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关于红宝石的优化处理介绍及鉴定

新浪艺术

关注

来源:国土珠宝检测

01 热处理

条件和目的

1。 氧化环境800-1900℃:去除泰国红宝石中的褐色调

2。 氧化环境800-1900℃(低至450℃):消减越南或缅甸孟苏红宝石中的蓝色调

3。 在硼砂中加热1300-1900℃,10-20小时:热处理愈合裂隙

硼砂/硅土作用:(1)防止宝石高温炸裂(2)提高宝石净度

4。 加热至1600-1800℃后迅速冷却:去除丝状包裹体或发育较差的星光

5。 1100-1400℃下加热1-14天或更长,然后缓慢冷却,使富含钛的红宝石产生星光

鉴定特征

表面特征

1。 颜色分布不均匀

2。 色带的颜色和清晰度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3。 局部熔融,刻面腰上出现凹坑或麻点

流体包体

1。 指纹状包裹体改变、增多、紊乱且多沿裂隙分布(图1-2)

2。 愈合裂隙及空洞中有助熔剂残余(图3)

固态包体

1。 环状应力裂隙(图4)

2。 点针状或白雾状包裹体

3。 浑圆状负晶(图5)

紫外荧光

紫外荧光灯下,热处理红宝石局部蓝垩色(图6)

Tips:

热处理是红宝石常用的一种优化处理手段,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变红宝石的颜色或净度。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和大型仪器测试,红宝石的热处理评级可以分为以下级别:

- Noindication of thermal enhancement:

未见热处理迹象

- H: 

可见热处理迹象

- H(1):

可见热处理迹象和少量残留物

- H(2): 

可见热处理迹象和明显残留物

02 充填处理

目的

主要用于改善红宝石的净度,可分为传统充填和新式充填。

(1)传统充填

1400-1600℃下,以硼质钠铝玻璃、铝硅酸盐玻璃等为主要充填物

玻璃充填鉴定特征

1。 表面光泽较弱

2。 放大观察可见裂隙或表面空洞有玻璃充填和气泡

3。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图与未处理红宝石有差异

(2)新式充填

高温下以铅玻璃和油为主要充填物的充填方法,目前有色油浸染较为少见,多为无色油充填。

高折射率玻璃充填鉴定特征

1。 充填部分光泽与主体有差异(图7)

2。 放大观察,一般裂隙处可见蓝紫色闪光效应(图8)

3。 扁平气泡群沿裂隙分布(图8)

4。 次生玻璃体残留

5。 EDXRF测试Pb、Bi、W等元素含量高

6。 X射线图像上可见铅玻璃充填区域及形态 

无色油充填鉴定特征

1。 放大观察,在热源下宝石表面开放裂隙出现冒汗的迹象(图9)

2。 红外光谱的方法聚焦测试充填区域出现如2858cm-1及2926cm-1等烷基吸收峰

03 扩散处理

条件和目的

表面扩散处理,少数红宝石中在1600-1750℃来增强红颜色和/或诱发星光效应。在表面涂覆铬的氧化物和适量化合物,在高温下加热数天。颜色仅存在于宝石表面,抛光即可去除。

鉴定特征

1。 颜色偏橙红色调,似红色尖晶石

2。 橙黄/红色特征二色性(未处理红宝石:两种不同程度红色调)

3。 折射率大于1.78(未处理:1.76-1.78)

4。 分光镜下无蓝区468nm或红区吸收线,红区694nm荧光谱线无或弱

5。 表面可见雾状外观,由不规则网状淬火裂纹和微气泡群导致

6。 在散射板或浸油中观察,颜色不均匀分布,色料沉积于棱线、腰围和次生玻璃体处

04 染色处理

目的

通过染色处理以改善红宝石的颜色外观

鉴定特征

1。 光泽较弱,放大观察可见颜色集中于裂隙处

2。 紫外荧光灯下为橙红荧光

3。 丙酮或油迹试剂擦拭会掉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