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专访|梅南频:画家的定位由自己选择

新浪收藏

关注

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作家书画联谊会、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主办的梅南频画展《超于象外》将于 2017 年 12 月 28 日至 2018 年 1 月 28 日在宜兴屺亭徐悲鸿故居艺术馆举办。展览筹备阶段,《周末·艺术》记者采访了中国国画院高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名家写意花鸟画工作室画家梅南频先生。

记者:先从您年底即将举办的画展谈起吧。

梅南频:这次展览是姜宝林老师题词定位的,“超于象外 “,这是陆俨少先生早年为老师题的词,如今老师把这个内容转题于我,是对我寄予的期望和鞭策。这个画展,主要是向家乡人民汇报。前几年通过北京的深造,自己的笔墨技艺是否有了突破,请别人说了算。这些作品都是我新近创作的,风格的明显转变及笔墨所追求的效果有了阶段性的区分,重点强调了笔墨的语言,当然首先要感谢传统,在这个辉煌的艺术宫殿里得到视觉的冲击及感悟的灵性,当然也应感谢自己的勤奋与坚持以及众多朋友们的勉励和鼓舞。

记者:您早期是从事文学创作,并先后出版多部散文集、诗歌集,后来因何契机转而从事艺术创作?请谈谈您的作品和创作之路。

梅南频:出版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责任也是检验。我加入省作协 30 年了,也发表了几百万文字,出了七本作品集。受冯骥才、忆明珠影响,也想边写边画。特别是省作协前几年搞了次《全国作家书画邀请展》,又成立了作家书画联谊会,结识了更多文坛画坛双栖高手,也由于组织关照,经常参加联谊活动和展览,还有就是感谢地方政府社区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基地,有了工作室就当正事去做了。

记者:您曾在诗歌中写到“画家是个清贫的职业”,靳尚谊先生也曾说过,“美术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就业困难,需要适应市场来挣钱,但是进入艺术市场又极其困难。”相信这是很多美术类从业者的心声,真正走出来并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确非易事。请就您的经历谈谈您的观点。

梅南频:书画市场应该是很热闹的。画家的定位由自己选择。市场经济当然不可缺失,你画了没人买你的账你吃什么穿什么?画家的开销很大,出去写生一跑半月一月,费用极高。朋友们要画,不给不通人情,给了自己心里憋屈。互相帮助与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付钱给画天经地义。当然人情也是钱。

记者:您除了是一名画家,也是《宜兴工人报》的总编辑,同时身兼文联、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职位。您是如何看待文学创作与艺术创作两者的关系?

梅南频: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在紫砂工艺厂特艺车间搞陶刻,师父毛国强。同时也写些紫砂题材的文学作品,那时在《新华日报》《无锡日报》连载的小说以及电视纪录片《陶都制壶人》《宜兴三土》( 上海电视台拍摄,小百花奖 ) 均可印证。手头的工作与书画艺术关系紧密,靠它吃饭,所以必须要钻研,手上功夫不硬,过不了师父关。

记者:您的作品题材比较宽,亦庄亦谐,一些有趣味的小品,比如《田鸡也是鸡》《横行不霸道》,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以及思想性和文学创作是否相融会贯通的?

梅南频:因为我是文学入手,画画也常会先定主题再落笔,希望从一个画面上表达一下自己的思想或者情绪,谈不上文人画,玩玩而已。省漫画协会画展,受郜科兄邀请,也涂了二幅,不想开了窍,一画就是十多幅,微信上发出后还得了个意外。北京一家国有集团看中全收藏了,还做在宣传册里。后来我想了想,这种小品还真有意思,三二笔墨,关键是题词的到位,升华主题,点到心里。起到小品文小杂文的作用。

记者:很多艺术家会追求“突破”、“创新”,有时过于追于形式往往导致舍本逐末。您是如何看待“传承”与“创新”?

梅南频:这个主题比较沉重。也是困扰众多画家的头痛事。中国画的传统根深蒂固,非常完美。宋代的花鸟登峰造极,至今无人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死。李可染说,走进去打出来。寥寥几字,谓毕生经验之谈。学古人的不是走马观花依样画葫芦,一波三折,骨法用笔,干、湿、浓、淡,笔势墨色,线点一气,不是一朝一夕就掌握得了的。我自幼习颜真卿书法,后习米黄,画也学过黄宾虹,陈白阳,青藤,缶老,齐白石诸家,笔头熟了不等于画就好了,相反会误了自己。如不冷静反思骄傲自大,那就到顶了,不能进步了。熟能生巧,这个巧我认为应“窍”为合适,开了窍,就好办了。熟透了就完蛋了。熟了必须往生里走,再生才有活力。在一些画里我会强化一种风格或肌理,或金石味或水墨酣畅淋漓,现在又会融合在一起,形成强烈反差。传承是数典不能忘宗,创新是形式主题的重塑,并非胡乱一气自以为是。如行车一样,各行其道,违章就难说了。(记者 / 陈爱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