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艺术家得不断“毁"自己,才能打败欲望
震撼、神秘、张力、破坏、瞬息万变、光怪陆离……任何一个词都不足以完整地描述6月24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的展览“展望:境象“。
这是艺术家展望首次在上海举办的大型个展,也是其艺术生涯至今最大的个展。展览呈现了展望二十多年艺术生涯的代表作,包括早期作品《中山装》、《假山石》,近年来探索自然与宇宙的《素园造石机》、《小宇宙》,以及今年首次结合3D输出科技手段进行创作的《隐形》等。
进入主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悬挂在空中的大型雕塑《隐形》,雕塑的形体狰狞异常,仿佛一个远古生物遗骸,被火山激烈喷发时四溅的岩浆吞没,度过千年仅剩下一个坚硬的化石躯壳。
在这个“怪物“下方,是81件更令人琢磨不透的“雕塑堆”。走进一看,各式人体的形态依稀可辨,他们扭曲的四肢似乎在挣扎,极力想逃脱被炙烤的深渊。这不由得令人好奇:展望借助3D扫描技术将自己的身体粒子化,是想借这些雕塑诉说什么?
“我们先来假设一个情境:假如把我丢到火山中,如何用艺术展现这个状态?这是我首次在创作中接触科学家,因为不可能把一个人真丢到火山里看被熔岩灼烧的状态,就想请他们用科学解释如何能实现这个设想。“
在换了好几拨科学家讨论后,终于有人的话题引起了展望的兴趣:“这个世界本质是物质的,用物理的观点,世界万物都是有个尺寸可以将其测量。但在数学的世界里,点可以无限大无限小,它可以实现任何你想实现的东西。“展望决定采用数学算法中的流体力学,每个粒子的背后通过公式的运算左右粒子的运动。
“我问科学家,科学第一动力是什么?是人,这就又回到了创作的本质——人。“
看过《隐形》作品向前走,感觉像进入了另一个时空——龙美术馆灰色挑高的拱顶像一个阴暗潮湿的洞穴,这条路尽头的雕塑是个近2米高的假山石,它表面的不锈钢在发着冷淡的光,像在呼唤你向它走去。而就在你不经意向左转头,残酷的一幕发生了——延伸到地下的洞穴中,咋一看像四处散落的灰白尸骨。
这是展望2014年的创作《幻形》,艺术家利用延展性强的超轻质粘土翻制了自己的身体,通过对身体的破坏、分解,幻化而再次生成各种异形,最后折叠在镜面的箱子上,再次形成立体空间的幻形。此处展区已是尽头,需要原路返回。独自一人走过作品时竟暗暗觉得心惊,不由得敬佩起策展人南条史生高明的布局。
“流动的形态是展望雕塑的一个重点内涵。艺术是现实的反射,人们以为现实世界中的材料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其实它并不是。它一直在变化当中,只是肉眼看不到而已,我们希望能够捕捉到现实流动的状态。“策展人南条史生如此评价展望作品。
而展望“捕捉现实流动“最有趣的一件作品,是2010年创作的《素园造石机》,他制作了一个半自动化的机械。其密闭玻璃箱内部产生出机械模拟的风、雨、浪、震和光等大自然力量,而这些作用力对混合好的强力石膏粉进行维持一小时的“自然”塑造,就能达到近上亿年才能产生的山川效果。
这些雕塑被摆放在龙美术馆第二展厅,再往里走的展厅光线幽暗,中央竟像摆放着一座透明的“石棺“。这是展望2012年关于“隐形”的一次尝试,他利用透明的特制亚克力翻制出一块石头,再将抛光的透明石头铸入相同的透明材质里,只有凭借着细微灯光可以观察到隐遁其中的石头,似有似无,或深藏于心。
这次展览并不是一次回顾展,虽然作品时期跨度20多年,在观展时仍能感受到一条完整的创作脉络。几个影像作品锦上添花,恰如其分地体现出艺术家不同时期的创作思考——《新艺术速成车间》创作于艺术家1998年参加的北京地下实验艺术展“生存痕迹——当代艺术观摩展“期间,是一件由现场表演和观众参与共同完成的作品。这件作品表现出了展望的黑色幽默的一面,也为他日后不断进行创作实验埋下了伏笔。
而占据一个很大的空间的影像作品则是《心形》。那是2009年看似平常的一天,展望手持激光笔打向地面,再反射到对面的墙上形成变幻的图像,尽管他长时间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保持静止站姿,但是心脏的跳动仍然使得图像千变万化。
这时,展望突然发现宇宙就像一个狭小的心脏,这闪烁的绿光是充满于其中的半透明的血夜,他悬浮于血液中,闪烁周期是不规则的,像是这心脏不规则地脉动。他突然领悟到:观念艺术之后,人有多少想法,就有多少相应的“形”。
这是一个启发性的转折,多年后回顾展望才发现,之前是忽略了形象和人内心的关系。
“这是一个对应关系,我们看到的艺术,背后都直指向人内心,这也是为何不同的观众对作品有不同的想象和解读。“
刘慈欣在科幻巨制《三体》中写道,“人类文明自身缺陷产生的异化力量、对更高等文明的向往和崇拜、让子孙在终极战争后幸存的强烈欲望,这三股强大的动力推动地球三体运动迅速发展,当它被察觉之时,已成燎原之势。“
而展望在创作中对欲望和本质追问得更加彻底,他曾持续切分一块不锈钢石头,趋近其内核;也曾将拓制后破碎的石块再次拓制,再次损坏,共拓四次,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拓制结果。
“人们总是有了解事物的欲望,却也永远都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这个悖论是一种支撑生命的力量,人们因为好奇的欲望采取探索,最终发现根本问题还是人本身,人就爱活在矛盾中。
而自然是不重复的,重复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没有一棵树、一块石头是完全相同的。我只能不断拿自己做实验,把想象变得无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