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会一盏茶 第二届《本色剧场》将启幕

新浪收藏
还记得去年那场令人惊艳的茶会么
滋润了你的岂止是茶

茶说,一生都是不断的相遇
一期一会
你来了,我恰好在
一杯茶,就是全部的欢喜
每位茶人都把他的境遇泡在一盏茶汤
等你细细品咂
5月28日,《本色剧场》第二届
风雅相邀

當我們來到世間,無論扮演甚麼角色,父母或子女、老師或學生、演員或觀眾、茶人或喝茶人。。。。。。初心不變,源自本性,演繹本我,本來面目。
人間本是劇場,生命原是出戲。劇散有時,緣來再聚。
[本色劇場]是兩岸三地、日本、韓國等地亞洲表演藝術家、茶人和熱愛傳統文化之人的年度盛會,每個人在這裡妙演各自真實角色,推廣東方美學。
每年舉辦春秋兩季,藝術家和茶人公益雅聚於蘇州本色美術館,春季在五月份,秋季在十二月份。

[本色劇場]第贰屆
2016年5月28日
螞蟻摘下果實,蜻蜓飛過池塘,花香掠過鼻息,微風吹過山崗。
佛在渡,道在無。世間萬物都有自我的始終和明滅。
不論古今東西,世界就是一個劇場。我們生而為人,更應該扮演好其中的角色,上行直至人生的高闊之處,在合適的場合,將生命的儀式和自然的喟歎融在一起。畫者落筆,舞者起舞,樂者唱和,茶者靜默。讓流逝的流逝,讓落定的落定。在宇宙繁星之中,在一片樹葉經絡之上,發現本我的價值,啟發生活的去向,這何其自然,又何其超然!
從無到有,自始至二,無諍三昧,恒守初心。世間最為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此。
“一生只為一件事。我願在時光中陪伴你,我祈願來世輪回這裡。我已不再孤獨,在曾經十二年的光陰裏,感恩生命中有你”。
——本色美術館館長 陳翰星

發起人&藝術總監
陳翰星
策 劃 許灝、那哲、何大、吳燕子、初七公子
攝 影 程波
設 計 沈哲怡
推 廣 frank、初七公子
地 點 本色美術館-蘇州市吴中区通達路219號
時 間 2016年 05月28日
电 话 0512-65968890
网 址 www.truecolormuseum.org
著 装 東方服飾(寬松,可席地盤坐),布鞋,膠底平跟鞋,淡妝不使用香水。

[本色劇場 ]活 動 流 程
[茶人茶會]
09:00-12:00 自由式鬆散茶會|茶人間的交流與分享
[午餐]
12:00-13:30 午餐可於蘇州本色美術館內(高仰三蔬食)及(門對面餐吧)用餐
[上半場]茶會
13:30-15:00 止語茶會
15:10-16:40 非止語茶會
[下半場]演出及專題講座
17:00-18:30 一樓[壹號廳]演出
17:00-17:40 三樓 [華雨堂]蔡奕哲老師《彩色的茶,茶與健康》講座
17:50-18:30 三樓[華雨堂]戎新宇老師《茶,一杯中國人的生活態度》講座
18:30 活動結束
[本色劇場]專題展覽
一樓[生活美學館]傳統手作茶具展
[茶 會]




[茶人]
黃稼偉(蘇州)|郭亞珊(臺灣)|吳燕子(北京)
金鐘海(韓國)|任政林(臺灣)|李清海(天津)
常定華(臺灣)|吳獻勇(溫州)|姚 栩(北京)
曹慶勵(廣西)|任禹青(北京)|小 芳(宜興)
蔡奕哲(臺灣)|陳正偉(臺灣)|尚 隃(常州)
陳再粦(潮州)|郭小波(北京)|胡 煒(天津)
曹立意(上海)|張桂德(深圳)|紅 豆(廣西)
王崇芳(山西)|吳國棟(山西)|龐 穎(杭州)
王利鋒(洛陽)|覃秀珍(東莞)|王 棟(西安)
盧行者(東莞)|王欣如(北京)|陶 冶(蘇州)
戎新宇(上海)|陳翰星(蘇州)|那 哲(西安)
李擁軍(北京)|塗家淇(上海)|陳 群(福建)
蔡雪濱(北京)|秦舒妍(天津)|巨 剛(北京)
梁明毓(北京)|王道深(廣東)|陳 岩(北京)
郝媛媛(北京)|翁小愛(蘇州)|孫 晶(雲南)
初七公子(上海)|鞠肖男(北京)|阿 喜(景德鎮)
陳藝文 (北京)|悅 心(成都)|夷山英子 (武夷山)
高 慧 (新加坡)| 岑筱瓊(臺灣)
公益財団法人小笠原流煎茶道中國同門會(日本|團體)

王利鋒•留园 | 洛 陽

尚 隃•花守茶廬 | 常 州

初七公子•曉風 | 上 海

曹慶勵•譽悟居 | 廣 西

戎新宇•佰荈先生 | 上 海

吳燕子 | 北 京

陳正偉•三合堂 | 臺 南

任政林•杭州任舍 | 臺 灣

陳再粦•潮州工夫茶 | 潮 州

蔡奕哲• 中華‘茶山保育’協會創辦人 | 臺 北

姚 栩•茶言空間 | 北 京

曹立意•隱廬 | 上 海

陳 岩•龙润茶 | 北 京

高慧•一葉堂茶舍掌櫃 | 新加坡

盧行者•三合堂 | 東 莞

李擁軍•普知源 | 北 京

陳 群•津漫茶業 | 福 建

紅 豆• 紅豆花事 | 廣 西

王 棟•半山半水琴館 | 西 安

黃稼偉•停雲香館 | 蘇 州

金鐘海•如空學茶會 | 韓 國

小 芳•一品茗居 | 宜 興

吳獻勇• 梵生活美學館 | 溫 州

李清海•瀚琮藝術空間 | 天 津

梁明毓•琉璃匠人 | 北 京

孫 晶•孫姐姐的茶店 | 雲 南

巨 剛•微醺會 | 北 京

陳藝文•如空學茶會 | 北 京

鞠肖男•茶祖茶 | 北 京

陶 冶• 茶人小築 | 蘇 州

悅 心•善水悅心女子書院 | 成 都

龐 穎•和茶館 | 杭 州

翁小愛•與飛堂 | 蘇 州

常定華•中華花藝 | 臺 灣

王道深 | 廣 東

夷山英子•御上茗茶文化空間 | 武夷山

秦舒妍•壹心家 | 天 津

岑筱瓊•會心茶道 | 臺 灣

郭小波• 宗美堂 | 北 京

阿 喜•青塘 | 景德鎮

蔡雪濱•草木間茶空間 | 北 京

王欣如 | 北 京

覃秀珍•三合堂 | 東 莞

吳國棟•稻谷文化 | 山 西

郭亞珊•肆拾春茶玩家 | 臺 灣

胡 煒•汝為 | 天 津

郝媛媛 | 北 京

那 哲 | 西 安

王崇芳•大同法华寺居士 | 山 西

陳翰星•本色覺茶會 | 蘇州

小笠原流煎茶道•中國同門會 | 日本

小笠原流煎茶道•中國同門會 | 日本
[香 道]

吳清•清祿書院傳統文化研習所 | 上 海

香界子•花間香界 | 蘇 州

史磊(AdamShi)•中華香文化的傳播者 | 新加坡

兮 月•花間香界 | 蘇 州
[本色花語]

湯 敏•本色花道 | 蘇 州

[手作展]

那哲-獨立設計師,整體生活用器解決方案為主的設計師品牌《那哲》。
通過對東方傳統文化的理解與構思,自2008年起,那哲開始設計製造獨具個性化的生活器皿,起初主要以茶器為主,通過對遠古石器時代古陶器、北方厚重的歷史與黃土文明獲取靈感,對古代茶道的深入理解,以及對現代國內外不同地區飲茶技術的研究,逐步徒手打造出陶器、瓷器、鐵器為主要元素的器皿,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茶器體系,根據不同的主題,形成多個系列,之後那哲繼續嘗試將東方茶器審美與咖啡、食器、花器相結合,打造出具有濃郁個人風格的器物。

作品主要表達古樸、簡潔之美,並以含蓄的方式賦予器物厚重的文化內涵。
那哲的作品深入解讀了通過器物領悟到的精神審美,對殘缺、侘寂、物哀的理解,深入思考手作與工業化的碰撞與相對性。

器皿融入了美學與實用舒適性的相結合,充滿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理解與認識,每一件器皿都透露著人性的關懷與思想的溫度。

演出[壹號廳]

裴金寶 |古琴演奏家、斫琴家、修復專家。
現為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古琴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古琴學會副會長、蘇州吳門琴社社長。他出生民樂之家,古琴師從吳兆基,精研斫琴三十多年,所製作的新琴以及仿古斷紋琴音聲精良、富有傳統韻味。

裴琴子|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會員、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古琴學術委員會會員、蘇州吳門琴社理事、吳江鱸鄉琴社副社長。
自小受父親吳門古琴家裴金寶的薰陶,6歲隨父學琴,8歲登臺演奏,20歲開始教琴。長期以來注重於古琴藝術的傳播與繼承,教授學生數百人,2014年,與師弟一起創辦了吳江鱸鄉琴社,為更好的傳承古琴藝術創造了條件。

盧凡|青年古箏演奏家,秦箏協會會員、西安[雲雀·藝術匯]創辦人。
先後師從于古箏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李萌教授,著名演奏家袁莎老師及樊藝鳳教授。
· 2009-2010年擔任陝西秦箏樂團及民樂團首席。
· 2010年受邀參加阿塞拜疆國際音樂節開幕式。
· 2011年獲得全國民族器樂大賽銀獎。
· 2012年在西安音樂學院開辦音樂會《葵藿》被業內教育家稱為最有靈氣的演奏者。

疆蕾|半山半水琴學傳播機構創辦人,絕色東方女子學社創辦人之一。
古琴師從廣陵派第十二代傳人劉揚老師。自小愛極歌唱,曲不離口,習琴之後尤喜弦歌。明豔其外,簡素其內。女兒身豪傑氣,最愛廣結素友攜琴悠遊。習書畫,善色彩。琴之餘,必設一席,煮泉弄盞,飲茶不輟。

趙梁 |當代舞蹈藝術家
近年來舞壇不可多得的集創作與表演於一體的獨立藝術家,曾旅居北歐。一直嘗試於不同空間,環境,視覺,劇場和行為的肢體創作。通過對自我的體驗約束與探索,突破舞蹈的概念束縛,還原肢體的內在潛能。以心為本,以舞為道。近些年開啟極具個人精神理念的藝術表達。透過對生命和自然本身的尋究,以非凡的藝術張力傳播生命本質。

孫源|女子十二樂坊成員,青年笛簫演奏家。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巴烏、葫蘆絲學會常務理事; 上海中華笛文化研究所、中華笛文化傳播中心理事會理事。 多次受邀出訪美國、日本、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演出及藝術交流。多次錄製各大媒體、電臺、電視臺節目。多次受邀擔任各大民樂比賽、考級評委工作。其藝術成就被收錄在書籍‘笛壇精英繁星錄’之中。

朴源 |中國青年二胡演奏家;二胡人文關懷的創導與踐行者;禪宗居士、詩人。
畢業于天津音樂學院,師從二胡泰斗劉長福,宋國生二位先生,多次獲得國際大獎,被國際音樂協會授予‘國際藝術家’榮譽稱號;曾任廣東民族樂團二胡首席,樂團首席。中國佛教禪宗巨匠上淨下慧長老座下弟子。少年時代得師教參‘琴禪不二’殊勝法要,遂靜心參究達二十餘年。其“人琴合一”的演奏,被海內外觀眾與同仁讚歎為:具有“人文情懷”卓越風範之弦樂演奏大師。

段昌武 |自由音樂人,木結構樂團音樂總監

徐德梁|香港藝術家協會音樂專業委員會主席,上海音樂家協會流行專業委員會會員,木結構樂團團長,著名打擊樂演奏家。

吳浩箐|著名音樂統籌、詞作家、作家。
文學著作:藏羚羊系列—《青海》《時尚》、《瑞麗》、《ELLE》等雜誌專欄作家
電影:《趙氏孤兒》、《建黨偉業》、《搜索》、《過年好》、《勳章》、《錢學森》、《憤怒的小孩》等,音樂統籌。
電視劇:《懸崖》、《父親的身份》等,音樂統籌。
歌曲:《想念》(獲2005年“中國歌曲排行榜”內地最佳搖滾歌曲),《誰》(電視劇“父親的身份”主題歌),《我從哪里來》(紀錄片“我從新疆來”主題歌),《遙遠的地平線》(電視劇“懸崖”主題歌)等,詞作者。

金起慫(KIM/ KI JONG)|指揮者、大琴韓國人間文化遺產傳承者。

吳佳| 美國華人最年輕的華人舞蹈終生副教授。
她獲得許多國際級的獎項,創作的作品在十四個國家的國際專業舞蹈節邀請演出和國際舞蹈電影界展出,比如:德國皮娜鮑什邀請NRW國際舞蹈節,德國國際舞蹈節,洛杉磯特邀國際舞蹈節,三藩市國際藝術節,並且在美國林肯中心和英國BBC展出。

夢謙 |江蘇蘇州人,中國哲學~佛教文化研究碩士。
自幼研習中國傳統文化,信仰佛教。愛好昆曲,善彈古箏,尤愛古琴。古琴師承吳門琴派著名琴家、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裴金寶先生。秉承恩師簡勁清和、細膩溫婉的琴風,主張以琴調養身心,以琴修行。

徐安定|簫號“三人行”。
幼從父學笛,後習簫,幽居蘇州城外,專注于洞簫音樂為人朴拙謙和,自覺山外有山,學無止境,三十餘載默記父訓,以學生自居,音樂題材、類型涉獵較廣,曲風古樸,自由細膩,入情入味。


[本色剧场]公益活动说明:
[本色剧场]作为公益性质的茶文化及艺术交流平台,所有收入用于支付演出费、茶人及志愿者招待费、场地布置、设备租赁等相关费用,并用于传统文化项目的扶持。经费不足部分由本色美术馆和其他热心个人、团体赞助支持。
报名人数:800名(名满为止)
[特别提醒]活动不接待十五岁以下小孩(会影响茶会及演出,敬请理解并遵守)。
报名费用:480元/人
报名方式: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报名及付款链接。
现场凭已网上付款的姓名、电话及二维码入场。
报 名 热 线:0512-65968890
18151115201王艷芳(微信账号18151115201)
15262441962素 壹(微信账号15262441962)
赞助及合作方:
感谢“初七食间”赞助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