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如何实现考古学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新浪收藏

关注

好好先生

写下这样一个题目,却并不能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措施来,故不标原创,而是希望得到讨论。

媒体介入到考古学中,是一个趋势,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能改变这个趋势。首先是报纸,现在更多的则是电视,以后可能网络的影响会更大。大量媒体的介入,逐渐成为一个影响考古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怎么使这股力量扩大其正面影响,减少其负面影响,这不只是媒体的责任,更多的应该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因为媒体报道中从来就没有缺少过考古工作者的参与。

这几年大学考古专业招生中,第一志愿者越来越多,录取分数越来越高,与我大概三十年前读考古专业时候相比,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让我们感觉比较高兴的一个转变。每次与新生见面询问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原因时,多数同学们回答是受了电视节目的影响。但是进入大学读了几年后才知道,电视上得到的对考古学的认识,与真正的考古学研究还是相去甚远的。

首先,电视上的探索与发现栏目、百科知识栏目等等看到的考古工作,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发掘或者说是发现,而我们考古工作者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遇到这样的重大发现的。一年里全国的考古发掘工地总有上千个吧,能够制成电视节目播出的能有几个呢?我们平时的工作多是与破盆子烂罐子打交道,细心寻找与古代人生产生活相关的遗迹遗物,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浪漫。普通百姓通过电视认为的考古与我们考古工作者感受到的考古,并不是一回事。村民们都说:本以为是挖宝的呢,看了才知道是捡破烂的。当然俺也不认为考古工作者就只是吃苦受累,其中也是有乐趣的,于破砖烂瓦之间不断丰富着古代历史的信息,其中的欣喜也是难以言表的。

其次,电视上的鉴宝、国宝档案等大量鉴定收藏类节目更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就有很多人以为这就是考古了。其实鉴宝与考古之间的距离就更大了。这里不谈鉴宝栏目的合法性及社会危害问题,仅就鉴定收藏来说,这与考古学是截然不同的。不否认多数的文物鉴定专家出身于考古学专业,但是从考古学转而成为鉴定专家,是需要一个学习、实践过程的。也经常遇到亲友找来让俺帮助鉴定文物,俺一概拒绝,并经常因此而得罪人,他们认为你是故意不帮忙,甚至是以为你想索取高额鉴定费。害的俺一遍遍解释:虽然我是学考古教考古的,整天与遗物遗迹打交道,但是我研究的只是真文物,没有见过假文物,不熟悉常用造假手法,怎么敢轻易鉴定呢?但不管怎么解释,得不到对方理解的情况还是多次出现,实在推不掉的就只好联系专业鉴定部门帮忙了。

第三,即使一些纪实栏目的影视、报纸作品,也与真正的考古学具有很大的差距。全国每年有上千个遗址处于发掘过程中,哪些会有重大发现谁也说不准。连年评出的十大考古新发现,有几个是预先就判断获得重大发现的呢?数量相当少。配合基本建设而发掘的遗址在十大发现中占有相当比例就说明了这一点的,因为若是早就知道如此重要,那么基建项目就会避开这些遗址,也就不会被发掘了。现行的政策是抢救为主保护第一,王陵一级的绝对不动,国保单位基本不批,就说明凡是进行发掘的项目本来就没有太大的期待。

即使这样还是重大发现层出不穷,一是因为有些基本建设非搞不可,或者是面临着被盗掘的巨大危险,二是因为没有预见到出现这样重要的遗迹遗物吧。不期而遇的重大发现往往是清理出来了才知道,才举行新闻发布会,才得到媒体重视,但这时候来拍摄发掘过程已经迟了。怎么办呢?只好靠表演了。媒体记者充当导演时候居多,而考古队员的演技又不专业,这样制作出来的节目能真实吗?经常出现的镜头就是:考古队员用手铲、刷子找到一件文物,就马上拽出来举在胸前,故作惊讶地感慨其精美。而实际的考古发掘则是遇到了重要遗迹遗物必须先做记录,绘图、照相、拍录像之后,在小心翼翼地取上来,还要做进一步的清理记录,这个过程本是很漫长的,被导演成几分钟的节目后,考古就变成挖宝了。

当然也有一些发掘在预期中就是会有重要发现的,媒体便提前介入了,例如北京市的老山汉墓发掘。当然那次的结果是比较令观众失望的,可毕竟也有很多确是如愿以偿有重要遗迹遗物出土的。这几年现场直播的也多起来,本来不感兴趣的也因为总是被朋友们询问看法而逼着按时收看一下,这一看就会发现问题了。有一个长江边上的大墓发掘现场,每天中午转播半小时,为了彰显发掘的收获,就把重要遗物的提取集中在直播的这一时间段上,因此违法操作规程的做法就不时出现了。例如一个美女主持在现场在打开棺盖时第一时间冲过去,伸手就在棺内积水中搅和,摸到一个东西就拽出来让考古学家做说明;考古工作者源源不断地往上捞东西,那些腐朽殆尽的遗物怎么经得起如此摧残?…………

另外,也有一些考古队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不能更新,在电视、报纸上展现了不很合适的工作过程。考古学虽然是个古老的学科,但是从来就与最新的科技成果相结合,在自然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考古学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地趋于科学化,例如新的古代遗存所含信息提取技术与处理手段等,使得我们现在的发掘比过去能够收集的资料不止成倍地增加了,如果考古队员不注意知识更新,就不能在观众读者中正确地传达我们考古学现时的发展水平。还有就是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意识与技术,也是考古发掘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既然媒体上的考古学算不得真正的考古学,那怎么样才能让已经提起兴趣来的人们认识考古学呢?其实还是离不开媒体。过去下工地,老百姓们多数没有听过考古学,而现在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愿意来与我们聊聊考古学,这就是媒体的功劳了。我们必须正视媒体介入的影响和必要性,如果我们现在觉得媒体对考古学的表述不尽人意的话,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考古工作者主动出击,进一步加深媒体的介入程度,介绍的多了,离真正的考古学也就会近了。当然有一些问题也还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考古工作者自身参与到媒体节目制作中,与过去被动的接受采访不同,而是要主动提供真实的素材和自己的观点。专业考古工作者这方面的主动性目前还是不够的,既然发现了媒体上经常有错误的表述,为什么我们自己不主动把正确的提交出来呢?面向普通观众用通俗的能被接受的方式宣传我们的考古学,应该是我们的责任,因为一个不被大家所了解的学科,没有普及性的学科,还能指望有多高的发展?权威专家写普及读物在国外还是比较普遍的,日本的江上波夫、樋口隆康等最有名的专家都写有考古学研究普及小册子,而我国考古学界这种情况还是没有见到的。

其次,即使被动接受采访,也要提出发表、播出前进行审阅的要求。经常与同行们开玩笑说见到你在报纸上说什么了、在电视上说什么了,该同行往往是一脸无辜地说我没有那么说,他们歪曲了我的意思,我要强调的没有公布出来,我随意说的则被记者按照他的想法编排发表了……责任在谁呢?我们不应该完全退卸掉吧。

第三,既然媒体关注考古学,那么为什么不能够有更多的考古学专业出身的人投入媒体中去呢?目前我们的毕业生多数集中在专业研究领域内,这固然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一个专业教育成果,可是毕业后投身于媒体行业,尽可能多地宣传我们考古学,岂不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贡献吗?每当有学生一脸羞愧的表情跟我说:老师,我放弃考古学选择了做别的工作,对不起老师的培养。我总是会说:不管你做什么工作,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是老师支持的,并且相信你的考古学专业经历会对你的工作有帮助,不一定是专业知识,更多的可能是吃苦精神、认真态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锻炼。

来源:汉唐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