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青春叙事的脉动天际线 库里蒂巴双年展上的中国

新浪收藏

关注

2017年9月19日,2017巴西库里蒂巴双年展中国主宾国系列展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对外公布即将于9月30日开幕的2017巴西库里蒂巴双年展。届时将会由三大中国当代艺术展呈现于双年展中,分别是:“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青春叙事——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展”和“天际线——中国当代建筑展”。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库里蒂巴国际双年展,于1993年创办,当时称为“VentoSul——Mostra de Artes Plásticas(南风——造型艺术)”,主要展示来自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的艺术家的作品。2007年开始,展览主题性愈发明确,“Contemporary Narratives(当代叙事)”。2009年的主题相当宽泛,“Great Water: Altered Maps(水之伟大:改变地图)”。自2011年开始,正式更名为库里蒂巴双年展(Curitiba Biennial),将城市本身变成一个当代艺术大型的展览空间,突出寻求视觉艺术民主化的教育项目。

在本届将于9月30日开幕的库里蒂巴国际双年展上,中国作为受邀主宾国,届时将呈现三大中国当代艺术展,分别是:“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青春叙事——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展”和“天际线——中国当代建筑展”。

巴西库里蒂巴双年展作为拉丁美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当代艺术盛会之一,对于与中国各大双年展的互学互鉴也非常重视。因此,此届双年展不仅展出了众多中国杰出当代艺术作品,更以文献形式介绍了CAFAM双年展和上海双年展,推动两国双年展模式的交流合作。

▲ 中国驻巴西大使馆文化参赞石泽群发言

▲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脉动展学术主持范迪安发言

▲ 文化部外联局美大处副处长金梁发言

▲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党委副书记陈春梅发言

▲ 新闻发布会现场

▲ 参展艺术家

此次中国主宾国系列展览包括《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青春叙事——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展》和《天际线——中国当代建筑展》,将分别在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Museu Oscar Niemeyer)、城市艺术博物馆(Museu Municipal de Arte)和巴拉那州州长宫(伊瓜苏宫,Palácio Iguaçu)展出,由中国文化部、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和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举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实施。

▲ 城市艺术博物馆外场

▲ 城市艺术博物馆内景

▲ 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

本次巴西库里蒂巴双年展的主题是“对跖(Antipodes)—纷繁视象(Profusion of Image)”是地理学上的术语,这是为了比喻地理上相距遥远的两点。位于东亚的中国和位于南美的巴西,在地理上正是两个相对的端点。中国和巴西虽然远隔重洋,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却可上溯至16世纪。近年来,中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持续提升,为巩固双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文化艺术历经五千年发展,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而巴西文化艺术具有多元和开放的特性。展览通过艺术来链接物理上的空间,而艺术在这两者之间不带其他色彩,正是由于这种地理上的差异和距离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内含在于表达和创造手段上的交互性,例如视听、电影、摄影、互联网艺术、物体和装置,以及审美生产的传统手段,例如绘画、雕刻、素描等等。而副标题“纷繁视象”,意在说明后摄影时代的当代现象,也就是这些作品,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会受到摄影的影响。 而这一切视觉艺术皆是社会对话的一种形象语言,对于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生活有着深远影响。

此次库里蒂巴双年展在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中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置专属空间“上海双年展空间(Shanghai Biennale Room)”,以文献方式介绍上海双年展和历届双年展概况,以海报墙的方式呈现部分中国艺术家的参展作品图片,利用展柜配合展示历届双年展的出版物、宣传品和衍生品,并精选杨振中、马海蛟、林科、细胞小组和郝敬班等中国艺术家的馆藏影像作品进行展出。该展促进了国际双年展间的合作交流,在让巴西和国际观众欣赏、了解相关中国艺术作品的同时,实现了让馆藏品走出去的目标。

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

《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将作为2017库里蒂巴双年展中国主展览,由方振宁和柳淳风联合策展,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任学术主持,在世界建筑巨匠奥斯卡·尼迈耶设计的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眼睛(Olho)”展厅、“Araucária”展厅和“水镜”空间(Espelho d’água)展出。该展紧扣主题,挑选当今中国具有代表性的38位艺术家(其中九名为女性,两名为自闭症者)的102幅(组)作品,作品种类有摄影、影像、综合材料装置、架上绘画、雕塑、3D打印和素描等,将视觉艺术与摄影技术相结合,通过崭新的表现形式丰富了艺术语汇和内涵。年龄层跨越1940至90六个年代,同时有两位自闭症者参展,以响应世界自闭症者日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 策展人方振宁、柳淳风发言

▲ 何汶玦,《十二生肖》,24k黄金、实心青铜, 39x21x26cm,2006-2008

▲ 苍鑫,《苍氏萨满》,影像3d,2007

▲ 韩娅娟,HD Video,2015

通过多年以来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考察,可以将多样性浓缩为两点:一是文化的多样性,二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当技术的进步成为文明发展的刻度,技术和文化的结合产生了艺术的新形式,这种形式不是断绝历史的文脉,而是创造新的历史。新艺术常常让我们看到新的天空,那是因为它会不断拓展艺术的空间和边界,通过感性的方式呈现新的姿态。当世界位于全球化的时代,对中国艺术家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怎样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和艺术。关于是否需要在艺术形式上和传统艺术保持着明显的关系、转译传统的语汇或者是全新的出发,对于不同年代的艺术家,和不同的艺术家来说,他们的态度和方式都有着极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恰恰是构成多样性的基础。

▲ 李雪延,《蜜瓜》,布面油画,210x154cm,2017

▲ 梁绍基,《丝》, 平面隧道,145x145cm,2015

▲ 马岩松、沈伟,《内心》,影像,2015

▲ 孟禄丁,《元速 凸》,布面丙烯,200x200cm,2009

▲ 张朝晖,《光无限》,直纸水墨,345x215cm,2016

▲ 周蔚然,《无题》,铅笔画, 260x360cm,2017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教授的雕塑作品《孔子》也应库里蒂巴市政府邀请参与此次双年展《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库里蒂巴市市长拉斐尔•格雷卡(Rafael Greca)热爱中国文化,对孔子尤为推崇,此件作品由市长亲自选定,将矗立于巴拉那州长宫、奥斯卡尼迈耶美术馆和议会大厦三座建筑物环抱的中心环岛,并将于展览结束后捐赠予库里蒂巴市。由于库里蒂巴市各个街道与广场都以巴西的友好国家命名,而如今还没有以中国命名的区域,因此该广场将被命名为“中国广场”,以作为两国友谊的见证。

▲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教授

▲ 库里蒂巴市市长拉斐尔•格雷卡(Rafael Greca)

吴为山教授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生命题,致力于中国文化精神在中国雕塑创作中的融渗和表现,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促进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方面作出许多杰出的贡献。

CAFAM双年展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它以大学美术馆为平台。首届展“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与实验”、第二届“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和第三届“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分别于2011年、2014年和2016年成功举办。在今年的库里蒂巴双年展中,CAFAM双年展将以文献的形式,回顾之前的三次展览,以此探讨全球艺术语境下的区域双年展模式。

“CAFAM双年展”参照国际通行“双年展”的架构、机制及特质,立足于开阔的当代文化视野,以中国文化情境及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平台为依托,探索艺术策展及展览呈现的方法论和文化性,深入于历史和人文的问题探询,而突出于当代艺术的创造力和精神品质,以艺术对历史及当代社会前沿文化的思考、研究和展示为切入点,构建一个以“学院文化精神”为出发点的国际学术研究和艺术对话的平台。

青春叙事——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展

《青春叙事——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展》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为策展人,姬忠鹏为执行策展人,将展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26位青年艺术家的53件(组)作品,涵盖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个艺术类型,记录并呈现当下青年艺术家的思考和创作,概括性地反映了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面貌。

▲ 王立伟,《或说无我或说空之四》,综合材料,121x115x45cm,2013

▲ 宿折,《顶峰》,布面油画, 180x220cm,2017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身处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青年艺术家更加注重对个体经验的表达,来营造出“自我”的话语空间。青年艺术家敏锐地发现、接受和处理来自社会的各类信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以国际性的当代艺术语言,从不同的语境、角度和呈现方式出发,以符号和图像在文化层面上展示出对时间、生命、规训、环境等人类精神价值体系和社会现实的全新思考。

▲ 张庭群,《孩子》,布面油画丙烯,200x150cm,2016

▲ 申树斌,《意志之光No.8》, 布面油画,250x180cm,2016

▲ 王海洋,《无题》, 布面丙烯,200x240cm,2014

本次展览所展现的新一代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用他们最熟悉的视觉逻辑和精湛的艺术创作去真实地对人与自然进行真性情的表达。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的历史背景下,本次展览的举办将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加强不同地域间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为增进中国与各国青年艺术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产生多种形式的互动和链接,迸发出思想的碰撞火花,使青年文化交流的内涵不断得到升华,共同来感受时代的脉动和精神的共鸣。

天际线——中国当代建筑展

《天际线——中国当代建筑展》通篇介绍中国当代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80个项目,以轻快现代的风格展示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新建筑成就和城市面貌。展览由策展人方振宁组织实施。

▲ 安东, 背景规划展览馆vip接待室, 北京, 2004

▲ 安藤忠雄, 上海保利大剧院, 上海, 2008-2013

▲ 戴璞,大章建筑事务所, 树美术馆, 北京, 2009-2012

就像此次库里蒂巴双年展的主题“对跖”所阐述的概念那样,中巴两国位于地球直径上的两个端点。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巴西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地球的半圆周长。通过展览和人文交流,库里蒂巴的观众能够首次了解中国建筑师在中国前所未有的进步过程中所展现的非凡才能,和对中国城市和乡村建筑的优化所起的作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西村·贝森大院, 四川成都, 2008-2015

▲ 刘家琨, 飓风2015——“由你选择”, 意大利威尼斯, 2015

▲ 刘晓都、孟岩, 土楼公舍, 广东, 2005-2008

这些作品在充分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中巴文明互学互鉴。通过这些展览,巴西民众将真切感受到当代中国艺术和建筑的脉动,唤醒自身精神的共鸣。此次展览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和建筑最大规模的登陆巴西。观众将欣赏到中国艺术家和建筑师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探索运用国际性的当代艺术语言,通过不同语境、角度和呈现方式,展现象征进步、革新、共享、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国发展风貌。

▲ 马克岩、党群、早野洋介, 哈尔滨大剧院, 哈尔滨, 2010-2015

▲ 马克岩、党群、早野洋介, 四叶草之家, 日本爱知县, 2012-2016

展览信息

▲《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展览海报

脉动——中国当代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7年9月30日——2018年2月25日

展览地点:巴西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

举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策展人:方振宁、柳淳风

学术主持:范迪安

▲ 《青春叙事——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展》

青春叙事——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7年9月30日——2018年2月25日

展览地点:城市艺术博物馆

举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

展览总监:尹鹏、刘振林

策展人:张子康

执行策展人:姬忠鹏

参展艺术家:艾妮莎、陈子风、付豫、哈妮斯、胡柯、李晓奇、李宝荀、李龙飞、李明、李治、邱涛、申树斌、石羆、孙珂、唐明伟、田芳芳、王海洋、王立伟、宿哲、杨莉芊、张成、张慧颖、张庆慧、张庭群、 张沐辰、张湘溪

▲ 《天际线——中国当代建筑展》展览海报

天际线——中国当代建筑展

展览时间:2017年9月30日——2018年2月25日

举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展览总监:尹鹏、刘振林

策展人:方振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