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壶韵茶味——温红远壶艺印象

新浪收藏

关注

饮茶,又不仅是饮茶。茶之道,千百年来兴盛至今,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茶,就有饮茶之器,而最与饮茶相配的当数陶瓷。茶与瓷,这两种在西方人的观念里能代表中国的事物,冥冥之中完美契合。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顾,缺一则废。”

钧瓷与茶的结合,历史并不算悠久。但作为中国陶瓷之林中的明珠,钧瓷在走入现代人生活的过程中,与茶道结合,水到渠成。自钧瓷壶的各种技术难题被不断攻克,钧瓷界的制壶之风兴盛,有专攻壶艺的窑口,也有知名窑口将产品门类延伸至钧瓷壶。红远钧窑的温红远,就是进入钧瓷壶行业较早的钧瓷大师之一。

与神垕镇很多钧瓷大师一样,温红远烧制钧瓷的手艺来源于父辈。自记事起,温红远就在钧瓷的浓厚氛围中成长。温红远指着鼻梁上的一个伤疤说,这就是因为钧瓷才留下的印记。“五六岁那年,我在姐姐工作的钧瓷厂里玩,不小心碰到了等待上釉的钧瓷胎体。姐姐随手拿起一个小铁片就扔了过来,一下砸到我的鼻子上。伤好了之后,留下了这个疤痕。”温红远笑言,这个疤痕,让自己意识到了钧瓷的珍贵。

1985年左右,温红远的父亲与人合办瓷厂,开始烧制钧瓷,15岁的温红远开始系统学习钧瓷烧制技艺。1988年高中毕业以后,温红远进入神垕镇西大瓷厂学习烧制工艺和模型制作。后来,他又到神垕镇益民瓷厂,学习钧瓷烧制和配釉工艺。2001年,温红远创办神垕镇红远瓷厂,以烧制日用瓷为主。

“年轻时为了生活奔波,等年纪渐长,才渐渐思考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年少时跟随父亲学习钧瓷烧制,那些画面在我脑海中不断出现。”温红远说,烧了10年的日用瓷,他对钧瓷还是念念不忘。2011年,他改变了瓷厂的生产方向,开始烧制钧瓷。

重拾钧瓷烧制,温红远将自己的产品方向定为钧瓷壶。“饮茶之风,南方较为兴盛,也因此产生了宜兴、景德镇等制壶圣地。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钧瓷为代表的陶瓷艺术品进入寻常人家成为必然。而钧瓷茶具,则是普通人接触和了解钧瓷的绝佳方式。钧瓷壶既有实用功能,又以其多变的釉色和造型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钧瓷壶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钧瓷壶的市场价值今后会越来越高。”温红远说。

钧瓷壶器型大多较小,但制作难度大,工艺要求高,不仅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还要兼顾实用性。温红远说,一把小小的钧瓷壶,虽只有一盖一把一嘴,拳头大小,一手即可握住,看似简单,但制作流程、生产工艺与制作钧瓷一样,需要造型、素烧、施釉、烧制等,每道工序都不能少。

建窑之初,温红远相继经历了壶身炸裂、釉色脱落、出水不畅、壶身与壶盖难以密闭等各种问题。一把好钧瓷壶,在做工方面是非常有讲究的,除了壶的把、钮、盖、肩、腹、圈足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外,还要注意点、线、面的过渡、转折应清晰、流畅,釉色和壶型应合理搭配。这样才能体现一位钧瓷大师的综合艺术水准。具体到一把壶而言,壶的嘴、把、盖必须在一条直线上,不能有偏差。壶盖的密封度要好,不能晃动、溢水。壶嘴出水要通畅、有力、不散。器型要规整,该圆则圆,该扁则扁。壶把要握着舒适、方便。

“每一把壶的制作都不简单。壶型不流畅,要改;壶嘴出水不利,要改;壶把握着不舒服,要改;壶盖不严,要改;泥质达不到要求,要改。一道道工序,极为烦琐。”温红远说,单单是解决技术性难题,他就耗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烧坏了一窑又一窑的钧瓷。

技术难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如果没有特色,千篇一律,缺乏文化内涵,一样不能打动消费者。为了使自己的制壶技艺不断精进,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到景德镇、宜兴、龙泉等地考察、学习。通过“移植”紫砂壶中的优秀器型,温红远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钧瓷壶种类,但他并不满足。

“如果细心观察如今的钧瓷壶,有很多造型来源于其他陶瓷门类,特别是紫砂壶。将原有的优秀器型与钧瓷相结合,以钧瓷的釉色来展现器型之美,是一条路径。但在不断发展中,钧瓷人应该考虑研发更多原创造型。”温红远说,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和创作时间,想要研发原创造型并不容易。

在温红远看来,钧瓷壶的发展,首先要向传统学习,充分借鉴古代茶具造型设计的经典案例,并加以创新。温红远通过大量查阅资料,探究唐朝至明清茶具造型的功能与风格的演变及成因,探索中国优秀的传统造物设计思维和传统造物审美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钧瓷壶创作;通过与多种造型设计和艺术门类相结合,创新钧瓷壶烧制;探究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将时代特色融入钧瓷壶。

“传承中国美学,展现钧瓷特色,符合现代审美,走进日常生活”是温红远在创作钧瓷壶时想达到的目标,但实现起来不容易。温红远不断尝试着,有挫折也有收获,乐此不疲。

来源:许昌晨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