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行影支离:艺术家郑重宾个展亮相墨斋画廊

新浪艺术

关注

艺术家郑重宾个展《行影支离》于2018年3月24日-5月27日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墨斋画廊展出,展览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博物馆,策展人的关注,来自国际知名博物馆法国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洛杉矶郡立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芝加哥大学斯玛特美术馆(Smart Museum of Art)等数十名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当天的活动。

展览《行影支离》首次呈现了郑重宾跨学科艺术实践,涵盖他最新创作的影像和探索光与空间的沉浸式装置、丙烯和影像雕塑,以及最近完成的绘画作品。这种实践全面探索我们所生活的物质世界,并深度研究人类在这个世界里与天地万物共同生长的同时,如何建构我们自己和我们所理解的真实。墨斋画廊一楼主展厅打造成一件作品---《行影支离》延续了郑重宾在2015年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中的装置作品《层层天墙》(Wall of Skies)的概念与形式,在一个漆黑的混沌空间里交错叠加阴影、自然光、影像与声音。当观者在这个空间中穿行时,能够不断发现他们所处的位置、方向与周围万花筒般千变万化的图像和感知之间的关系。画廊入口和三楼的三组由半透明丙烯和视频组成的影像装置作品《物忆》系列于2017年11月份在亚洲协会德克萨斯中心(休斯顿)首次面世,它们将有形的雕塑与无形的图像、光影和半影相互交融,在空间里形成灵动而跳跃的图景。

郑重宾早年师从穆益林、陈家泠,八十年代初毕业于中国美院研习传统绘画并留校任教,郑重宾是80年代中国实验水墨的领军人物。1989年,他前往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装置、表演以及观念艺术。1996年,郑重宾重新回归绘画,正面自己作为一个当代水墨艺术家在西方世界中失语的状态。在此次展览中郑重宾的绘画作品以“不介入”的方式进一步强调出墨与丙烯的物质力量,它们在错位叠加的宣纸上交融、沉淀,干透之后的褶皱呈现出放射状的线,旋向四周的空间。画面上出现扭转和运动的力,这种力来源于丙烯和墨更加自然的运动与碰撞,也对应着自然能量生灭往复的法则。郑重宾让这些法则从材料的物质层面直接显现,让传统绘画的皮消失的干干净净。

展览《行影支离》是郑重宾在墨斋画廊的第三次个展,这家由从8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中国当代艺术,著作丰富的独立学者及策展人林似竹(Britta Erickson)为学术主持和艺术总监,曾任纽约麦肯锡公司战略顾问,毕业于斯坦福大学MBA艺术总监余国梁(Craig L。 Yee)为展览总监和曾在摩根士丹利从事风险投资,并管理和投资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收藏品的雷澄泉(Christopher L.L。 Reynolds)为销售总监的画廊创始于2013年,此后的五年间墨斋画廊凭借着国际化的视野以及高水准的展览,将当代水墨进步一梳理并推动到国际艺术视野,得到了世界重要博物馆的认可及关注。 墨斋画廊与具备中西双重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冰逸、徐冰、杨诘苍和郑重宾,在传统水墨有重要突破的李华生、王冬龄、魏立刚、黄致阳、李津等资深水墨艺术家合作。

艺术家简介

郑重宾

1961年生于中国上海,现在美国旧金山和中国上海生活和工作。

郑重宾是中国新兴水墨背景下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纵观其艺术生涯,他系统地解构并融合了中国古典和当代欧美艺术实践中的抽 象之源。郑重宾曾未背弃80年代初期在国内严苛的水墨训练,吸纳并融合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意向画派与极简主义的精髓。通过中美传统艺术手法新鲜活透地相互渗透,郑重宾的画作同东西方艺术史均可和谐共鸣,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最终突破自身樊笼,得以自由。表相观之,两类传统互为悖逆,但彼此存在深度类同,从而使融合得以实现。例如,郑重宾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杰克逊·波洛(Jackson Pollack)克同样依靠可控机遇;但与波洛克不同,由于受过常年古典水墨的洗礼熏陶,郑重宾能够精准地预知创作过程的最终结果。郑重宾的精粹证明,21世纪作为艺术跨国主义的契机,将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在1984年,郑重宾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在诸多方面仍然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主要继承地之一。在校学习期间,郑重宾曾受众多传统水墨名师的言传身教,畅享直接观摹重要历史遗作的乐趣,据郑回忆,这些著作是当时集中学习和讨论的对象。美院毕业后,郑重宾受邀加入美院教职工团体,任职四年。80年代国内早期的艺术改革曾激起不同凡响的思潮与辩论。郑重宾凭着旺盛的求知欲与强烈的好奇心,在此期间不断地提问平日的教学与研究,对博大精深的艺术传统发出挑战。

郑重宾目前的艺术创造着眼于利用材料与技巧表达当代精神,其中的一些材料与技巧已沿袭数千年。特点在于利用在墨中加入丙烯这种新型的结合,郑重宾不仅为作品中的白色部分弥足了正面价值,而且使其呈现出一种固态材料的质感。由于融入了厚实的丙烯,墨便不仅仅作为体势或形貌的载体,而被富于一种材料的存在感。因此,郑重宾的画作不但可以作为二维虚幻空间中的图像来解读,更给人一种物化材料的真实体验。尽管郑重宾作品所表达的美学语言无疑可放诸四海,但他从未脱离中国传统水墨中的一条深刻定律,这条定律正与当代激进艺术形式中的某些实践恰有异曲同工之妙。气韵或“风神”描述了艺术家如何将物自有的生命力灌注于他的创作。这种冲粹通过对画作的感官体验直接授予观众。这样观画者不仅是被动的受众,而且成为艺术作品创意表现的主动参与者。

郑重宾曾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2013)、香港艺术中心(2012)、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ry)(2012)、上海沪申画廊(2011)、证大美术馆(2010)、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the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2010)、多伦美术馆(the Doland Museum)(2009)、太平洋亚洲博物馆(the Pacific Asia Museum)(2009)、釜山市立美术馆(2008)、国立艺专(2008)、第三届成都双年展(2007)上展出作品。

公共机构及私人收藏包括:大英博物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加州橙县美术馆、香港M+博物馆、德国戴姆勒艺术收藏、法国DSL收藏及新加坡金沙集团公共艺术收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