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然《渔舟唱晚》作品赏析

新浪收藏









庞然玉雕《渔舟唱晚》
墨玉牌《渔舟唱晚》,背面行草阴刻一律:清泚浸白石,苍株踈且长。扁舟南浦来,失道烟茫茫。浩歌待明月,按节自鸣榔。笔意连贯,疏落明朗。正面则取“明四家”之一的沈周画意,篆刻“渔舟唱晚”,以应其诗。
古代文人,最有精神洁癖,又好天然造物,故而重温玉而轻金帛,又于玉、石之中,更喜天然奇石,以其不可亵玩焉,敬之拜之。米芾拜石,便流传千古。因而洁净之石——白石,便往往为高洁之士所喜,纷纷引入诗文,又频频以“白石”为号。白石道人姜夔、白石翁沈周,皆于此列。殊不知,“白石”亦有长生之意。
《太平广记》中所记之白石先生,居白石山,煮白石而食,上不受天庭管束,下不应帝王役使,至彭祖时已二千余岁,长生而自乐。文人取“白石”自喻,除存高洁之意外,亦多有修道之心。
沈周长守江南,江平水阔之中,峦山奇石之畔,泛舟而歌,最易有神仙缥缈之意。庞然正是取此画意,远山极远,以寥寥几笔,约略勾勒,似仙踪难觅。又模拟皴笔、点墨,浅雕江渚石滩,平江之上,立起迂回。再以极细腻详实之浅浮雕技法,刻划眼前奇石、苍株,虚实远近,透视重重。而就在以为意尽之时,似枣核般一叶扁舟,于玉牌左下方阴刻而来,极约略,又极细微。舟中坐一老翁,似昂首远望,以长木叩舷为声,以作歌节。谁言仙踪难觅?我自乘兴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