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新浪收藏

关注

2017年6月8日下午3时, “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是四川美术学院在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的大力支持下,在重庆市教委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关心和帮助下,第三次进京展览。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吴为山先生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徐里先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先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批评家代表邵大箴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此外,文化部对外交流中心、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民生美术馆、保利文化集团等北京文化单位、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是继1982、1984年四川美院两次进京作品展之后又一重要展事,展览挑选210位艺术家的300多件作品参展,既有“伤痕”“乡土”时期的经典之作,也有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创作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梳理,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许;它们涉及多种媒介、多个形态、多个系科,能较为全面地呈现2000年以来川美艺术创作领域的新线索、新方向、新谱系。可以说,本次展览从不同维度呈现了丰富且多样的时代质感。

本次展览下设有八个展览单元,分别是“语言之思”、“历史回望”、 “时代强音”、 “现实关切”、“图像叙述”、“传统再造”、“意象生成”、“实验之维”。

在“语言之思”中,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年来学院教学改革带来的变化;在“历史回望”中不仅可以领略艺术教育传承的魅力,而且能跟深入地感受到四川美院的学院精神与教学传统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时代强音”中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美院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的部分奠基性作品,其中尤其是“伤痕”与“乡土”时期的经典之作;“现实关切”单元中,既有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作品,也有对西南地缘特点与生存经验的表现;“图像叙述”专题讨论了“图像时代”下新绘画的可能;“传统再造”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如何向传统学习,尤其是对既有的视觉资源进行当代性的转译,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传统在新的叙事话语、审美体系、美术史的上下文中,绽放和生成新的价值;“意象生成”讨论的是“意象”在当代文化—审美领域的转化、升华; “实验之维”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院那些富有创新与开拓精神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的艺术家就关注现实,把握历史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强调人文关怀,用作品去表现时代所凝聚的文化精神。不管是从艺术群体,还是从艺术思潮的角度入手,四川美院及其涌现出的艺术现象都是中国当代美术史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课题。如果将其作为一个个案,可以从一个地方性的创作群体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当代艺术在去年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梳理和澄明地域性与民族性、本土化与现代性、当代性与国际性等诸多概念的边界问题。

当前,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探知,四川美院的艺术创作离党和国家的期望、离人民和时代的要求、离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仍然有很大的距离。本次展览期待以此为契机,推动艺术家能够进一步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态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人民的关怀,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川美术学院部分作品展示

展览时间:

2017.06.08——201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