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片的入侵 对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是福是祸?

新浪收藏
抛开2017春节档不说,2017年1月的影市,可以说是引进片支撑了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前行。不难看出,引进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地位越发重要。在2017年2月17日,中美双方签署的WTO电影相关协议将到期,意味着今年进口片的配额限制将被进一步放开,中国电影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不过,在欧美等高度成熟的电影市场,票房并非电影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是电影衍生品。根据美国市场分析公司NPD Group的数据统计,去年从好莱坞电影中衍生出来的玩具就卖了57亿美元。与之相比,票房的收益反而成了较小的那一部分,海外电影行业的盈利只有30%至40%来自票房,其他都来自电影衍生品和版权出售带来的收益,衍生品的收入甚至可以高达电影总收入的70%。
反观中国市场,在收益结构上是恰恰相反,票房收入占到了70%,衍生品收入占比却微乎其微。1月份上映的动画电影就有9部之多,数量远高于去年同期,其中大年初一(1月28日)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大IP《熊出没》最新电影上映,但是,在电影衍生品方面却都没有任何消息。
中国的衍生品市场为何总是不温不火?
在目前,国内市场电影收入的90%左右都来自票房和广告赞助等,国产电影的衍生品更是鲜有爆款,只是作为附带产品进行赠与和销售。
早在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衍生品大卖就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基于《英雄》生产的音像制品、邮票、游戏为电影带来了几千万的收益。2007年,周星驰电影《长江七号》的七仔玩偶大卖,外形宠物狗在电影中的形象深入人心,其衍生玩具也是大受欢迎,火热至今。动画类《熊出没》 《喜洋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衍生品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市场。但是纵观几十年来的总体现状,对中国电影衍生品产业的定论依旧是鲜有亮点。
中国电影衍生品火不起来其实也有多方面的原因:
1、在电影产业链还不完善的前提下,国内的投资方是不会选择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尚未成熟的衍生品开发上。
2、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团队不够专业,技术有待提高。当然,《大圣归来》 《大鱼海棠》等国内动画手办在制作上可以看出有了很大的进步。
3、市场正处于培育期,中国人并没有喜欢一部电影就顺带购买它衍生品的习惯。在国内,即使你是死忠粉,要下决心买下来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斗争。
4、中国电影产业对于衍生品没有明确的用户思维。不同的衍生品题材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大电影、手游、网游等产业的发展,受众基础逐渐增大,都为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项。
周星驰的《长江七号》一早就有心推“七仔”玩偶,影片上映后“七仔”很受欢迎,但大量的盗版也抢占了市场;《让子弹飞》的麻将面具很受欢迎,姜文方面先是没有意识,后来反应太慢,盗版当然也就毫不客气了; 电视剧《爱情公寓》中的人物T恤也颇受欢迎,淘宝上的各种“同款”T恤铺天盖地……
“IP+衍生品”的开发具有极大生长空间
以好莱坞为例,别的不多讲,就统计的DVD销售收入就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很多电影单单是音像制品和版权的收入就远远高于电影票房收入,更不用提其他方面的衍生品了。
再者,儿童受众群就是一个关键点。早年迪士尼动画片《狮子王》的投资有几千万美金,全球票房可达7.8亿美金,而且衍生品的盈利接近20亿美金。更为关键的是,当初依附于迪士尼动画电影以及形象建立的主题公园以及其他其他衍生品销售每年也都能为迪士尼公司带来70%的纯利润。
当时《变形金刚》片方美国孩之宝遵循同步上线的节奏,在亚欧美等多个国家都兴起了一股“变形”热,在玩具市场和音像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引进片进军中国,极大地刺激了国内衍生品市场
据票房数据统计,2016年,在国内上映的引进片有近百部,引进片国内总票房为175.86亿,占全年总票房的42%。在全年电影总票房增速放缓的寒冬拐点下,引进片的票房占比仍要逆行而上,比2015年要上升4%。
可以看出,引进片在中国市场地位已越发的重要,但不得不考虑,未来大量引进片的进入中国,这是否对还处在培育期的国内衍生品市场有利?
其实,人们在2016年的电影市场中已经明显意识到了衍生品背后巨大利益带来的冲击,《泰/港囧》系列、《北京遇上西雅图》 《捉妖记》 《盗墓笔记》《爵迹》《西游》等。商业利润不仅之波及到万达、UME,对于普通影院来说,也将成为一次尝试性的买卖行为。
早在2015年《捉妖记》电影上映时日,江志强曾惋惜过“忽略了衍生品的开发”。不得已连夜赶制出大批的“胡巴”玩偶,却由于赶工做出的产品质量不佳,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现在很多看过《捉妖记》的观众拿着盗版的“胡巴”找他签字,这让他感到很无奈,甚至不知该如何是好。
进而,在2016年电影《长城》上映前,时光网就在平台上预先开始了衍生品的拍卖,除了常见的电影周边产品,甚至还摆出了导演张艺谋的书法作品,总计拍得了25.7万元,其中张艺谋书法“长城”以8.8万成交。
在2017春节档,电影《大闹天竺》加入了电影衍生品的布局。《大闹天竺》将剧中王宝强饰演的“武空”所佩戴的猴头饰品授权给文交联合,打造“檀香木猴头吊坠”衍生品,在文交联合平台挂牌。
中国电影衍生品缺的不是市场,而是电影没有大IP——没有核心产品——不能树立品牌——也就解决不了盗版问题。反之,前提条件到位的话,电影衍生品在面对盗版竞争与消费者选择时就有了更多的商业空间,盗版制造与销售的法律成本就越来越高。
相信,在电影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内容为王,无疑才是衍生品的根基所在,如同电影营销一般,再高明的套路都无法越过“烂片”来实现目标。
新浪收藏文交所频道
传递文化产权市场健康价值观
http://collection.sina.com.cn/w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