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善品生活:生活的艺术之思

新浪艺术

关注

2018年10月24日-28日,以“古董与经典艺术、设计与东方美学”为主题的2018嘉德典亚艺术周(Guardian Fine Art Asia,简称 GFAA)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展出。

参展机构之“善品生活”

“弃物不器,善品尽缮”,善品,一家生活美学的创新设计机构,追求品质、品位、品行三位一体的境界,以“好设计,好品质、好生活”为核心价值——创造好设计,带来好品味,打造好生活。通过为人们提供美好生活的创意产品,传播设计的善意,诱导人们更“善”于品味生活。

2018第五届嘉德典亚艺术周“善品”设计展

策展人:曾辉

“君子不器,致美善品”是2018第五届嘉德典亚艺术周“善品”设计展的主题,典出孔子“君子不器”的思想。《易经》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程颢讲“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器亦道,道亦器。”就是道器一体,体用不二。这是对人文体验的感悟,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在日常中体悟道,在生活中行道。

因此,“道”是所有存在的智慧与精神,是无形的,但是无形之道,就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之中。设计师与艺术家,便是以有型装载无形、以无形转化有型的创意者,他们的设计是致用、至美的,也是播撒设计之“道”、浸润惠泽人类的载体,这便是属于设计者的“君子不器”,让“致美善品”成为懂得享有生活美学的善者所需。

展览现场:

策展人简介:

曾辉,艺术设计策展人、评论家、设计师,北京国际设计周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策划总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北京设计学会监事长。曾任《设计》杂志编辑;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景观规划实施处处长;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

曾获平山郁夫奖,“中国之星”最佳设计奖,中国优秀品牌形象设计奖及金手指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

策展“光宇风格”张光宇设计展、“水墨中国”中俄青年当代艺术展、“手工之城”设计展、设计为民生“12间”设计展等。

出版《设计的故事》、《中国艺术美学散论》等书、编辑《中国城市形象设计年鉴》。

参展作品:

石大宇找寻传统家具资料时,翻阅到明代小说《金瓶梅》时,见其绣像插图中榻的一端常放有衣架。据此,石大宇为竹榻设计了结合传统独轮车概念的趣味衣架。横棂可搭衣服或掛特质的竹现代衣架,两端亦可掛衣。一侧有蜡绳把手,提起,可随意移动。

“中国的家具设计,明朝是巅峰,后来逐渐衰落、断裂……从哪里断了就从哪里接起来,我们不能再搞三级跳了,越跳越远离自己的根。”石大宇表示,他的设计里是有一点明式家具的影子,因为他希望留有中国文化基因。但为什么他的设计与很多所谓新中式从老祖宗那里拾遗捡漏有本质区别?为什么他的设计能够获得世界性认可?因为他以科学精神研究竹材的可能性,不是一味复古,而是直面未来。

“君子不可一日无竹”。在石大宇看来,竹是富有文化情感的材料代表著民族的品格和情操,也蕴含著东方文明的哲思与基因。这位“竹君子”自中国当代工艺的发展亦步亦趋于西方的历史中走出,思索传统工艺对现代生活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以科学精神,研究竹材料的可能性。这就是“竹君子”,与拾遗捡漏的泯然众人者的本质区别。也是他的设计,能够获得世界性认可的根本原因。

“只有心灵的空虚,灵魂的空白才是真正的孤独。”作品依托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的湖畔隐居笔记而作,用雕塑的语言塑造了瓦尔登湖的静谧,在孤独静寂的联想中,感知大自然的丰美,从而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就当下的热闹与繁华,无疑是一丝幽默的凉剂。

高峰,号大法,1972年生,辽宁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199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艺术硕士学位。

曾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皇史宬云峰画苑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其中《牛》《换了人间》《儒释道》《曲水流觞》等作品在北京嘉德北京荣宝等拍卖中被竞拍收藏。作品立足于中国文化,与当代艺术对接。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是一种做人处世的艺术。这种艺术,就是把高尚的品格用很婉转的方式来表达。无论处身何地,高与低、富与贫、吉与凶,都是如此。这把钱椅的外型表达了一个哲学思想,其还以中国传统家具为原点,用寥寥几笔将明式圈椅的精神勾勒出来。纤细的实木扶手与坐面在闪闪发亮的金属材料衬托下,如同稳稳站在那里仙峰道骨的道者。

朱小杰,温州人。

经历有点复杂。

不同的经历便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曾是石匠、木匠、钳工、会计,温州家具学院院长,长江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央美院客座教授。

未来,还有很多……

大到建筑小到器具,还著书教书策展,但总与设计有关。

设计不仅传递着传统与当下,还讲述着生活方式。

最后小杰说,还是回归。

做一个平凡的手艺人……

“平仄”对美的追求是极致的,无论是家具还是装饰,每个细节都在诠释这种追求。

例如人言“不可居无竹”,“平仄”的竹就不再使用竹编,而是运用更加高超的技艺——竹嵌。与编织不同,竹嵌工艺是采用类似榫卯的技术,将竹条以镶嵌的形式咬合起来。竹嵌的缝隙均匀而富有层次,做成屏风、挂饰的芯材,更有着空灵通透的美感。这种看似简约、实为精致的美,体现在每一个转角、每一根线条。不会有一览无余的单调,而如同韵律一般曲折有致,是值得细读的艺术精品。

“平仄”品牌创始人兼总设计师,潜心古典家具设计多年,怀古而不泥古,独出己意,善以传统美学介入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建构具有反思意识的新式东方审美。他倡导一种静美而又致远的生活方式,赋予家具灵动而又隽永的气质。将东方虚实之境与西方几何美学在设计中融汇,一桌一椅、一床一柜皆具灵性,组合如画、流动如诗。

他认为,设计作为一种语言,设计者的创作初衷为能指,使用者的个体品读为所指,故能滑向更为多维的对话空间。

善品生活创始人:

高扬,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知名敦煌艺术研究学者常莎娜,在学生时期对中国传统美学,敦煌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6年,创建独立工作室,研究中国传统美学元素并应用到作品中,创办善品生活馆,推广设计生活美学,设计改变生活,以更全面的体系,从空间,色彩,家具,软饰,陈列,艺术品,花艺,香氛,到餐饮体验来诠释中国传统美学。

2009年,独立运营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域的2000平米艺术设计馆,并联合更多相关领域专业人士进行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和创新应用。多次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关于中国传统木器家具修复工艺的研讨与鉴赏,故宫博物院瓷器造型与纹样研讨等活动。

2015-2016年,作为唯一女性独立设计师以完整的中国传统美学中提炼魏晋生活与当代设计相结合作品:《对照记》参加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的“(:意思:)设计展”。

2017年,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与梁建国和马岩松一起代言,并进行了《设计消费时代来临,对设计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的对话。

2018年,参加并协助主持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展策划工作。担任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副站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