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玺的年代判断
来源: 艺术品鉴杂志 作者:罗伯健
不知从何时起,印章悄悄地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古代、近现代书画艺术品鉴赏、辨伪方面,印章仍然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古人所用的印玺,既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集章料、篆刻艺术和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于一身的珍宝。
近年来,“乾隆玉玺”屡创天价的拍卖,引发了印玺收藏热潮。对于新入门的收藏者来说,如何判断古代印玺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功。
笔者认为,判断印玺的年代,大致可从材质、形制、款识、印文内容和特殊标识等几方面着手。
材质
战国时期的古玺用玉作为材料不受限制。秦统一天下,规定天子才可以用玉,别人不能用玉。从秦到清代,据文献记载,皇帝印用玉,玉是帝后印专用的材料,百官印是不能用玉作材料的。
百官印基本上是铜的,也有一些是金的或者是银的。根据汉书等史籍记载,汉武帝规整印章制度时,用金作为印材的,仅限于王、侯、太子、贵人、丞相、太尉、大司马、大司空、太师、太保等高官,还有赐给少数民族的王印,如鲜卑、匈奴的王印。东汉用金作印材的范围基本上跟西汉相同,但个别的也有使用金印的。所以,从历代来看,金印一般只限于高官。魏晋时期用金作印材的范围逐渐扩大,传世的许多将军印是鎏金的。金印到了隋以后几乎看不见了。西汉的制度,二千石以上的高官才能使用银印。魏晋南北朝时,史载四品、五品以上的高官都能使用银印,范围扩大了,但目前所见的南北朝时期的将军印中,没有银印,有人认为史籍记载有误。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历代官印、私印基本上都是铜的,用铜的官印范围最广,从汉代开始一千石以下的官吏都用铜印。明中期石章使用普遍,私印基本不用铜了,但官印仍然是铜的。
形制
主要指印体形状、大小、厚薄、钮式等。
历代印玺的印体以方形的居多。总体来看,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印,印面大多为2~3cm见方,很少有超过3cm的。到隋唐时印体变大,印面一般在5cm见方以上,个别大的超过10cm。还有一种方形印并不正方,而是一边稍长一点,这种印主要见于秦代,唐以后也有这种现象,但印体变大了。长条形的印,汉以前也有,但主要是在唐以后,尤其是在宋元明时,关防、条记多用此形式。半通印即正方之半,主要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跟通关印配合使用,由地位比较地下的地方官吏使用。隋唐以前的通关印基本上是2~3cm见方,隋唐以后达到5cm或更大。为什么印玺的印体会增大呢?主要是有与历代度量衡的单位值发生变化。历史上的单位值,不管是长度、重量都在变化。同为“方寸大”,绝对值却不一样,汉在2cm之间,隋唐以后达到5cm或更大,越往后绝对值越大。古代的八尺相当于现在的五尺多一点。这种变化,乃官府增加赋税所致。古代多以实物如丝帛麻布五谷等纳税,以长度、重量、容积作为计量单位。官府为了多征税,在不改变计量单位的情况下,不断增大绝对值。印台的厚薄也类似这个情况,总的趋势是从薄到厚,秦代的官印印台厚度0.3~0.6cm,汉代0.6~0.9cm,魏晋南北朝时1cm,北朝时多于1cm,后超过2cm,最后达3.4cm。
与印的大小、厚薄比起来,印钮的形式对于判断印玺的年代更为重要,因为印钮是最富于变化的。
鼻钮,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沿用时间最长的钮式,从战国到明清都有。战国时期的鼻钮是弧形的小环,可以穿带。秦规定皇帝的印用螭虎钮,除皇帝之外,百官印都用鼻钮。秦印鼻钮一般呈窄面的环状,一种是钮边比较薄,印背有台,成坛状的,流行于秦;一种是钮边比较后,钮呈条状,印背平,印边直的,流星于秦到西汉文景时期。西汉鼻钮主要用在半通印上,仍然成窄面的环状。东汉时期,鼻钮变厚,呈厚边环状,钮边厚度在0.3cm以上,穿孔较小,印体较厚。东汉中晚期到晋,钮面变窄,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钮面更窄,印台高达,钮与印台不成比例。鼻钮从战国弧形小环,到秦代呈窄面的环状,一直到西汉早期仍如此,东汉中后期钮边增厚,穿孔变小,南北朝后期发展呈碑状。
瓦钮主要流行与西汉景帝到东汉早期,其特征是钮面宽,边薄,就像一块瓦盖在上面,这是汉印最常见的钮式。以后历代钮也有作这种形状的,后期钮边增厚。
现存最早的鬼钮官印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长沙丞相”印,“轪侯之印”。在汉代,龟钮只能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员用,部分秩比二千石的铜印也用龟钮。龟钮根据其时代早晚,龟的形状也不一样。西汉文景时期是龟钮最早出现的士气,那时龟首短,龟身俯伏,四腿刻铸不清晰。汉武帝以后至东汉早期,龟首微伸,四腿刻铸清晰,爪向外呈半立状,背或圆、或后部隆起,龟甲形状清晰,上多饰六角纹。这时期为龟钮官印中铸造最精良的。东汉时期龟钮与早期相近,但龟身背平而略长,不像西汉早期背是圆的,签退的两个爪外向,后退屈曲但爪不外向。东汉晚期、魏晋十六国、南朝,龟首长且向斜上方伸出,龟身俯伏而长,背纹简单,或直纹,或圆圈纹,光素者也不少。北朝,龟身巨大,四腿呈立状,龟首粗壮,大多平伸,龟甲形式多样,有的呈板块状,棱角分明,隋唐以后龟钮消失了。龟钮有这么几个阶段,一开始,龟首缩在里面,看不清楚,龟身爬在印台上面,四条腿分不清,到后来逐渐发展到分清腿爪,脑袋由小变大,逐渐前伸,到了最后,龟站立起来。
蛇钮主要见于汉初很短一段时间,大多出现在田字格印上。汉王朝赐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官印上用的用蛇印。
鱼钮多见于高祖、文景时期。
驼钮,多用在东汉至两晋十六国时期中央王朝颁发给少数民族的官印上。东汉时比较实,骆驼体型粗壮,驼峰、嘴、眼、鬓毛乃至遍体驼毛的刻铸都比较清晰。魏晋时期造型单薄,有的驼峰基本没有了。
印钮在隋唐以前式样较多,较复杂,具有等级官秩的意义。隋唐以后,样式简单,作为等级的标志已经淡薄了。从艺术角度看,隋唐以前更富于艺术性,隋唐以后更注重实用性。
款识
印面的构图,文字的布局,字体的形态、笔画等几个方面,是外在的、直观的现象,这种现象因时代不同有所变化,所以款识对印章时代的判断是一个主要的内容。
田字格和日字格——田字格主要用于方印,日字格主要用于半通印。田字格在战国时期出现,秦和汉武帝以前多有使用,以后就基本不用了。边栏也是战国时期就有的,秦、汉初凡是有界格的印都有边栏。汉武帝初年以后,印章基本没有界格,也没有边栏。隋唐以前,没有界格但又边栏的印章不多,主要出现在三国、吴、魏、十六国的北燕。隋唐时期为配合朱文的使用,使印章更加鲜明,更加醒目,都加上边栏了,直到明清基本上是这样,边栏呈逐渐加宽趋势。
印文
印文首先要注意字数和排列方式。古玺印文最少有一二个字,多的达三十个字。最常见的是四五个字,多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断代也最难。隋唐以后,印章多有刻款,有的还有年号,所以这时期的印章最好断代识别。四字印从战国到隋唐以前,除新莽时期意外,历代都有。五字印在西汉前期及以前已出现,但是作为一种官印的制度时在汉武帝太初年间才实行的,而且只用于二千石或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印章,一千石以下的官印仍用四个字,王、侯印业用四个字。
字体和篆刻的风格亦需注意。总的来说,战国时期用六国古文。秦汉以后,印玺文字均属于小篆系统,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秦印文字一般是刻或凿出来的,笔势转折自然,富于变化。汉初的印文字体可看出明显继承了秦代风格,但印文多系铸出,与秦印至刻凿不同。汉武帝以后,印文字形方正宽博,笔画的转折基本是方形的。东汉的风格接近西汉,但是更显得方正些。到了魏晋,印文就没有汉印这么规整,显得比较松散。隋唐以后白文变成朱文,九叠篆在宋元以后常用。从印文文字来看,最有特征的是历代少数民族建立的证券,例如辽、金、元、西夏等,使用的都是本民族的文字,这跟汉朝的篆文、楷体有很大区别。
特殊标识
印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官名、地名,还有一些特殊的名称。这些官名和地名等在历史上只是用于某一朝代或某一段历史时期,而在其他朝代或历史时期上是没有的。“少内”“私府”,秦汉有,魏晋后无。“郎中户将”,西汉置,东汉废。“宰”,汉及魏晋南北朝诸国、县的长官均称令或长,独新莽改成宰,印文凡称宰者均莽印。“殿中监”,三国时期魏置,晋、宋、齐、梁、陈沿用,此官名年代不早于曹魏。“典书”“典府”,晋始置,因此出现这种官名的印章,最早为晋。历代官制,除了正史里的《职官志》外,《通典》中的《职官》部分集中收录了古代官职沿革,掌握这些对印章的断代有帮助。地名亦是如此。如育黎,西汉东莱郡有育黎,到东汉就没有了,“育黎右尉”印必为西汉印。五原,秦有九原郡,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为五原郡,“五原车令”印不会早于汉武帝时期等,这是地名在断代上的意义。还有一类是特殊符号,最典型的是新莽时期,在印章里出现了五等爵号的公侯伯子男,“男”的用“睦”,女的用“隆”为号。上述在印文中出现的官名、地名、军队编制名称、特殊符号等,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出来的,已经具有了断代的意义,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最典型、最直接的特殊标识是刻款,主要有背款和边款。目前最早见到的背款是宋代才开始有的,传世两方隋印都是根据其印背刻款“开皇”年号推断的,也有人认为两方印背款是后刻的。自宋以后,印背刻有年号和颁造机构等楷书文字,为印章年代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金代的官印印文中有的用五行、千字文编号,这是识别金代印章的特殊标志。自元末义军领袖韩林儿颁造的官印印侧刻某字若干号开始,明清官印沿用此法,清官印更发展演变成用年号的第一个字作为某字的编号,如乾隆年即为“乾字号”等。
综上所述,鉴别印章的年代,首先得看它的外部形态,比如它的印材、钮式、字体的风格。然后在看印文的内容,有没有官名、地名还有什么别的特殊的地方,把这些内容和特征一个个总结起来,多掌握一些印玺的知识,就能够很快辨别真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