部分作品赏析

蔡醒善 《印相之中国富拉尔基》 61.8cm×100cm 2014年

张晓峰《澄怀味象》 木版水印 148×79cm 2014年

赵媞 《星期六的早晨》水印木刻 67×96cm 2015年

喻涛 《见证·戎马一生》 木刻 90×145cm 2017年

庾武锋 《夜色微澜》 水印木刻 86×60cm 2014年

游宇《搪瓷——Red》 木版水印 96×122cm 2015年

夏玉清 《物质到精神的跨越之九》 铜版 50×60cm 2013年

张道宏 《重塑雕像的权利》 套色木刻 60×105cm 2015年

吴建棠《此时此刻》木刻 91.5×92cm 2014年

王帅 《大美新疆---月亮湾》 木版水印 75×55cm 2016年

王超 《月移花影上杆栏》 木版水印 68×45cm 2014年

谭浩楠 《无己之二》 木版 95.5×53.5cm 2017年

刘颖 《纯净之城 I 》水印木刻 63.7×83.4cm 2015年

彭伟 《顶上曙光》 纸本木刻 90×60cm 2017年

刘益春 《时令残相-3》 丝网版画 60×49cm 2013年

刘林格《吹过草原的风》 绝版木刻 111.5×94cm 2017年

刘根 《音》 木刻 62×82.5cm 2013年

廖扬 《爸爸妈妈都去哪了》 丝网版画 100cm×70cm 2014年

梁练方 《朋友圈之一》 木刻 92×130cm 2017年

梁业健 《推船》 水印木刻 60×90cm 2017年

李珣 《消失的皂角树》木版 65x 40cm 2012年

金云 《绿罗衫》绝版油套 41.5×89cm 2017年

吉日木图 《浮·生》 木刻 115×82cm 2017年

胡贤武 《多重猜想•2014》铜版 66×100cm 2014年

陈志昕 《现在时Ⅳ》 综合版画 150×60cm 2017年

陈光勇 《小刚》 丝网版画 91×55cm 2015年

蔡家祥 《遗迹之一》 凸版 60×110cm 2016年

安静波 《寂静生长》 绝版木刻 135×89cm 2016年

朱健翔 《西北以北》 凸版 120×80cm 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