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艺术北京:黄凌云12幅作品亮相展位C29

新浪艺术

关注

5月的到来,也意味着北京艺术圈迎来了一场艺术的盛宴——一年一度的艺术北京如约相聚全国农业展览馆,这是艺术北京自开展以来的第十四届。

作为中国范围内服务艺术机构最多的艺术博览会,今年的艺术北京博览会共甄选出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约190家艺术机构的艺术作品,全面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4月30日作为艺术北京的VIP之夜,已经有众多国内外收藏家、艺术爱好者走进现场,提前领略艺术北京的风采。今年的艺术北京突破性地把界限并不十分明晰的经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合二为一,即11号当代&经典馆,在保证展览专业性的同时,根据艺术品风格做出区块划分使展览的层次更加丰富化、多元化。位于C29展位的掇石艺术空间便是此次博览会中致力于当代艺术推广的一家机构,据展览负责人介绍,这是掇石艺术空间首次参加艺术北京,带来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共18幅。

作为参展艺术家之一的黄凌云,其出生于江西省鹰潭市,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数十次,本次博览会中艺术家带来了12幅作品参展。掇石艺术空间负责人告诉记者,黄凌云的作品始终通过个人对生命力量的敬畏来展开自我表达。蓬勃、律动、激情贯穿于他的作品中,借助指向性生命状态,如海洋生物、微生物及各类隐性生命等形式,以独特个人化符号去表现其潜在力量与意义。这种呈现源自艺术家所经历的过往融合内心深处记忆,通过不断升华、提炼,抽象化对当代进行追问与反思。

黄凌云的绘画方式有着强烈的书写性笔迹和个人语素,他们显露于表,在阶梯脉络上彼此相照,随处可见的跳跃灵动性、凌厉尖锐的笔触在画布上肆意疯长和弥漫。如果说艺术家的画笔是锋利的兵刃,那么黄凌云更像是一位在阵前蓄力饱满、待装出征的战士,伺机捕获敌人最致命的要害。笔力的穹劲和果敢流露释义着艺术家对生命怀揣的矛盾和期许,他在自我建构的虚拟空间与现实语义中的界限里游离徘徊。书写性的语言描述暗含着艺术家在两种维度里的纠结,也隐匿于绘画之中,正如马尔罗所言:“非时间性的也并非是永恒的”。

黄凌云:艺术应该破开一切束缚,倔强生长

采访人:Evelyn

E:您作品的创作方法令人印象深刻,什么是您创作的典型风格?

黄凌云:首先我的作品能够给您留下深刻印象,我觉得很高兴。但是“风格”二字,还不敢说,只是近两年找到了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思想和观念的一种方式。

我的绘画作品有以下特点:1,在表现形式上,画面有很特别的“圆圈”笔触。这些“圆圈”在我看来是循环、是自然规律、是太极二仪、是宇宙、更是生生不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人生阅历和心中的感悟,是我在创作路上不断探索而找到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更是我用之来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的利剑。

2,我的作品通常有很多明显的“刀痕”,这是因为我在创作中用画刀来代替传统的画笔,是想借之破开一切束缚,也是自己对现实中的不妥协,更是一种“倔强生长”的潜意识再现。我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都拥有各自的独特基因。

E:您认为怎么解读您的作品最为合适?

黄凌云:我的作品其实就想表达自己对“生命”二字的理解和感悟。任何活着的物体——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都是有生命的,只是生命展示的方式不同,都有他们各自的精彩和意义。

E:您认为怎样的作品可称之为艺术杰作?

黄凌云:首先要能够打动我的内心,可以与之共鸣。每个时期能够带给我共鸣的作品不尽相同,比如最早求学时埃贡席勒的作品,就深深触动过我的灵魂。

E:艺术市场目前处于一个冷静的状态,对此您如何看待?这一态势对您的个人创作有什么影响?

黄凌云:市场趋于冷静是一种好事,就应该理性成长。这于我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我觉得画家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画好自己的画,这才是身为画家的本分。

E:您之前以具象艺术,如表现性的人物作品为主,现在转身创作抽象艺术,能谈谈您的想法和过程吗?

黄凌云: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期间没有刻意的改变,也许是时间、空间以及个人阅历的改变自然而然发生的。我相信每个年龄阶段的感悟和经历,都会带给自己的创作带来不同的思考和感触,这是自身由心而发的感动与表达。

至于作品的风格归类,我不觉得非要划入具体种类,因为我在创作之初,并没有考虑作品要朝着哪一种艺术类别靠拢或者刻意强调风格。

E:您的作品颜色非常绚丽,请谈谈您的作品背后的精神价值。

黄凌云: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每个人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感受以及态度都不同,我始终都是以感恩的心态去积极对待。生命本身就值得珍惜和歌颂,因此,画面中丰富的色彩是我内心的自然流露,我希望作品的内在精神能与大家产生共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