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王承东——密网中破茧而出 冷到幻想与忧伤

新浪收藏

关注

密网中破茧而出 冷到幻想与忧伤

文 / 王颖

王承东的《失梦》是冷的,《残荷》是冷的,《江南·切片》也是冷的,冷得让人理性,冷得有一丝孤独,却没有一点寂寞。王承东的画作,不故弄玄虚,与浮躁绝缘,他不动声色地按照自己独有的旋律,以一种孤独冷漠的视角捕捉现实中的迷离。我们可以轻松认出王承东画作中的江南水乡,但仍可能没有理解画作的重要意义。王承东画作中的一景一物,都出自于他那手术刀般精确的画笔与刀片,用以描述现实。其中,他的《江南·切片》系列,以江南宁静安详的步调为切入点,在无意识的游离中不断被放大,自我性格的张力与面对他者入侵时的畏惧感交织盘旋。

喜欢孤单,也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

杜拉斯的小说《副领事》开篇描述了一位女疯子在荆棘密布的丛林中穿梭逃离。在逃离过程中,她行为外表下隐藏的情绪与之所处的环境极其相似,而内心却始终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遐想。王承东的系列作品从《失梦》到《残荷》,再到《切片》,无不夹杂着这种气氛。既是出于对当下生活的恐慌,又是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畅想。

《江南·切片》中江南的代表性建筑被束缚在如织如网的线条之中,时空定格之下,杂乱线条的存在见证了人类在不同角度探索无效的反作用。《残荷》系列墨色欲扬先抑的表现,沉重墨色描摹之下的残荷跳脱画面抢镜的居中,正契合了迷茫之下个人情怀的强势突围,季节的回归。此外,残荷这一物种的性情是真正的高冷,正如同画家本人的性格:温和谦逊下的疏离淡然,千帆阅尽之后的宽广包容;不炙热也不冰凉,喜欢孤单,也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

以理性的观念压倒情感与感性

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塑造一种交叉的空间感,在不断雕琢、解剖以及思考后,创造新的母题。在王承东的油画中,这种特质更加凸显,系列作品《失梦》通过单纯的人物图形构建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图上直白、明了,简洁的造型感以理性的观念压倒情感与感性。

王承东的作品频现“冷”、“伤”、“寂”,明显指向高压人群惆怅的状态,隐含着莎士比亚“逐渐消逝低微下去的调子”。如果说逃脱现实之悲是背离现实的隐痛,那么正面的抒发将是根除隐痛的最好方式。在华裔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中,一些人试图与命运抗争,可是却一次次被命运驳回,各种沟通无效,沉默不语下的情感厮杀,都会将人推向绝路。而在王承东的作品中试以人物的瞳孔烙印作为情感宣泄点,来解构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用画笔来宣达内心的情感与外界进行有效地沟通。

在理想国中细数情怀的归属

站在王承东的作品前,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冷静的状态。看着这些画面,突然有一种熟悉感汹涌而来。图式表现会闪回定格在某些确定的场景状态中:阴郁、忧伤、空灵、寂寞、荒芜、无奈、失望……暗合了对当代社会的思考和质疑。 在创作中,王承东在画完一个相对完整的画面后,再用刮刀在画面上放肆而又理性地舞动,恣意地破坏所谓的完整性,割裂、抽离,模糊了原有的空间关系和细节,让无数密集的线条在原有画面上无限抽离、盘旋。

《失梦》系列中的人物,可谓《江南·切片》系列的破茧而出,也可以看作是艺术家本人发出的呐喊。由《江南·切片》中的密网钻探到一个出口,并逐渐打开这个出口,直到打通成放逐个体的通道。人物表情也印记了关乎当下情感的刹那开显,被信息化、快节奏掏空的身体,疲惫了当下的生活,挣扎在自己的理想国里,细数着情怀的归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