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中国公共艺术|案例六:《成都活水公园》

新浪收藏

关注

案例六:《成都活水公园》

一、基本信息

名称:成都活水公园

作者:贝西•达蒙Betsy Damon(美)、邓乐、沈允庆等

尺寸:公园总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全长525m、宽约75m

材质:综合材料

年代:1998年

现存地点:成都市

二、作品由来:

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从一个农业国迅速向工业现代化社会跃进,经济髙涨,形式一片大好。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建设和发展,水污染问题日渐暴露和突出。四川成都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府河与南河 (简称府南河)绕城而过,形成抱城的格局。本世纪60年代两河水量明显减少,污染日趋严重,河中生物几近绝迹。人居环境的恶化极大地威胁着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成都市政府顺应民意,发扬蜀人治水的传统精神,1993年成都市政府决定对环抱中心城区的府南河进行以治水为核心的综合整治。 1996年来自美国的景观艺术家(美国“水的保护者(Keepers of The Waters)”组织的创始人达蒙提出活水公园的创意被成都市政府采纳, 1997年春天破土动工, 1998年建成。

三、选择依据

作品内容:活水公园是一件集水环境、水净化、水教育于一体的大型艺术化景观作品。公园围绕“水”景观的打造,创造性的构建了竹排吸水、 圆形喷泉、鱼鳞方塘、沙石过滤、竹林小溪、叠水瀑布、净水鱼塘等,相得益彰的具备休闲和观赏的水主题环境;通过人工湿地系统,取府南河水—厌氧沉淀池—水流雕塑—厌氧沉淀池—植物塘(床)—养鱼塘—氧化沟——入府南河水,展示出水的净化过程,使之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公园的生态净水系统流程清晰。公园吸收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取鱼水难分的象征意义,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的总体造型,喻示人类与自然难以隔离的依存关系。

创作手法:艺术作为引领介入大尺度空间,是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优秀作品。设计做足“水”文章,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不同的水景形态和水景样式相结合,让人们能亲身感受到“死水”变“活水”的全过程,从而领悟到“水—环境—生命”的永恒主题。

价值意义: 从公共艺术的角度,成都活水公园突破同时期纪念性、行政性的城雕语汇,以生态环保为出发点,以“鱼”为形、以“水”为媒,将公园整体作为作品打造,拓展了公共艺术的边界和可能性;活水公园传达公共社会对环境污染和水保护的公共性关照;反映公共大众对“人•水•生命”的共同意志,诠释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另外,活水公园采用艺术家领衔、多学科联合的方式和机制,是公共艺术项目推进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展墙内容:

资料来源:邓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