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古陶瓷商业修复师中的佼佼者——李晓光

新浪艺术

关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库房里,曾躺着一件明代成化龙泉窑双耳瓶,器型硕大,但碎成了几十块,还有残缺。几十年来没人知道它是派什么用场的,一直深锁“冷宫”不得陈列。2009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出现了一件与它相同的明成化龙泉窑双耳瓶,一举拍到4147万港元。当时研究院提出,要修复这件龙泉窑双耳瓶,。但当时的全国的所有文博机构里,没有会修复这种龙泉窑瓷器的人才,于是国家文物局在市场上寻找,能修复这类瓷器的商业修复师,他们找到了北京赫赫有名的修复师李晓光。

李晓光接受委托后,异常振奋,但找遍全国博物馆的馆藏资料,也查不出同类瓷器的踪影。后来打听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同样的瓷器,他立刻赶到故宫,可故宫的规定,只能隔着玻璃柜看。没办法,他只好根据经验,目测大致的尺寸,回到工作室画好画稿,再用陶土塑造出其造型,以石膏翻模浇出石膏件,晾干后加固、打平、磨光,做出底釉,绘出青花图案。然后携带设计稿、石膏复制品赴景德镇市,在景德镇市的专家协助下烧制。但烧出来的零配件缩水率过大,配不拢。他醒悟过来:今天使用的煤气窑与古代柴窑的温度、气氛都有所不同,缩水率必然不一样。李晓光没有泄气,再次回到故宫,终于感动了故宫的同行,被允许进入库房拍下资料照片。

这回他更加小心,先将资料进行整理后输入电脑,由电脑计算、筛选,打印出效果图,然后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了一批零配件送到景德镇,尽可能按照明代的窑具、窑炉、燃料、火候烧了几窑,最后从几十件零配件中挑选出几件接上缺失的耳、环等残缺部位,再精心加工、做旧,并体现出古瓷器特有的“味道”。前前后后两年的反复劳作,终于使这件世所罕见的明成化龙泉窑双耳瓶,再现明代龙泉窑高峰时的美丽神韵。

一件古代人摒弃的垃圾,在他手中化为国宝

汉代陶罐的修复则又是李晓光古瓷器修复生涯中一段点睛之笔。这件汉代陶罐原是一堆20块的碎陶片,最小的碎片只有指甲盖大小。李晓光仔细观察,苦苦摆弄,搞清了它的形状。经过李晓光的妙手回春,数月后,一件宛如刚出土的汉代陶罐便完整地出现在人们面前。“陶瓷修复最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手要巧,心要静,名和利统统放一边。” 面对业界的高度首肯,李晓光不无感慨地说道。

与大多数进入文博系统文物修复师不同,李晓光并没有进入体制内,而是坚守商业修复的道路。商业修复与博物馆修复的理念,略有不同。博物馆里最顶尖的修复,对逼真度要求也没有那么高,稍有经验的文物修复师,都能看出修复部位在哪里。而商业修复的委托方,都是大型拍卖公司或者实力雄厚的私人藏家,他们不希望自己藏品的修复痕迹为众人所知。因此,他们只会为昂贵的藏品实施画龙点睛的小范围修复,实现让藏品身价翻倍的目的。为此,这些挑剔的藏家,只要手艺最好的修复师,敢于尝试最先进的修复工艺。实际上,是商业修复的市场,引领着整个文物修复行业的技术革新。

如果修复费用,超过了一件普通藏品的费用,有几人会接受?

因此,私人收藏家对“无痕”,或者说是“不可见”的工艺,有不懈的渴求,甚至甘愿一掷千金,以远高于博物馆修复师的收入,寻求技高一筹者。而李晓光,就是这种技高一筹的佼佼者。

“很多海外回流的文物,藏家是第一个看到的,我是第二个看到的,连拍卖师都是第三个看到实物真容的人。我在拍卖公司进进出出的,大多数员工都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我也习惯了这种隐秘低调。” 圈内人,把这种能大幅增值的修复方式,行话叫 “高修”。李晓光“高修”过的文物,在大型拍卖专场上,是畅销货。

2015年,经李晓光修复的一件清乾隆官窑的一件瓷瓶,增值700万人民币。2018年,经李晓光修复的一件清三代时期的某珐琅彩瓷,增值五百多万人民币,2020年,经李晓光修复的一件明永乐时期的某瓷瓶,价格翻了三倍,增值将近两千万元人民币,2021年,经李晓光修复的一件明永乐时期的某瓷器壶,增值一千多万人民币。同年,一件嘉庆朝的官窑瓷瓶,经李晓光修复,前后增值750多万人民币。

“其实就是几条冲线,或者是小小的磕碰,这些非常小的损伤,就能让古陶瓷跌价到全品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拍卖行业,往往同型的瓷器,成交价相差许多倍,许多不懂行的买家,就说某件便宜的拍品是赝品,其实不然,往往是品相有些许残缺,或者经过商业高级修复的真品,才会有这么大的价差。新藏家,有的知道自己的藏品是经过高级修复的,但是品相得到了提升,也实现了艺术增值,即使翻个三四倍,也是很划算的。这是行业的秘密,其实不该说给你的”。李晓光对记者如是说。

商业无痕修复师与博物馆的无痕修复师,手艺上有多大区别呢?就以一条冲线来说,文博系统的修复师,一般是用喷笔遮盖住伤痕,甚至为了一条冲线,会把瓷器整体喷漆盖住。这对于私人藏家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为博物馆的修复,是隔着玻璃柜给普通游客,走马观花看的。而私人藏家是拿在手中仔细把玩的,甚至用放大镜等等的专业仪器去审视。

所以,当初为了修复一条冲线,李晓光绞尽了脑汁,后来他从国外的一篇论文中找到灵感。

古陶瓷修复师像个八爪鱼,各个学科都要懂,特别是化学

国外的玻璃器皿文物较多,研究人员在实验种发现,玻璃的裂纹,可以用折射率与玻璃接近的树脂胶填充,就可以奇迹般地使玻璃裂纹不可见。李晓光兴冲冲地把国外专门用于修补玻璃的胶,用于中国古陶瓷的透明釉裂缝,也就是“冲线”。所谓的冲线,其实就是陶瓷釉的玻璃体碎裂导致的光影折射,实际上是一条阴影,看起来像是一条头发丝那么细的线。

李晓光把胶灌入裂缝中,等待奇迹发生。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冲线虽然被填充,但是冲线阴影依然存在。为什么呢?李晓光用大量的材料做实验,它偶然的发现,中国古陶瓷玻璃釉的折射率,与玻璃其实相差很大,国外的修补玻璃的胶,是按照玻璃的折射率制造的,并不适合中国的古陶瓷。李晓光购买了市场上能买到的各种胶,进行试验,均失败了。李晓光没有气馁,自学了高分子化学,经过长期的实验,找到了适合中国古陶瓷冲线修补的胶,这种胶的折射率与瓷器玻璃釉的折射率,误差只有0.02!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无论是多么大的冲线,经李晓光秘方调制的胶,轻轻灌入,待凝固后,冲线纷纷不见了,瓷器就宛如没有损伤一样!这令大收藏家都赞叹不绝,连连称赞李晓光是中国古陶瓷商业修复第一人。李晓光的这手绝活,使他包揽了中国古瓷器拍卖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冲线修复。

时时当自己是个“透明人”,永远不会青史留名

因为工作的需要,李晓光不像很多文博领域的修复师那样亲近媒体,他也不需要靠收徒授业来维持生计。每年有很多需要修复冲线的客户慕名而来,甚至圈内有客户想要拜他为师,但是李晓光行事低调,从未收徒弟。商业修复相对博物馆学修复,收入高,工作轻松。但是,李晓光对中国文物的那份热爱和使命感,使他放不下文博系统的修复工作,经常受聘参与考古研究机构和博物馆的修复工作。李晓光目前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故宫研究院陶瓷研究所等多家考古学机构的特聘文物修复专家。著名的四川金沙遗址出土古陶器、海南省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瓷器,以及陕西咸阳机场三期工程考古挖掘现场,均有李晓光参与修复的文物,这些文物中,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国宝。

今年43岁的李晓光,别看年纪不大,头衔却不少,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学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组长……这些头衔对他来说,都是“外物”,他依然每天不开灯的小房间里,对着破损的瓷器,双手不停。李晓光说,修复瓷器的时候经常要调色,自然光下才能更好的还原颜色,所以他的工作室,白天都是不开灯的。

在略显昏暗的工作室,李晓光有时一天到晚都不说一句话,他很享受这份孤独与专注。李晓光上下班从不开车,像普通上班族一样挤地铁,骑自行车,他说,他会持续不断的思考修复的方案,开车容易走神,太危险了。有几次,因为想出来一个新颖的修复方法,兴奋的坐地铁都做过站了。

随着考古业的发展壮大,出土的文物与日增多,国内现在对古陶瓷修复的需求也非常旺盛。“几千年文明,需要修复的东西太多,能修的人太少了。”李晓光提起自己的事业眼光中泛着激情。

李晓光人物简介:

李晓光,汉族,中国古陶瓷无痕修复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高级修复工艺师、北京古陶瓷修复中心主任。

生于北京油画世家,古陶瓷无痕修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北京古陶瓷修复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等客座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故宫研究院陶瓷研究所,等诸多文博机构的特聘文物修复师专家。2018年、2021年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陶瓷修复组评委。《文物修复研究》期刊编委,《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编委。2019年入选《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博界百位“学术成就显著,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