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墨玉恭王府蝠厅镇
预展时间
瓷器工艺品
8月6日至7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卖时间
瓷器工艺品
8月9日(星期二)下午3:30
地点
北京昆仑饭店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2号
恭亲王奕䜣,同治十年(1871)摄于王府后花园
恭王府最初为和珅宅邸,以后历经变革,咸丰初年被赐予恭亲王奕䜣,蝠厅位于王府后花园中路最北端,因建筑平面形状似展翅的蝙蝠而得名。拍品腹下镌篆书“蝠厅”二字,当为恭亲王奕䜣特制的文房佳器,款识又与器形相呼应,寓意吉祥,蝙蝠羽翼舒展微翘,与原配酸枝木座完美契合,非良工不能为。
Lot 894 清咸丰至光绪 墨玉雕蝠厅镇
尺寸:10.3×6.5×1.8cm。 Long×Wide×High
款
拍品以墨玉为材,圆雕展翅飞翔的蝙蝠,皮肤褶皱、翅膀起伏均栩栩如生,再以阴刻表现细节。腹下镌篆书“蝠厅”二字,乃恭王府后堂之名,当为晚清时恭亲王奕䜣特制的文房佳器。蝙蝠右翼就料微微上翘,与原配酸枝木座完美契合,非良工不能为。
蝙蝠形态与道光官窑“慎德堂制”款瓷器的蝙蝠纹饰颇为肖似,体态圆润,着力表现躯干部位的褶皱与翅膀起伏,特征明显。
局部图
蝠厅,位于恭王府花园中路最北端,因正厅前后出抱厦,两侧又出耳房,建筑平面曲折类似蝙蝠形状而得名。恭亲王奕䜣之孙、画家溥心畬在1924年重回恭王府花园居住之后,蝠厅即为其书房,现今恭王府还挂有溥氏亲书的“寒玉堂”匾额。“寒玉堂”为溥氏斋号,渡海赴台之后依然沿用,画论、文集亦以之命名,足见其对溥心畬的重要意义。
恭王府蝠厅内部,寒玉堂匾额为溥心畬所书
左为溥心畬摄于蝠厅月台;右为蝠厅月台实景
恭王府最初为和珅宅邸,以后历经变革,咸丰初年被赐予恭亲王奕䜣,为与亲王爵位相匹配,对府邸进行了改建与扩建,形成现今所见的基本样貌。
恭亲王奕䜣(1833-1898),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继位后,封为恭亲王,咸丰二年(1852)分府,自此始有“恭王府”之名。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帝后幸热河,奕䜣被授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主持议和,后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治帝继位后,参与发动“辛酉政变”,授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同光年间,恭亲王虽几经起落,但仍是清廷中的首要人物,在晚清政坛举足轻重。
恭亲王奕䜣殁后,爵位由孙溥伟继承,即后世所谓“小恭王”。1912年,溥伟将除书画外的所有府中收藏出售给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其后山中商会举办数次拍卖出售此批藏品,其中为数不少或入藏欧美知名博物馆,或流入市场,在近年的拍卖中仍能斩获佳绩。拍品见证晚清的风云变幻,今旧时王谢花落谁家,拭目以待!
其他肖生雕刻亦有精工细作者,值得关注。
Lot 905 明 玉雕骆驼镇
收藏:(据载)意大利鉴赏家皮埃特罗·阿科西旧藏
尺寸:8.2×3.5×4cm。 Long×Wide×High
拍品圆雕回首跪卧的骆驼,四足屈于身下,似经过漫长旅途后正在歇息,其肌肉强健,尾巴贴于身侧,颈部鬃毛呈缕状,工艺特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白玉马相似。背面薄留金色玉皮,为肖生玉雕中的佼佼者。
骆驼分为单峰驼和双峰驼,后者生存在中国及中亚地区,正是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因其耐旱、耐劳的特性早早被古人驯养,作为中外商路上的重要交通工具,进而成为工艺美术领域较流行的动物题材。
皮埃特罗·阿科西(Pietro Accorsi,1891-1982),意大利知名鉴赏家,位于都灵的阿科西·奥梅托博物馆即源于其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白玉马
Lot 909 明 琥珀雕太狮少狮镇
尺寸:8.5×4.2×5.8cm。 Long×Wide×High
琥珀和蜜蜡都是树脂埋藏于地下形成的化石,以色纯无杂质为佳,属舶来之物,材料难得,使用多限于宫廷及高官商贾。且其性脆,保存不易,拍品工艺精湛而品相大体完好,实属难得。
拍品取大块蜜蜡精雕而成,呈橘皮红色,质地温润。圆雕太狮回首,前爪戏绣球,双眼睁若铜铃,背部鬃毛分向身体两侧披散,尾部蓬松上扬覆于背部;少狮攀附在其脊背之上,神态与太狮如出一辙。细节刻画精当,绣球以花朵装饰,尾巴分叉蜷曲如花,是明代文房器物中不可多得的精细之作。
俯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