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方:乱世之能臣 晚清收藏第一人
来源: 大收藏家 文:崔曜
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匋斋,谥忠敏,满洲正白旗人,出生于直隶浭阳(今河北丰润县)。
乱世之能臣
端方祖父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父亲桂和,字月舫,曾任热河县知县。据《道成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桂月舫先生为桂侍郎之弟,端午桥之父。官热河知县,有政声,人民皆爱戴之。其中提到的桂侍郎,就是端方的伯父桂清,由于他膝下无子,所以端方幼年时就被过继给桂清为子。桂清是慈禧太后的亲信,被钦点为同治帝师,官至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和内务大臣。
光绪五年(1879)桂清因病去世,端方以荫生资格报捐,被分派到工部。三年后以荫生中举人,开始了仕途生活。在其筹办光绪婚事中,因出色表现而得到升迁。而后又监工东陵,受到慈禧和光绪的褒奖,加三品衔。因为翁同龢和刚毅的保荐,光绪帝于1898年3月召见了端方,并补授直隶霸昌道,令端方为新机构农工商局的负责人。而端方也未让光绪帝失望,工作效率高的同时注重实干。由于端方的受宠当时的人感叹到端方的农工商总局已经渐渐替代了原来的工部的位置。戊戌变法失败后,端方主持的农工商总局被撤销,端方也被革职。
1899年端方又得为官陕西,没想到八国联军侵华竟给端方带来意想不到的契机,慈禧光绪逃入西安。陕西巡抚衙门一下子变成准京兆尹。端方也以自己的干练为自己在两宫前博得“勇于任事”“不畏繁难”的印象,自此端方开始了其步步高升的仕途。前后出任湖北巡抚、湖广总督,湖南巡抚,作为新政代表领队五大臣出洋考察,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此间端方在文化教育和农业上做出了突出的政绩,先后创立湖南、湖北、江苏三省的第一所现代公共图书馆,设立两江地区(江苏、安徽、江西)最早的法政学校、商业职业学校,被尊为暨南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第一所私家博物馆、公共幼儿园、公共动物园的创办者,筹办了中国第一次商品博览会,派出了中国第一批公费女留学生(其中有宋庆龄、宋美龄),主持收购丁氏八千卷楼(大收藏家398期:千年丁氏,八千卷楼)藏书归江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前身),避免了重蹈陆心源皕宋楼(大收藏家356期:陆心源,25万卷藏书私流东瀛,一片伤心画不成)藏珍贵古籍流失海外的覆辙。虽然十余年仕宦生涯使端方在督抚大员中已无人能出其右。
在这里要提的是,自从他与张之洞在湖北一抚一督,两人成为上下级,端方的升官路线,从湖广总督到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再到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几乎是亦步亦趋地复制了张之洞的宦迹。张之洞曾三次保举端方担任要职(湖北巡抚、代署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尤其最后一次是他临终前不久,在病榻之上力荐。
最令人惊异者,连两人的幕僚班底也存在明显的承袭。如被张氏聘为两湖书院教习的陈庆年,后来又成了端方首席幕僚,屡委重任;张氏聘为总文案的李葆恂,后在端方幕中审定金石,题跋300余篇。还有著名学者缪荃孙、杨守敬、陈衍、樊增祥、况周仪(后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王仁俊、罗振玉(大收藏家402期:罗振玉,百科全书式的国学大师)等,都曾在离开张幕后,随即或稍晚再入端幕效劳。巧合?私人交情?多用老上司旧人有利于平稳交接?恐怕唯一能够令人信服的解释,还是张之洞为栽培“柱石接班人”而精心铺路。
如此看来,宣统元年(1909年)张之洞病故后仅一个半月,端方便遭弹劾革职,也是树大招风,乃“倒张系”蓄意所为了。若是此后端方一直赋闲倒也罢了,孰料两年后他被朝廷匆忙起用,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入川镇压保路运动,为起义新军所杀。王国维闻之写下“对案辍食惨不欢,请为君歌蜀道难”。
晚清收藏第一人
除在政治、教育方面的成就外,他酷嗜金石书画,“情之所寄,而非情之所止”,是位有真性情的第一流人物。“物聚于好,力又能强,世所称者,燕邸收藏,三吴已编《陶斋录》;守或匪亲,化而为患,魂其归半,夔云惨淡,万古同悲《蜀道难》!”这是光绪状元张謇为端方所写的挽联,这幅挽联的内容也凸显了端方收藏之巨。他的藏品无论数量、质量,在同辈人中都堪称翘楚。所藏毛公鼎、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阳三老食堂题字、宋拓《化度寺碑》、宋刊本《资治通鉴》,件件都是国之重宝。
虽然端方出身于满清贵族,祖辈都入朝为官,但是尚未有材料表明他们是收藏世家,也没有发现祖辈留给端方金石书画方面的收藏。端方巨量的收藏都是自己搜罗而来的,他的收藏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一、购买所得;二、朋友赠送;三、交换所得。目前还无从得知端方从何时开始收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戊戌变法之前,端方已经有了大量的收藏。戊戌变法失败翁同龢被罢官后,端方前去送行就以自己所藏元人词曲旧本和古佛造像作为礼物,可见端方在当时的收藏名声已经很大。但是端方真正开始大量的收藏还是从他为官陕西开始。
端方曾在其《匋斋藏石记》跋中提到为官陕西为收藏带来的好处,而在《陶斋吉金录》序中也提到但他为官陕西的时候“朝出灵垅夕登几席,对花纹字迹完整者多摩挲屡眷欣赏”。端方收藏金石不能不说是为帝王之都巡抚所带来的收藏便利。
而为官陕西不仅极大的丰富了端方的收藏,而且对保护其收藏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在北京大肆劫掠,端方的府邸也未能幸免。大量碑刻字画被抢。刚被端方解救抵汉的传教士得到消息后,致函美驻华公使康格,康格一小时后便派一队美军往端邸保护,并追回部分被抢收藏。
仕途的舒畅为端方丰富其收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财力上的支持就不说了。在权力上就可以使其冠于其它藏家,毛公鼎正是端方通过权力得来。虽无史书明记,但端方在藏石记中也说“金石之新出者,争以归余,其旧藏于世家右族,余亦次第收罗得之。”
对收藏家来说最得意的事莫过于在地摊中淘到珍宝,端方就具有这种发现的眼光,他曾经在长沙的市肆中发现了郭熙的《谿山秋霁图》,这张画张挂了很久,都无人问津,最终端方以很低的价格果断将其买下。董其昌:“以古为师,古为今用”的藏鉴人生)的《汪继环墓志》、《汪体义墓志》由端方先后购得,并将两件作品合装为一卷。端方认为董其昌的用笔有古意,不像其他作品那样婉转流丽。
从晚清出洋考察团中戴鸿慈与载泽两个人写的日记里面我们了解到,在回国的路上,端方去了埃及首都开罗,并带回来了许多埃及文物,例如藏于历史博物馆的第19王朝之后彩绘木棺和藏于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古王国时期的石碑。
端方的书画藏品中有几件出于孔广陶的岳雪楼,如李公麟的《老子授经图卷》和米元晖的《云山意图》,书有记载端方与孙秋帆的交往,而孙秋帆是岳雪楼逸散的关键人物,所以端方藏有岳雪楼遗物也属情理之中。
晚清时期有些收藏家家道中落,旧藏大量流出,端方就将其整体收购。缪荃孙记载了端方购买姚方伯旧藏的状况:杨太后宫词册,姚彦侍方伯所藏,方伯爱收古书,兼及拓本,书画最少,子公蓼亦熟于目录、金石之学。乔梓连稿,孤孙尚幼,书楼扃闭二十年,一旦全数落贾人手,除鼠啮蠹食外,散若云烟。如元版《草堂雅集》及此册归陶斋,余则陶斋转购入都门图书馆……
在清末官员间互赠礼品是相当普遍之事,端方在给翁同龢送行时就曾赠以文物礼品。而以端方的地位,这种文物礼品也是经常的。而各种古董商也投其所好,有好东西就赠送端方。端方也自然不会白拿。每次回报也相当不菲。
端方与北京清末民初的收藏家完颜景贤(完颜景贤:张伯驹先生推崇第一人)交往密切,经常聚会雅集。完颜景贤将梁楷的《放牛牧马图》、赵孟頫的《天育骠骑图卷》馈赠端方。端方曾以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铭》、《庙堂碑》与完颜景贤所藏的四明本《华山碑》交换。完颜景贤还藏有虞世南的《破邪论》,与端方交换后,得到三件虞世南的书法作品,所以将他的书斋命名为“三虞堂”。端方搜罗到三个版本的《华山碑》,四明本便是其中一件,端方因此以“宝华庵”名其堂。所以这一次的书画交换,成就了“三虞堂”和“宝华庵”,使得端方和完颜景贤各取所好,完备了自身的收藏序列。
浩瀚藏品,著录以传世人
端方的收藏著录有《壬寅消夏录》、《陶斋吉金录》、《匋斋吉金续录》、《陶斋藏石记》、《陶斋藏砖记》、《匋斋藏印》、《匋斋古玉图》等,记载了端方大量的收藏,合计约3600余件。《勘书图》、《华山碑》及毛公鼎等巨迹都在其中。不过目前看还遗漏了两个大项——数以千计的碑帖拓本和善本古籍。
《匋斋藏石记》的体例是“余每有一墨本,即有一石,非所藏者不入焉”。旁人收得几部名碑精拓本便乐不可支,他却要尽可能连原碑也一并拿下,单是这份气势已足以令无数藏家望洋兴叹了。而虽无原石但藏有拓本的,恐怕比书中所载还要多出数倍。善本古籍虽似从未编过藏书目或书志,参考后来大藏书家袁克文([收藏大家]袁克文:民国贵公子与真名士)、傅增湘([大家]一代宗主:傅增湘)等著录所得端方旧藏,当中也不乏精品。
《壬寅消夏录》共四十卷,稿本现藏于中国文物研究所。《续修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壬寅消夏录》是根据中国文物研究所藏稿本影印。书中收录了端方所藏书画308件,时间从晋唐至清代,按年代排序。其中晋唐书画9件,五代书画12件,宋代书画44件,元代书画52件,明代书画81件,清代书画110件。
《匋斋吉金录》及《匋斋吉金续录》是端方收藏青铜器的著录,《匋斋吉金录》成书于1909年,二录共十卷,共计429器。
卷首是一组于1901年从陕西凤翔府出土的商代酒器(柉禁),吉金录上共12件,百年收藏上说共19件(后来也有人考证,其并非全属一组)。这19件宝贝经考证确定为:父甲觯,父乙(有盖),鼎卣(有盖),青铜禁,妣巳觯,祖癸角,铜勺(6柄,每柄近尺长,勺头为橄榄形,柄上有精美图案),妣巳觚,觯,子执拂,鼎尊,鼎卣(有盖,高2尺许,方底圆身,有提梁,纹饰极精),父巳尊和牺形爵(有立柱,纹饰极精美)。其中最为稀罕的是那只足有三四尺长的长方形青铜禁。
第六卷专集端方所藏佛像,其中宋一座,北魏十座,东魏三座,北齐两座,北周一座,隋七座,唐六座。匋斋吉金录包涵种类很多,除了钟鼎彝尊等重器之外还有诏版,权,戈,剑,勺等小物件,吉金录所录器物年代均在唐代以前,以秦前三代为主。
端方的石刻收藏著录于《陶斋藏石记》中,全书共分四十四卷,宣统元年(1909)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石印出版。《陶斋藏石记》共收录端方收藏的刻石650件,其中西汉8件,东汉37件,魏晋南北朝240件,唐碑281件,五代4件,宋22件,辽金30件,元11件,明17件。所收刻石种类有碑碣、造像、石经、墓志铭、泉范、塔记、井栏、田券等。较之《壬寅消夏录》,该书已经正式出版,所以体例更为完备,卷首有端方和龚锡龄的序言,接着是总目录,每条目录下记录刻石的年代。
《陶斋藏砖记》共两卷,收录了端方收藏的124块刑徒砖,其中9块属于魏晋时代,其他皆为汉代刑徒砖。测量了每块砖的高度、宽度、厚度,尺寸大小非常精确。对砖铭中的文字进行考释,还从砖文的刻写法,论证了古文字的演变。可能有些砖铭已经漫漶不清,无法识别,就仅仅标出砖的尺寸,没有记录铭文和考据。这些汉代刑徒墓志,均刻于砖上,内容也非常简单,只是记录他们的姓名和死去时间。虽然仅仅是区别死者的记号而已,但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端方藏印集中于《匋斋藏印》,集历代古印1896方,印谱所录皆古官私印。其初、二、四集录官印,即与《铁云藏印》之二、三、四集同。第三集为私印。每页大都为四格,大印则一页一格,每格一印。无序跋。
《匋斋古玉图》端方编,王大隆纂。1936年上海来青阁书庄印行。二册。该书共编入古玉150器,并加说明考证。
宣统元年端方在京城琉璃厂建造匋斋博物馆,以“所藏金石书画、古器捐设”,四明本《华山庙碑》等也赫然在列。可惜博物馆尚未竣工,端方便被刺杀,京城房产又被人纵火烧毁,家道逐渐衰落。后人生活难以为继,开始变卖所藏。美国人福开森(美国传教士)写的《匋斋旧藏古酒器考》,记述了端方收藏的青铜重器商代酒器(柉禁)的交易:“1911年秋革命军起,端方死于四川,遗产皆在北京,其后人以贫故,不能守,稍稍货其古器物以自给。近年贫益甚,遂以此二十器(后又加入一件觯,计为20件),归于我国纽约中央博物馆,此1924年春事也。”端方毕生所得,最终亦未逃过流散四方的命运。
参考资料:
魏小虎《晚清第一收藏大家——端方》
刘娜《端方收藏研究》
永光《 被时代误解的晚清大藏家端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