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爱玉而西方人却喜欢宝石
在中国玉一般和美好联系在一起。你看形容人的相貌有“花容玉貌,如花似玉,亭亭玉立,珠圆玉润,即使世说新语中稽康喝醉了都要说如玉山倒。(嵇叔业之为人也,宕宕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形容人的品德有,温润如玉,玉洁冰清。教导我们做事的古训:艰难困苦,于汝于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从矿物学角度,它就是一种天然的石头。玉的矿藏分布广泛,世界各国均有分布,俄罗斯有大量的玉矿藏,那为何只有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方兴未艾。玉再好也是一种石头,为什么中国人对于有着割舍不断的爱恋,几千年来甚至上万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呢?西方对于黄金有着近乎疯狂的喜爱,中国人却喜爱玉,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究其原因,是有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源头所决定的。本文小编就来详细讲讲中国的玉文化,值得每个人去细度去感受。
中国的源头是权力文化,西方是财力文化
在商代,玉为皇家贵族所专用,是王权的象征,有许多都是礼器。在这里,礼不是礼貌而是等级,。在远古时期,玉是王权的象征,古文字中玉和王是一个字。(玉字的上两横离得较近,王字三横平均分布)于用来祭祀,是重要的礼器,如良渚文化中广泛使用玉琮,玉钺、玉璧,这些都是礼器。不管是北方的红山文化还是南方的良渚文化,其雕刻的玉石都非常精美。像玉猪龙、玉琮,在当时的简陋条件下需要长时间的精雕细琢才能完成,这需要用动物皮毛裹带沙子细细的打磨出来,需要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玉,这种美丽的石头,我们的古人认为是上天的恩赐,她通灵,能够接通天地。长期为皇家和贵族所垄断,平民不能染指。
而西方很早就有太阳的崇拜,在他们看来,只有太阳能给人带来光明,而黄金和太阳一样,都散发神秘的光芒和色彩。所以他们相信,光烁着灼灼的黄金是太阳的化身,拥有了黄金就拥有了太阳,就拥有至多的权利与财富。所以西方用贵重的黄金装点宫殿,身着黄袍,手拿金杖(中原很少出土金杖,只有三星堆出土过)。游牧民族多喜爱黄金,墓葬中多黄金饰物。
玉石的道德化
玉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源于他的道德化过程,即儒家赋予了它物理属性之外的诸多美好品质,儒家讲德治,他找到了一个最佳代言人——玉。
《礼记》:“孔子曰: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悠长,其终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傍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在这里儒家的道德观和玉的品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有的方面牵强附会,生拉硬扯。
作为君子,具备这些品德是他终生的追求。玉凝聚的这些特性,是君子需要比照和学习的,所以古人说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中国的玉文化深深地打上了礼乐文化的烙印,在礼乐文化中,审美艺术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培养完美人格的途径。具备完美人格的人就是君子。中国衡量一个事物是否美。首先看是否善,在真善美中中国人看重美和善,(美和善在甲骨文中都有羊,味甘为美)而西方人则看重美和真,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比德于物。
例如西方人喜欢玫瑰。是因为玫瑰色彩鲜艳有美的形式,中国人称赞竹子,是因为它谦虚中空有节。喜欢荷花是它出淤泥而不染,较少注意外形,而在于他所被赋予的品格。
从中我们看出中国先人的“比类取象”思维。数万年的采集生活和一万年的农耕生活,使得中国人的感知器官敏感犀利。见到一件物品就联想到它背后的所指,如一见到肥美的羊,就想到美,甲骨文中“美”字就是大羊,从中国玉文化看民族性格。
在象的基础上抽象出义理。注意整体直观和感悟,中国人特别强调悟性,佛教中的许多偈语,都以悟为基础。而这种思维一自我为中心,获得知识的过程主体和客体混而为一,象玉有五德,是指人呢还是指玉呢?人玉不分了。
这种思维不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西方的逻辑思维不同,它是以形象思维为中心的,这就形成了中国人善于运用直觉思维来表达思想。像易经老子中经常见到。中国人的比类取象思维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而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是天人两分的。主张把宇宙和自然看称人类征服的对象。而中国呢,人不在宇宙外,宇宙不在任外。人生目的不在于征服,而是泛爱万物,天人合一。庄子言:天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西方也有宝石文化,西方人喜欢钻石、红宝石、绿宝石等,西方的宝石文化多从理性出发,注重它的形成机理和结构美,多逻辑思维,少形象思维,多科学探索,少人文沉淀。西方人研究宝石多注意它的晶体结构、内部构造,物质组成,是从自然的角度,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自然,探求科学知识,是一种纯理性的文化,求知的文化。其实他们没有石文化,有的只是石科学,地质矿物科学。
从玉文化看中国人审美倾向——淡雅之美
中国历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即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华,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中国人追求玉石的微茫,而不是宝石的璀璨夺目。故宫玉研究员杨伯达说:“远古时代,人们在用石器做工具时发现玉比一般石头优越美观,玉含蓄坚韧,温润莹泽,它既不像宝石那样清澈透明,一眼望穿,也不像石头那样浑浊不透,坚硬干脆,它含蓄内蕴,生动而富有灵性,这些都与史前人们内心的一种愿望、一种内涵相吻合,为文明时代华夏民族所继承。玉就是我们的祖先找到的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性格、文化和理念的物质载体,所以说中国人喜欢含蓄祥和,属内向型,而西方人喜欢透明,一目了然,属于外向型的。这就是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
玉多为柔和中性色彩,含蓄内蕴,光线刺激小,呈现出“桃江含宿雨,柳绿带朝烟”的微茫典雅和恬静。
玉石毕竟是稀缺的,中华民族一直在找玉的替代品,中国人特别是文人好玉。这种爱好反映到瓷器烧造上,中国瓷器的审美倾向就追求“类玉”,用单色釉、素色瓷烧出玉器那种温润之美。即便上彩,也是以红色、黄色、黑色为主,汉代有过绿色。经过艰苦的探寻,终于找到最完美的替代品--------瓷器。在火与土的炼烧中结出的瑰丽之花。
中国人喜欢瓷器,西方人喜欢玻璃器。为何东西方有差别?马未都先生从实用的角度作了解答,玻璃器传热快,易碎,破损处尖锐。而瓷器则不具备这些缺点。瓷器隔热好,另外破损了还可以锔起来。(现在这门手艺很少见到了)另外我们从文化审美的角度讲,瓷器温润,有细腻的光泽,朦胧却不透明,符合中国含蓄的审美倾向。
淡雅之美追求玉石的微茫,木质的温暖,山水的清澈,女性的柔美,追求一种超稳定的娴静、平和的心绪。这和我们的生活方式相关。中华民族生活节奏缓慢,四时有序师法自然,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但求温饱,不尚奢华。而西方游牧民族渴求飞动之美,动感之美。性格奔放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