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西泠秋拍丨致敬良渚文化 神人兽面纹九节大玉琮

新浪艺术

关注

幽赏未已·古玩杂件专场

谦谦君子,比德于玉。玉器之悠悠长河在中国从未断流,从远古的神玉、王玉、礼玉到后世的佩玉、饰玉、生活用玉等,玉早已融入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的玉文化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古人将对美德与灵性的最高赞美都赋予了玉,对于每一个中国文人而言,美玉象征着精神最深处的那一种温润、高洁与坚韧。而溯其源头,良渚——是分量最重的两个字。良渚文明被称为中华文明之光,这个距今约五千年的古代文明大致与古埃及文明以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处于同一时期。2019 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华5000 年文明被世界真正认可。良渚古城令世人震撼的除了11 道防御洪水的大型水利工程、高规模稻作农业以及远超同期世界的城市化建设之外,更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玉器。

可以说良渚文化的核心即为玉器,良渚玉器当之无愧地创造了中国玉器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良渚玉器种类繁多,良渚先人创造了一套以琮、壁、钺、冠状饰、三叉形器、玉璜、锥形器为代表的玉礼器系统。而其中地位最为崇高的即为玉琮。良渚玉琮内圆外方,中间为圆孔,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方象征地,圆象征天,琮兼具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通。良渚先民以玉琮祭拜天神、地祇和祖先,向伟大的自然传递人们的祈求与希望。

本次秋拍正逢良渚文化申遗成功之时,推出此件神人兽面纹九节大玉琮,是对伟大的良渚文化的一次回溯与致敬,也为藏家提供了一次绝好的入藏良渚重器之机会。

2019西泠十五周年秋拍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九节大玉琮

高:24.7cm

上端射径:7.8cm 孔径:5.2cm

下端射径:7.6cm 孔径:5cm

来源:重要藏家家族递藏。

此玉琮经重要藏家家族递藏,高约25厘米,射径近8厘米,属于良渚玉琮中难得一见的大器。整体呈上宽下窄的长方柱形,外方内圆,形制修长。玉料为黄绿色,有透光性,质地致密油润。整体受沁,棕褐沁色深入肌理,包浆浑厚,沧桑古意一望而知。

将玉琮缓缓转动,从各个角度欣赏,其色泽与质地均呈现不同的美感,光气变幻流动,令人神为之夺。玉琮中心对穿大圆孔,孔道内壁管鑽螺旋纹明显,中段部位可见清晰台痕,这是两边以管鑽对穿留下的痕迹。孔道内外包浆、沁色均浑然一体。

观该玉琮器表面,每面中央有一剔地而成的垂直宽凹槽,并以较粗横刻阴弦纹为界,将琮体分为九节,每节四角交替浮雕神人纹与兽面纹。

全器共有多达三十六组神人与兽面纹。神人兽面纹是良渚玉器中最重要,也是等级最高的纹饰。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对这一纹饰的认识最具代表性,他提出巫蹻说,认为良渚神像分为人像和兽像两大母题,上部神人表现的是巫师形象,上古社会中,巫师即为地位最高的王者。下部兽面则为协助巫师沟通天地的伙伴——“。细观之下,可见神人面部以上面两道凸起弦纹表示羽冠,以两重圆圈表示眼睛,外圈两端各有一道短阴线象征眼角,下面一道凸起的短横表示鼻子;兽面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对巨大的眼睛,眼眶呈椭圆形,眼角上扬,中间亦以两圆圈代表眼珠。两眼之间是拱形鼻樑,下面为凸出的横档嘴。虽然我们已经在后世玉器的饕餮兽面纹中无数次看到类似的形象,但这双五千年之前的巨眼依然如同横空出世,带有摄人心魄的力量,无尽的神秘感与远古气息深蕴其中。

玉琮巧妙运用剔地浅浮雕与阴刻线条两种表现手法。神人的面部和羽冠以及兽面均用浅浮雕的手法作了突出强调,即做器者要将图案的其他部分全部磨低,这种极其耗费人力与时间的做法即使在1000 多年后的商代都是非常少见的。神人的鼻部,兽面的椭圆形眼、鼻、嘴等部位均以极细阴线满饰圆涡纹,形如指纹。细看之下还会发现,神人头顶所戴羽冠凹槽内亦满饰细阴线,象徵神人冠冕之华丽隆重。良渚玉器所用玉料的硬度在摩氏6-6.5 度之间,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雕琢出如此细密有致的阴线,可见工艺之精绝。

渚并不缺少大型的玉料,但无论在多大的玉器上,神人兽面纹都保持著不大的尺寸,始终在向精细化而非差异化发展。不难想像,这样的纹饰并非为了给人看,而更可能是为了给神看。越高等级的墓葬中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越精细,说明拥有者掌握著与神沟通的权力。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良渚文化的玉神人纹多节琮尺寸与拍品相近,但只有神人纹而无兽面。此玉琮全器共有三十六组神人与兽面纹,工艺精密繁缛,在良渚玉琮中极为罕见,应为王者之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