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春信画楼东 北京百衲2018春拍综述

新浪艺术

北京百衲2018年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21、22日预展,6月23日在北京陕西大厦正式举槌。本场拍卖将精心为您呈现
明珍百椠——古籍、碑帖、苏维埃文献专场
大藏集珍——佛经、道教等宗教文献专场
坤舆万象——地图文献专场
鱼雁音尘——信札、诗稿专场
古逸清芬——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结茝纫兰——中国书画(一)
画堂秋月——中国书画(二)
七大专场,1700余件拍品,无论数量或质量上都有亮点频出,值得关注。
明珍百椠——古籍、碑帖、苏维埃文献专场
本场拍卖古籍部分精品迭出,刻本、稿本、碑帖、印谱、公文等将共冶一炉,展现出多元文化载体的恒久魅力。刻本方面,汇集明刻本十二种。其中《渊颖吴先生集》(Lot117)为著名藏书家、版本学家黄裳旧藏,为“百嘉善本”之一,更有其长跋其后,颇为难得;《紫阳文公先生年谱》(Lot118)为嘉靖三十一年临川曾佩刻本,甚为稀见,现存除此之外,仅见日本尊经阁文库;《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合》(Lot119)为成化、弘治间精刻本,部头甚大,且完整无缺,傅增湘先生亦仅得此书残本,书影已著录于《第二批珍贵古籍名录图录》之中;《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Lot120)乃嘉靖年间玉几山人校刻本,字大行疏,极为阅目,能体现嘉靖朝版刻的典型风貌。其他稀见善本,有嘉庆年间琉球使节费锡章所著《一品集》(Lot102),其中《黑沟洋》一诗,可证明钓鱼台领土主权自古归属我我国,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另外,康熙五十年钧璜轩原刻《女仙外史》(Lot170)属禁毁书目,流传甚罕,值得珍视。稿本、钞本方面,亦有几种逸品颇可赏玩。如明代写本《南牖日记》(Lot203),曾为宋荦之子,康熙进士宋兰挥旧藏,又递经叶继雯、叶志诜父子之手,系流传有序的钞本精品;《红椒山馆诗钞》(Lot204)是张兴镛诗集誊清稿本,曾于文革期间收入上海图书馆善本库,后经退赔为朱孔阳所得,曾著录于《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湖北著名文史学家王葆心稿本两种,一为《民俗证古》(Lot201)手稿、是其民俗史研究力作,未经出版整理;另一为《窈溪旧话》(Lot202)手稿,系记述其家乡风土、民俗轶事之作。两钞本书法俊逸,考证严谨,具有艺术与文献的双重价值。

渊颖吴先生集十二卷附录 一卷 元·吴莱撰 明嘉靖元年(1522)祝鸾刻本
线装 1夹板4册 白棉纸
鉴藏印:黄裳藏本、摛藻堂藏书印、平阳季子收藏图书、黄裳、黄裳藏本、黄裳小雁、黄裳百嘉、容家书库、木雁斋、来雁榭珍藏记、古香楼、怀屺、休宁汪季青家藏书籍、屐砚斋图书印、国祯藏书
题跋:1、乙未九月十五日收此嘉靖刻本《吴渊颖集》于海上,古香楼汪氏旧藏本也,古香楼印腰圆印,此为初见,通常所钤皆圆印也,黄裳百嘉中又添一善本矣。来雁榭记。2、乙未九月十五日收,黄裳记。
29.5×17cm(4)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元别集p1339。《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05761

紫阳文公先生年谱五卷 南宋·李果斋撰 明·李默编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氏序刊本亦称临川曾佩刻本
线装 白棉纸 4册
27×17.5cm(4)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集传一卷遗文一卷遗诗一卷 唐·韩愈撰、李汉编集 宋·朱熹考异、王伯大音释 明成化、弘治间刻本
线装 4函24册 白棉纸
28.5×17cm(24)
著录:《中国善本书提要》P503、《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P1020、《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05328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二十卷文集二卷 明嘉靖丙申玉几山人校刻本
线装 2函12册 白棉纸
著录:《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02023、《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05224、《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唐五代别集p1188。
27×17cm(12)

一品集二卷 清·费锡章着 清嘉庆己巳恩诒堂刻本
金镶玉装 2册 白纸
30×17.5cm(2)

女仙外史一百回 清·吕熊撰 清康熙五十年(1711)钓璜轩原刻本
线装 2函20册 竹纸
25×17cm(20)
著录:《清代禁书总述》第325页、《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第1834页。

南牖日笺七卷 明·王佐撰 明写本
线装 2册 纸本
鉴藏印:叶氏珍藏秘籍、叶氏继雯、志诜、乙丑进士太史图书、雪苑宋氏兰挥藏书记、龢松庵、筠、宋氏兰挥藏书善本、乐耕
27×17.5cm(2)

南牖日笺七卷 明·王佐撰 明写本
线装 2册 纸本
鉴藏印:叶氏珍藏秘籍、叶氏继雯、志诜、乙丑进士太史图书、雪苑宋氏兰挥藏书记、龢松庵、筠、宋氏兰挥藏书善本、乐耕
27×17.5cm(2)

王葆心《民俗证古》手稿
线装 1册 纸本
提要:此手稿为王葆心研究民俗史之作,开篇即云:“地方流俗相传,往往儒者斥为不经之事,乃多有沿自四千年以上者。留心故事者,反可取为考古代民俗沿革之资,未可忽也。”其内容为对若干地方习俗名词分条目作考据研究,分别为:蒙双民、刑天、鸠兹、薙发、修史、黄六、不当人子、点卯、疯欠、滚经、春卦大卦、避疟共计十二条,考据精审,书法运笔洒脱遒丽。此稿未经整理出版,极具文献与艺术的双重价值。内另附王葆心信札一通,散稿二页,药方一页,均为王氏手笔。
27.5×20cm

王葆心《窈溪旧话》手稿
线装 1册 纸本
提要:王葆心世居罗田,远自南宋,六迁而居古楼冲,其地山溪环绕,风景幽静,葆心铭之以“窈溪”。此书为记述其家乡风土、民间轶话之作。作于1917年。原书计三十卷,此本手稿为卷二、三元代部分,似未竟之稿本。原文以小楷誊写,附句读,并眉批、增补甚伙,限于纸张而言未尽者,便以信手拈来之格色笺纸,纵笔挥毫并粘附于上,率性天真。展卷如同遽入宝山,使人目不暇接而仅叹其渊博而已。
21×15cm
大藏集珍——佛经、道教等宗教文献专场
百衲佛教专题向来颇具特色,此次重新整合资源,以大藏经为中心,集结相关刻本及写本,体现了佛法的庄严与宗教艺术的深邃。其中“思溪藏”和“普宁藏”为本专场最为夺目的两颗明珠。“思溪藏”是北宋靖康元年由湖州路王永从兄弟一家舍资刊刻的大藏经,原板因蒙古军入侵尽遭焚毁,故存世者皆为宋刻宋印,极为珍稀。《南宋内府请印杂譬喻经上下卷》(Lot416)、《十诵律毗尼序》(Lot417)、《南本大般涅槃经》(Lot418)三种刻工精美,体量宏大,均为“思溪藏”重要遗存;“普宁藏”为元代大普宁寺刊刻大藏经本,于至元十四年开雕,至元二十七年完成。本次拍卖最引人注目的“普宁藏”,非元世祖忽必烈御赐云南高僧大休禅师所驻锡圆照祖兴寺本(Lot420)莫属,此本上有“御赐圆照兴祖禅寺大藏经”墨印三枚,不仅公私庋藏极少,也是近二十年拍卖会所仅见,诚可宝之。另外,还有《明永乐北藏大般若经第三百三十一卷》(Lot395),也是刊刻精美的官刻《大藏经》劫后遗存。写经方面,有《唐人写大般若经第十二》(Lot401),结体秀美、点画精到,实为不可小觑之力作;还有明人汪栩泥金《黄庭经》(Lot406),为故宫博物院退赔作品,曾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一卷存目当中。

杂譬喻经上下卷 南宋内府请印思溪藏刻经
经折装 2册 纸本
30.5×12.5cm(2)

十诵律毗尼序 南宋思溪藏刻本
经折装 1册 纸本
钤印:“读杜草堂”、“天下无双”收藏印。
29.5×11.5cm

十诵律毗尼序 南宋思溪藏刻本
经折装 1册 纸本
钤印:读杜草堂、天下无双
29.5×11.5cm

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三 元帝忽必烈御赐云南高僧大休禅师所驻锡圆照兴祖禅寺本《普宁藏》
经折装 1册 纸本
31×11.5cm(20)

大般若经第三百三十一卷 明永乐北藏正统五年印本
经折装1册 白棉纸
34.5×13cm

大般若经卷第十二 唐时代写经
手卷 1卷 纸本
25.5×907cm

Lot406
汪栩(明·崇祯)泥金黄庭经
瓷青泥金纸本 册页 崇祯二年(1629年)作
面板题识:魏鸿选书。钤印:魏鸿选、羽公
题跋:泥金黄庭经。名山藏本。鉴藏印:视一笑斋珍藏、羽可用为仪
题识:(文略)大明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七,后学汪栩金屑临。
钤印:汪栩之印、一字宙扬
着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卷,第310页存目,京1-160。
备注:原装旧裱
坤舆万象——地图文献专场
近年来,随着国民领土意识的增强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纸本地图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日益彰显。央视《国家宝藏》甄选的国宝《坤舆万国全图》以及春晚的《丝路山水地图》都是这种趋势的先行者。百衲首届地图文献专场在这样的趋势下取得圆满成功,第二期地图专场将再度来袭,为藏家呈献更丰富的地图盛宴。手绘地图部分,有《台湾府城图四种》(Lot463)、《通境舆地全图》(Lot476)、《沪邑龙门书院之图》(Lot495),皆绘制精美,文人气息浓厚;刻本地图部分,康熙二年王甫君刻三色套印《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Lot507)刊刻精美、气势磅礴,反应了当时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有清刊《南苑图》(Lot510)、《皇朝府厅州县全图》(Lot506)、《嘉峪关外安西青海合图》(Lot518)等,也具有重要的史料及文献价值。

台湾府城图四种 清杜绍荃彩绘本
镜心 4纸 纸本
28×35.5cm(4)

通境舆地全图
镜心 1纸 纸本
53×38cm

沪邑龙门书院之图 清马润芝彩绘本
镜心 1纸 纸本
68×77cm

大明九边万国人迹路程全图 清康熙二年(1662)王君甫刻三色套印本
立轴 2轴 纸本
128.5×122cm

南苑图 清刊本
镜心 1纸 纸本
63×105.5cm

嘉峪关外安西青海合图 清同治刻本
镜心 1纸 纸本
48×77cm
鱼雁音尘——信札、诗稿专场
本场信札、诗稿板块,精心挑选作品一百余种,颇有值得赏玩之佳作。首先是网师园主人李鸿裔致吴云、潘祖荫信札(Lot601-611)百余通,数量甚夥,为其隐居苏州时与两位友人之间的鸿雁往来,信中彻谈金石、碑帖、书画以及收藏种种,内容连贯而颇成体系,字里行间可以领略李氏的多变的书法风格,以及遗世独立的隐士风标。《尺素丛编》(Lot646)为清末民国香港潮籍名士陈布墀所藏师友来信集,内含温肃、吴道镕、潘飞声、赖际熙、张学华、梁于渭等岭南学界名人的珍贵手札,且经过民国石印出版,实为难能可贵。近现代方面的精品,有张大千致罗寄梅书札两通(Lot667、668),罗寄梅先生雅善摄影,与张大千在敦煌相识相知。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忆梅庵”主人夫妇多次赴加州探望,为这一时期大千先生的生活留下了一批珍贵摄影照片,而大千先生不仅将一些私密的事物交予“忆梅庵”主人夫妇去办理,留下了许多往来信函,也将许多“可以居”“环荜庵”案头文玩送给“忆梅庵”主人夫妇留作纪念。这是几十年的相知相交的积累,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情谊的所在。杨石朗致邵忠敬信札二百三十二通(Lot685)数量巨大,保存完好,既是杨石朗与邵忠敬师徒间数年间私密交谈的信函,也是杨石朗生平一次立体、真实的呈现。

李鸿裔 致潘祖荫《二苏仙馆手札》
镜心 192页
钤印:冰玉一色(5次)、水流心不竟云在意俱迟(15次)、二苏仙馆(2次)、苏世独立、古之闭关人也、蘧园公、郪江李氏文房、湔溪翁(2次)、鸿裔印
尺寸不一(192)

尺素续编稿本 清写本
线装 1册74纸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74)
备注:附出版物《尺素续编》。

张大千(1899-1983) 致忆梅庵主人书札
镜心 1页 水墨纸本
题识:吉眉吾兄足下:前上一书,度蒙青及。未得赐复,深为惶惧也。贱体仍未见痊,咳呛多痰,不思饮馔。而友朋垂爱,时有枉过存问,稍慰下情也。开乐处已结清画展,了却旧欠,略有羡余,谨此奉闻,略抒贤伉俪垂注也。前承惠假二千金,得以西行。兹谨奉赵,敬乞察照。弟南还之期尚不敢确定,意至快亦当在三月末,仍当经纽,图良晤也。一月廿七日,弟爰顿首。刘先夫人前,内子雯波叩安。
钤印:雷音寺供养
32.5×67cm 约2.0平尺

张大千(1899-1983) 致忆梅庵主人书札
镜心 1页 水墨纸本
题识:吉眉道兄足下:昨呈函谨告二十七日赴纽约谋良晤。顷以小事延至二十九日始得起行。旧日旅馆未能定到。俟到时再当电话。乞于三十日惠临。弟十二月一日将去波城就医也。专叩俪安。大千弟爰顿首。十一月廿日。
35×25cm 约0.79平尺

杨石朗(1915-2000) 致邵忠竞信札二百三十二通
镜心 558页 纸本
尺寸不一(558)
古逸清芬——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古代书画部分三百余件作品,不乏让人眼前一亮之佳作,其中沈铨的《梅竹双禽图》(Lot1178),为其旅日期间的花鸟画精品,点点寒梅,在虬曲的枝干间次第绽放,若临风带雪、低迴偃折,双禽在枝头引吭高歌,春音袅袅,跃然纸上。本专场还另辟闺秀书画家专题:乾隆年间南通女画家汤密,得管仲姬法,所绘竹叶,饱满浓密、向背分明、撇叶有势,本幅《竹溪烟雨图》(lot1299)为其清丽高雅之得意之作。钱梦钿和廖云锦均为袁枚女弟子,工诗善画,本场分别征得二人作品《彩蝶恋花图》(Lot1296)和《花卉四帧》(Lot1297),清新细腻而不失灵动优雅。和随园主人有关的作品,还有其弟子杨芳灿的《楷书自作诗》(Lot1295)和侄子袁桐《红白双梅图》(Lot1298),以上四种,因缘际会,因袁枚齐聚一堂,仿佛在诉说当年的风雅盛事。

沈铨(1682-1760) 梅竹双禽图
立轴 设色绢本
题识:吴兴沈铨写于憩鹤轩。
钤印:沈铨之印、南苹氏、衡门为绿绕沼潭水
170×57.5cm 约8.80平尺
备注:原装旧裱、本幅钤印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529沈铨Lot.21、19、40同印相符

汤密(清•乾隆) 竹溪烟雨图
立轴 设色绢本 庚申(1740年)作
题识:庚申秋日,为稷山年亲家。汤密。
钤印:汤密之印、闻自
97.5×38cm 约3.33平尺

汤密(清•乾隆) 竹溪烟雨图
立轴 设色绢本 庚申(1740年)作
题识:庚申秋日,为稷山年亲家。汤密。
钤印:汤密之印、闻自
97.5×38cm 约3.33平尺

廖云锦(清•乾嘉) 花卉四帧
镜心 设色绢本 丙寅(1806年)作
题识:1、花浓叶重总华妍,多买胭脂与结缘。富贵由来看骨相,未离烟火亦神仙。织云女史并题。2、织云女史。3、贴翠安黄隔一尘,水晶宫阙忆前身。衍波笺上题新句,不赋花神赋洛神。织云。4、香远逾清,卷帘静对消残暑。何须解语,绝胜凌波侣。潋滟芳塘,赚出沙头女。斜阳暮。一声柔橹,翡翠惊飞去。点绛唇一阕。嘉庆丙寅新秋,织云女史并题。
钤印:织、云、织云居士、锦香书画、织云、云锦
31×24cm(4)约0.67平尺(每幅)

杨芳灿(1753-1815) 楷书录记行诗
横披镜心 水墨洒金纸本
题识:(文略)近作蜀栈纪行诗录奉,孟岩年大兄大人诲正。蓉裳杨芳灿。
钤印:芳灿、才叔、三十六鸥盟长
31×108cm 约3.01平尺

袁桐(清•乾嘉) 红白双梅图
立轴 设色绢本 己丑(1769年)作
题识:金冬心先生画梅古峭绝俗,昨见其画红白二种,自题云:吾乡龚御史田居先生家有辛贡粉梅长卷,丁处士钝丁家有王冕红梅小立轴,皆元时高流名笔。予用二老之法画于一幅,但觉春光满眉睫间,老子兴复不浅也。己丑二月借临于环翠书室并录其记。梁甫。
钤印:袁桐、心迹双清
142.5×28cm 约3.59平尺
备注:原装旧裱
结茝纫兰——中国书画(一)
此专场为书画板块的精品集结。首先以钱贡《溪山待渡图》、姜起《雄鸡松石图》、何如宠《草书自作诗》、魏勷《行书祝嘏诗》为代表的明末清初的红金扇面二十开,展现了明末清初扇面绘画的典型风貌。近现代的扇面,有黄宾虹的扇面小品《江流天地外》(Lot1482),此幅为其入室弟子段拭鉴定并题跋,虽似未竟之作,仍能从其雄健笔力中感受大家的不凡。其次成扇精品,有启功致卢沉先生的朱竹、行书二帧(Lot1477),还有张石园、丁辅之的山水、甲骨文成扇合璧(Lot1478),均能代表三位书画家的极高创作水平。早期时代的山水力作,有佚名《渔父图》(Lot1485)团扇一帧,绘深秋水涯之际渔父归航的图景,笔精墨妙,意境深远,为宋末元初之细笔佳构。其他山水精品,有崇祯进士周之夔的绫本中堂《疏林漠漠图》(Lot1586),拟元人点染之法,虽逸笔草草,然精神团结,体现出明末遗民孤高不群的文人气度;康熙年间蒋煃的翠色欲流图(Lot1585),尺幅巨大、笔墨深古,描绘了春云叆叇,流水潺湲的隐逸仙乡;陈靖是乾隆年间天津著名画家,为张宗苍再传弟子,山水法娄东一脉,形神兼备,本场之《日暮溪行图》(Lot1590)拟沈周笔法,意境空灵萧散,亦别具韵味。花鸟画方面,有明末画家孙杕的《秋亭竹菊图》(Lot1592),其竹叶以白描双钩,枝干细劲挺健,分叶爽利,阴阳向背,浓淡相依。孙杕的花鸟画远宗宋代院体,又能推陈出新,尤其线条勾勒,功力深湛,对陈洪绶都有启发和浸润作用。书法方面,乾嘉学派代表人物洪亮吉和任大椿是不可忽略的存在。其中洪亮吉的《行书自作词·疏影》(Lot1533)为迄今发现的洪亮吉的最早墨迹,书法与才情在册页的方寸间展露无遗,不失为一件文气超然的铭心绝品;任大椿是乾嘉学派著名的经学学者,其墨迹存世稀少,仅在“小莽苍苍斋”藏品中得见一例,此《行书祝嘏诗》(Lot1534)运笔娴熟质朴,诗作雅正平实,为其难能可贵的孤品真迹。其他学者类书法,还有曹秀先的《行书节录曹秀先<长寿山记>》(Lot1543),格调沉着端庄,用笔圆健纯熟,古风弥漫,流露出个人的性情与才情。近现代学者书法,首推张充和《楷书工尺谱<认子>卷》(Lot1702),据翔实考证得知此为其迄今发现的最早墨迹,娴熟而俏皮的点划间绽放着少女的才气的芳华,可作为本专场压轴之精品。

钱贡(明·万历) 溪山待渡图
扇面镜心 设色红金纸本
题识:钱贡。
钤印:禹方
17×50cm 约0.76平尺
备注:原装旧裱

姜起(明) 松石雄鸡图
扇面立轴 设色红金纸本 癸未(年)作
题签:姜起金扇淡彩松石雄鸡图。三洲题签。钤印:岸炗
题识:癸未秋日,为坤元老丈写,姜起。
钤印:姜起之印、小子来氏
20×58.5cm 约1.05平尺
著录:《中国绘画综合图录 续编 · 第三卷 日本篇》户田祯佑 · 小川裕充编。
备注:原装旧裱

黄宾虹(1865 -1955) 江流天地外、段拭(1914-1969) 小潜采堂著书图
扇面镜心 水墨、设色纸本
题跋:1、冰鸿大师未竟之作,陈柱尊兄先生购得见遗,谓拭可足成之,置诸行笥廿余年,铸老昔居萱市时过滨虹草堂谈艺,近年每见先师遗作则收之。顷理旧书得此箑,因以迻赠以为纪念。弟拭。癸卯。2、小潜采堂著书图。容希白先生赠铸老所居曰:小潜采堂。以竹坨老人有潜采堂也。文衡山尝云其斋馆建于印章上,予戏为写此图,以寄意大病初起,腕僵目昏眊,不能成画,即乞教正,弟拭。癸卯春。
钤印:1、黄宾虹 2、无染、
鉴藏印:无染所藏
18×50cm(2)约0.81平尺(每幅)

启功(1912-2005) 朱竹秀石图、行书自作诗
成扇 设色纸本 1983年作
题识:正面:卢沈同志正,一九八三年冬日,启功。
反面:昔从湖畔望庐山,半面青螺卅六鬟。今日披图如见戴,不须林屋扣琼关。吴生画笔杜陵诗,纸上依稀两见之。触我飞腾江上梦,嘉陵千里夜潮时。旧作二首题林散翁作。一九八三年,卢沈同志正,启功。
钤印:元伯、启功、启功
19×47cm 约0.80平尺

张石园(1898-1959) 柳塘荷香图、丁辅之(1879-1949) 甲骨文录咏画梅诗三首
成扇 设色纸本 壬午(1942年)作
题识:正面:壬午夏,仿石谷子笔意,石园居士。反面:(文略)咏画梅诗三首。字壬午小暑节,为天福先生大雅之属,鹤庐丁辅之作于海上,时年六十四。钤印:石园、辅之所作、古杭
备注:此成扇为于子安所刻。于子安,名士俊,清江苏吴县人,光绪年间到北京以竹刻为业,擅长书法,自书自刻,其竹刻作品以行楷书为多,字迹娟秀,品种有扇骨、臂搁等。
出版:《名家扇集》p9697,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
18×50cm 约0.81平尺

佚名(宋~元) 渔父图
团扇镜心 设色绢本
直径20cm约0.28平尺
备注:原装旧裱

孙杕(明末清初) 秋庭竹菊图
立轴 水墨绢本 癸未(1643年)作
题识:癸未五月,漫士孙杕作。
钤印:孙杕之印、漫士
131×49.5cm 约5.84平尺
备注: 本幅钤印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852.lot2,3相符

周之夔(明·崇祯) 疏林漠漠图
立轴 水墨绫本 崇祯辛未(1631年)作
题识:踈林漠漠水斜斜,岸上孤亭对浅沙。车马纷然在城市,教应不到野人家。仿元人笔法,崇祯辛未秋,为维城年翁写。周之夔。
钤印:周之夔印、完庵、兰雪斋
92.5×43cm 约3.58平尺
备注:原装旧裱带盒

洪亮吉(1746-1809) 楷书自作词《疏影》
镜心 水墨纸本
题识:人生只合,向南冈纵酒,北冈射猎。十里平堤,一带松烟,缓缓玉骔骄啮。轻衫几叶秋如画,好縳就,黄皮袴折。正风毛,雨遍千山,生击黄麞饮渴。年少钦他斛律,肯车中闭置,口中石阙。小队蛮靴,小部冰弦,耳后正看风发。停鞭按罢伊州曲,更竞病,诗成击钵。且扶他,浅醉归来,箫鼓画堂邀月。右调疏影,填为长汀学长先生正,弟洪莲。
钤印:臣莲、对岩、闲气酒民
鉴藏印:上海顾氏景炎收藏乡贤手迹、上海文献
19.5×31cm 约0.54平尺
备注:原装旧裱

任大椿(1738-1789)行书自作祝嘏诗
镜心 水墨绢本
题识:绮阁筵开日正长,海福灿灿艳霞觞。帘前瑞景笼萱草,枝底熏风到北堂。类锡鱼轩安安且吉,欢承鹤发寿而康。坤仪久使家门重,鸾纸频看下建章。马母吴太恭人七十荣寿。任大椿拜祝。
钤印:静以永年
60×20.5cm 约1.11平尺
备注:原装旧裱

曹秀先(1708-1784) 行书节录欧阳修《长寿山记》
立轴 水墨手绘四清纹库绢
题识:欧阳永叔游长寿山,见苔花绣成四字,曰“神清之洞”。中间流水潺潺,界以青松朱扉,惟忠孝列仙居之。
钤印:曹秀先字冰持一字地山
140.5×61.5cm 约7.78平尺

张充和(b.1913) 昆曲工尺谱《认子》卷
手卷 水墨纸本 丙子(1936年)作
题识:丙子夏六月于青岛海滨静寄庐中日与葆生先生唱曲问其所好则曰认子因书此以赠之聊以为念而。平梁张氏季子。
15×199cm 约2.69平尺
画堂秋月——中国书画(二)
作为春拍的殿后,本专场以的轻松的书画小品作为完结,其中分为扇面小品,海派书画、对联等几个部分,数量颇为可观,现择几幅小品于下,仅博君一哂。

张榖年(1905-1987) 溪山垂钓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乙酉(1945年)作
题识:如花红叶胜春多,窈窕溪山迭髻螺。写韵描眉双璧合,争传胜事媲鸥波。仿赵松雪设色以贺之晖仁兄与瑞芬女士结褵嘉礼。乙酉嘉平月玥,张榖年并录仲陶句。
钤印:张榖年、张榖之印
71.5×33cm 约2.12平尺

姜筠(1847-1919) 溪山雨意图
团扇镜心 水墨纸本 庚寅(1890年)作
题识:张伯雨题黄子久画曰: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以画法论,大痴非痴,岂精进头陀而以释巨然为师耶。庚寅九月,写为吉甫仁兄大人再正,颖生筠临石谷
真迹。
直径25cm约0.44平尺

徐受麌(1860-1947) 楷书自作诗
立轴 水墨纸本 庚辰(1940年)作
题识:(文略)庚辰八月,为苍生先生法家属正,丹叟徐识耜书于春申浦上,时年八十有一。钤印:受麌、丹甫徐十四
64×31cm 约1.79平尺
备注:原装旧裱

陈启湖(1912-1999) 秋庭婴戏图
扇面镜心 设色纸本 壬午(1942年)作
说明:少亭仁兄大雅正之,壬午新秋林斋陈启湖。
钤印:陈启湖、林斋
17.5×51cm 约0.8平尺
北京百衲二零一八春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
2018年6月21日8:30 -20:00
2018年6月22日8:30 -20:00
地点:
北京朝阳区 华威里27号陕西大厦
拍卖时间:
2018年6月23日 上午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