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吴为山:塑以载道 雕塑要表现时代精神

新浪艺术

关注

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文:武文龙 庞思建 常宇晗

近两年,以雕塑、装置为主题的大规模艺术展、公共艺术节的举办愈加频繁。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除了一些室内空间展场的主题雕塑展之外,在稍大规模的艺博会中,雕塑、装置艺术作品是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例如,“艺术北京”博览会中的“艺术介入”项目已经持续4年举办,并成为艺博会的重要组成单元之一。

另外,以北京侨福芳草地、王府中环,上海的K11购物艺术中心等为代表的大型商场,越来越多的商城引入雕塑、装置艺术,以艺术之名吸引商场客流量。

事实上,大型艺术类项目最初较多集中于以北上广一线城市,大约2010年后,二、三线的城市的综合类艺博会举办频繁,但近两三年来,以雕塑、装置为主体内容的艺术展或艺术节开始愈加频繁举办。例如,过去8、9月份刚结束的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和2018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天津市首届公共艺术大展,包括正在征集过程中的湖北武汉东湖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四川巴中市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作品征集,等等。

近两年,也有不少城市积极地打造自己的雕塑主题公园,例如北京、广州、大连(2020年建成)、南京(在建)⋯⋯在这种趋势中,关于雕塑、装置艺术的公共空间介入,公共艺术品的在地性创作,雕塑艺术语言的多样化发展探索等话题值得大家思考、关注。

吴为山: 塑以载道,雕塑要表现时代精神

近两年,国内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以雕塑、装置为主题的艺术节、艺术展频繁举办。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在打造雕塑主题公园。之所以形成这种趋势现象,我想主要还是今天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做公共雕塑艺术项目要精益求精

在今天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家对于文化成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二、三线城市,虽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如何让文化和艺术介入城市,进而使新城市生成新的时代文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大城市新开发区的建设、新型城市的建设,都离不开好的公共的文化空间和公共的文化服务。建设雕塑主题公园、举办雕塑艺术节,都是为了适应文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城市的发展激发出文化的活力。

当然,建设雕塑主题公园、举办雕塑艺术节,有一些是得益于在地文化和艺术机构的推动,有一些则是地方政府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上的重要举措。虽然有一些展览项目在学术性上不如人意,但是这种积极引入文化艺术的意识非常重要,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建造一些没有艺术价值和美感的“雕塑”,反而是破坏了城市文化环境的美感。当然,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情境,所以在建设雕塑主题公园、举办雕塑艺术节时就有着不同的倾向,诸如平遥国际雕塑节在主题上就是要链接平遥古城的历史,链接以大同云冈石窟造像、平遥双林寺彩塑的历史,也要链接平遥古城的未来,让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城链接今天国际上最为前沿的雕塑艺术、链接今天中国雕塑艺术创作的最新状态。

在一个城市建设雕塑主题公园、举办雕塑艺术节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后,与之相类近的城市肯定也是想借鉴有益经验的,甚至是想直接将之挪移到自己的城市。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有可能这些作品与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并没有任何关联,而仅仅成为一次临时性的展览,最终在项目结束后很难留下具体的、能够继续生发的文化艺术的种子,这就未免遗憾。所以,我认为在确立这些项目时应该有良好的学术顾问团队,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参展作品把关,参与展览策划,这都是提升项目学术和文化品质的有效方式。相信在优秀的策展人和艺术家的通力合作之下,才可能建设好雕塑主题公园、举办好雕塑节,进而为城市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

我们知道,在建设雕塑主题公园、举办雕塑艺术节时需要有充裕的预算,不能贪大贪多,而是要精益求精,将最优秀的作品进行最好的展示,才可能使其品质得到更好的保证。当然,我非常强调这些作品能够与地方文化和历史进行有益的互动,不管是融合还是冲突,都能够不断展开我们的思想触觉。文化艺术的历史内涵非常丰富,无论我们面对传统还是面向未来,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成为一个城市生命体的一部分。这都需要策展人和艺术家有爱心、有真心、有责任心。

建设中国精神、现代风格的城市雕塑

雕塑,今天已经成了全社会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城市雕塑,一个城市一旦立起一座雕塑就会有很多人来关注与评论,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如果雕塑不好,会使人感受不到艺术美,感受不到精神的感召力量,而是会从它扭捏作态的造型中想到很多庸俗的东西。

第二,中国雕塑艺术跟西方雕塑艺术不太一样。如果去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国家,雕塑是可以“上户口”的,到处都是城市雕塑:骑马的将军、国王等,这是经过数千年慢慢积累而成的,不是一天就垒成的。而我们往往从西方考察回来后,就开始做雕塑,恨不得一夜之间让整个城市布满雕塑。从南至北,由东向西,动辄兴建“雕塑城”。但是,中国毕竟没有那么多优秀的雕塑家,时间要求很急,量也很大,甚至有的城市一年立起3000座雕塑。我曾对全国的城市雕塑进行了普查,对整个城市雕塑状态比较了解。这些年,到处是不锈钢球升起,被冠名为“托起明天的太阳”“黄河明珠”“长江明珠”等。这样的雕塑有什么意义?塑以载道,雕塑是用来表现精神的!升起的不锈钢球、飘带、浪花、立起的杆子,不过是构造而已,缺乏精神。

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的文化尚需在精神高度、艺术深度和影响广度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发展。有鉴于此,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的命题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内容之一。

我认为,要建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现代风格的城市雕塑。在当今艺术多元化、文艺大繁荣、城市雕塑大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肩负重大的历史责任。如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等机构应侧重借助专家资源为党和政府处理雕塑事务,为城市艺术决策提供咨询,并力求准确、权威、科学,为创造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现代风格的城市雕塑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具体来说,要加强城市雕塑创作队伍的自身建设。勉励广大城市雕塑创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站到人类、站到历史的方位思考现实,构思创作。消除假、大、空心理影响,消除浮躁心理影响,力求作品在意识形态上要有精神感召力,在视觉上要有震撼性。要充分利用城雕工作者群体的力量,尽可能协调好政府与艺术家之间交流对话。特别是抓好城市雕塑的创新,力求创作出时代需要的精品力作。通过城市雕塑的国际交流推动中国先进文化对外传播。同时,加强城雕制度化管理,积极推动与国外先进经验相一致的百分比管理方式。鼓励健康、公正的城市雕塑评论,逐步建立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价值评价标准,增强在世界的话语权。

说到底,雕塑真正走进人们内心,发挥雕塑的价值功能,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人的精神、人文的精神、民族的精神、人类的精神,只有达到这种境界,雕塑作品才能永存,才能在形式与内容升华后产生出巨大的文化核能,来影响人们。

作为一名雕塑艺术家,我也是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我深知雕塑艺术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的作用,好的作品会传播高贵的情感和思想,拙劣之作只会伤害公共社会生活的空间,还不如种植绿色的树木。绿色的树木是活的雕塑,会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生长,同样会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记忆。我们在创作作品时,都会充分考虑雕塑所放置的空间的环境,力图二者之间有最融洽的关系。也就是说,建设一座雕塑主题公园,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这样才真正能使之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中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