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2017-2018之张海平

新浪艺术

关注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项目意在总结、梳理中国紫砂艺术独特的民族艺术语言与崭新魅力,同时在当下的基础上扩展开来,瞻仰未来新的面貌。在项目的行进过程中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与精进,同时提供一个交流与解读的全新艺术角度。

此项目包含《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书籍与“薪火相传:行进中的中国紫砂艺术”学术邀请展两部分。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一书以紫砂艺术家为叙述单元,全景梳理和再现本年度中国紫砂艺术发展与繁荣全貌,忠实、客观地记录中国紫砂艺术领域代表性艺术家的创作情况,清晰地体现中国紫砂艺术传承发展的蓬勃状态。 力求以学术为标杆,以紫砂艺术家为基本叙述单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再现2017-2018年度中国紫砂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全貌,力求客观、公证,以年鉴的方式,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实实在在的中国紫砂艺术的工具书。

“中国紫砂艺术年鉴 2017-2018”项目

第五十四期推荐紫砂艺术家:张海平

一、艺术家简介

张海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全国青年优秀工艺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宜兴紫砂协会会员,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1963年生于陶都宜兴,毕业于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进修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

多年专业美术学校的系统学习,恩师的厚爱及悉心指导、加上自身的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使他不仅拥有娴熟、扎实的紫砂制作功底,更是传承了吕氏绞泥精湛而独特的紫砂装饰技艺。2002年,创办“天宝斋”个人紫砂艺术创作室。

他的紫砂作品形神兼备,并能在空间艺术中展现出简秀、典雅、古朴、含蓄的意境之美。多件作品获得工艺美术行业展评大奖并被省、市级博物馆收藏陈设; 2006年,国家邮政局出版发行了以其作品为内容的名信片;2009年,“自然天成”等作品入选“新中国国礼艺术家精品展”并推荐作为国礼使用。

二、艺术家作品赏析

“丁香壶”是诗意系列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该件作品造型洋溢着传统古典气息,最大的亮点是作者通过嵌泥与绞泥之技,在端庄素雅的壶身上形成冰纹与花朵——这里的冰纹,采用的是直裂式纹法,令人一下子就联想到江南人家所特有的的格子窗棂;朵朵花蕊,看似随意点缀,简洁而又写意地渲染出春雨江南的俏丽意境……,端详此件作品,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句油然浮现眼前:“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杜牧一首《出塞》,豪情时如扬剑出关,柔情处似对月抒怀。此作亦有此神韵,壶身方圆合一,壶嘴勾如新月,线条爽朗而轮廓柔和。它是百感杂集的天涯旅人在月下栖身,那些秦砖汉瓦,唐歌宋舞,尽入这一壶漂泊的滋味中。

山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先哲之思,妙悟成壶。紫砂作品“天众”造型丰润大气。其壶身圆润饱满,气韵生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作中以娴熟的绞泥技艺展现树木纹理,装饰意象看似随意,自然天成,实为苦心巧夺天工,以妙造自然为胜事。而壶纽以及流、把等部位的设计,则于象形中见沧桑,与壶身形成鲜明对比,但在风格上又得到完美的统一,充分展现了紫砂“五色土”的特色与魅力。艺乎技乎,心游万物而又忘物,此之谓乎?

西湖十景“三潭印月”名闻天下,我在游览西湖过程中触动灵感,创作了“三潭印月壶”。现实中的三潭印月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其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而我手下的“三潭印月”壶, 拟景而不泥景,高度凝炼地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三潭印月”——其壶身硕圆扁平,于夸张中见平稳,壶身上表面通过绞泥手法铺陈出一圈写意波纹,仿似连绵碧波,于方寸间现万顷风光;壶纽则仿三潭印月之塔,具体而微。放眼观壶,西湖环岸皆招堤,水光四合无端倪,楼台花树摇倒影,天光云彩相映来,壶耶景耶?壶景一体,堪称佳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