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文物局长”落马源自心中有“鬼”

中国网

关注

曾在媒体刊发文章称要“集中打造特色博物馆,当好文物工作的‘火车头’和班长”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在博物馆上翻了“车”。 (9月19日 中国网)

出身贫寒,仕途起步却很顺利,一路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官至正厅级,这是许多人羡慕不已的。这既有组织的信任,又有个人的不懈努力。总之,“春风得意”的背后是对谢治秀个人能力的肯定。遗憾的是,过惯了顺风顺水日子的谢治秀最终不能“善始善终”,足以令人叹息。

当然,谢治秀从当初豪言要当好文物工作的“火车头”走到今日的“阶下囚”,并非是偶然的。细致品读谢治秀的转折人生不难发现,助推其“翻车”的不是其他,而是心中有“鬼”。谢治秀开始走上贪腐之路,源自一纸调令。面对主持工作却不能“扶正”的尴尬,谢治秀更应该去深刻反思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在自暴自弃中心生怨恨。正是一连串的不解和郁闷,才使其让自己的人生出现了拐点。

未能如愿“扶正”,自有组织的考虑。如果把这次调整当做是“仕途受挫”就大错特错了。别说是仕途,人生都充满坎坎坷坷,谢治秀应该对此有所感悟。再说,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一旦有所不如意,就“剑走偏锋”,这不是成熟的表现。尤其是,过分地追逐权力,也能折射出其为官思想动机不纯的问题,这是极其有害的。

为官急功近利之下就放松自我要求,并开始步步走向腐败深渊,这也能充分说明谢治秀的反腐决心不够,清正廉洁的思想防线不够牢固。在这样的背景下,纵使没有那一纸调令,其也很可能逐渐迷失在权力沉醉中。所以,一纸调令充其量只是“导火索”,其沦落的关键还在于自己心胸不够开阔,为官动机不纯。因此,对于“谢治秀案”,不应仅止于表面理解,而应在深度挖掘中寻求警示的价值。(赵耀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