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1890年梵高拔枪自杀 20世纪艺术家的孤独

新浪收藏

关注

20 世纪,因为两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的底色是悲凉的。战后,世界经济虽是飞速发展,但人与人间的疏离感却在加剧。

即将跨入 20 世纪之前的 1890 年,在法国巴黎的奥维尔小镇,梵·高完成最后一件作品《有乌鸦的麦田》后,拔枪自杀。

在《有乌鸦的麦田》中,主色调仍然是他独有的充满生命力的金黄色,但却多了几分阴郁和不安。乌云密布的蓝天,死死压住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已凝固,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加预示了某种即将到来的情绪。

这是梵·高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同时,那一声枪响和画中的这份压抑,仿佛已经预言了 20 世纪的孤独。

1910 年代

1913 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在巴黎首演,这最后一部从传统意义上进行编舞的舞剧,像是法国人的最后一次狂欢。

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场面惨烈。

英国摄影师唐·麦卡林( Don McCullin )在西线战场上记录了一幕幕令人绝望的场景——有被炮火毁掉的废弃战壕,那里寸草不生;有遭到芥子毒气攻击致盲的士兵,他们正排队接受治疗,但因医疗条件所限,绝大多数年轻人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

1930年代

1920 年代,整个世界获得短暂的平静,但这似乎也是在为下一次“屠杀”积蓄能量。

30 年代末,德国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6 年,美籍摄影师罗伯特·卡帕( Robert Capa )来到西班牙,偶然的时机,他拍下了那张经典的照片《倒下的士兵》。

那天,卡帕正在第一线的战壕。一名战士跳出战壕,准备向敌人发起冲击,突然,他的身体停住了,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卡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条件反射的按下了快门。不过,另一种说法是,这并非是真实的中枪,而是一次演习。但不乱如何,卡帕记录了战争的残酷,这才是他的本意。

两年后,卡帕来到中国,用尽头写下了难民的彷徨与孤独。在当时,铁路不仅是中国运送军用物资的主要运输方式,还承担着运送难民的任务,而日本为了征服广袤的中国,正试图夺取对中国铁路系统的控制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卡帕沿着危险的铁路,用镜头做了真实的纪录。

1940年代

1942 年,战争尚未结束,但由此带来的阴霾已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

这一年,爱德华·霍珀( Edward Hopper )完成了那幅最著名的作品《夜鹰》( Nighthawks )——画中几个不同角度的人,神情漠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毫无交流,硬质的大玻璃窗户,增添了几分冰冷。咖啡店选用的是通透的巨形玻璃窗,似乎没有入口,就像是一个隔离的玻璃球,被包围在一片黑暗之中。室内光线强烈而明亮,与外面街道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

对于这幅画,霍珀曾说:“《夜鹰》就是我想象之中的夜晚街道的样子。我并不觉得它特别清冷,我把画面大量的细节省略掉了,是为了让餐馆看起来更大一些。但在无意识之中,我大概描绘了一个更大的城市的孤独。”

霍珀是捕捉现代性孤独忧郁的天才,他并没有在画作中做额外的渲染。相反,他只是冷静地呈现给我们一幅幅无比现实的画面。

在绘画的世界里,如果说霍珀是导演,那安德鲁·怀斯( Andrew Wyeth )一定是诗人。怀斯作品里的感伤与孤独是情感层面的,他运用空间与光所营造的更多是情绪,而非戏剧化冲突。

《 1946 年的冬天》是怀斯在父亲逝世后的第一幅蛋彩画,画中的男孩穿着二战的军装,从山上跑下来。这件作品中,没有太多“人情味”,在广阔的草地上,男孩看起来很疏离,甚至与世隔绝,而倾斜的山和几乎要摔倒的人构成冲突的对角线,让人感到失去控制,甚至有些压抑。

怀斯的作品饱含情感,又极富象征意义。它用极度细腻的笔法记录了那个魔幻现实的年代。

1950 年代

1940 年以后,雕塑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 Giacometti )以拉长的人物造型,象征被战火烧焦了的人们,以揭示战争的罪恶。50 年代,已十分成熟。

面对贾科梅蒂那些细瘦枯干、渺小脆弱、没有肉体感、甚至没有重量和体积感的人像雕塑,我们能够感到一种绝望的颤栗。

贾科梅蒂称他揭示了生命的真实,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超越表象的真实,正如艺术家本人告诉我们的:真实仿佛躲在一层薄幕的后面。你揭去了一层,却又有一层。一层又一层,真实永远隐藏在一层薄幕的后面。然而我似乎每天都更接近一步。就为这个缘故,我行动起来,不停息地,似乎最后我终能把握到生命的核心。

1960 年代

1968 年,苏联入侵捷克,摄影师约瑟夫·寇德卡( Josef Koudelka )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这历史性的事件。

在此之前,20 多岁的寇德卡,已经敏感的察觉到这个年代的社会现实——孤独。寇德卡不喜欢与人交往,对于自己的作品,他只愿意别人从照片中对其得出判断,而不愿解释。

这位出生于捷克的摄影天才,与他的同胞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一样,他们一位用镜头,一位用笔,踏勘着存在,对人类进行冷静的审视。

1970 年代之后

1970 年代之后,战争的阴郁情绪正在消散,但人与人间的疏离感却在加剧。

摄影师艾略特·厄威特( Elliot Erwitt )的作品诙谐幽默,却又包含了布列松的洞察力与杜瓦诺的独特魅力。他曾说:“我认为滑稽照片也是严肃的,滑稽幽默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

厄威特善于将失落感埋藏在幽默中,就像上面图片中那个远去的男人背影,他可能意识不到背后正有一张拉开的弓搭箭,正在瞄准自己。

有时,动物更能再现那一份真切的孤独,如森山大道、寇德卡与厄维特镜头下的狗:

这就是 20 世纪的真实一面,看完一个世纪的孤独,你还孤独吗?

来源:LCA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