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新浪推荐艺术家丨邓海辉

新浪收藏

关注

视觉图像:越是直观越讲究内在的精神性

1、首先想请您谈谈,您是如何理解消费文化、视觉文化这些概念的?

因为人的诉求欲提高,外界现有的已不足以平衡自己的收支或者说是内心所需的,如果说把人在社会中的各种活动类型带上文化的符号概念来理解,那么首先要弄清楚文化的定义是什么,消费在不同的环境社会背景下,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等。我没有过多地思考过这类问题,这两种文化更多会是倾向精神感知方面,并且在以后自然会达到它应有的高度。

2、当下的视觉文化被认为是一个图像泛滥、审美泛滥的文化,在你看来,消费时代视觉文化的困境是什么?

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一定是坏事,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都是相对的,事物发展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都是从视觉、图像、审美不泛滥的时代走过来的,现在相对有了些土壤,稍微好些了,就应该让它在有限的环境里多发生,去寻求最大限度的可能性。目前过度消费文化视觉图像之下,视觉文化也逐渐少了对视觉本身的感知性,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

3、高雅文化、大众文化、边缘文化等等文化类型层出不穷,新生、灭亡速度都极快,对艺术家的创作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的影响,在您的创作中,这种影响是如何体现的?

我的专业学习的是版画,从一开始我接受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从传统脉络梳理过来的,现在回想起来,有利有弊,利的是我觉得保留了它的纯粹性,不足的是通过这种基本形式反应问题的敏锐度过于缓慢,这也是它的局限性。从这个基础上讲,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类型不断更迭,对于我来说在那个时候影响比较小,后来因做版画对工具材料的依赖性太大,就没怎么做了,逐渐地过渡到用其他的材料在布面上做东西。当时做材料的艺术家不多,或者是主流媒体没怎么推,外界的信息都是所谓的当代艺术很火爆,天天都在讲那帮人是怎么玩的。我在脉络上是由非直接的表现形式与直接来诉说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包括到现在我做的纸本材料,可以说的也是我有对材料材质本身的敏感度,作画过程中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作品面貌的呈现都是基于自身的感知、思考理解的积累上,至于社会新生的各类所谓的文化类型对我的创作思考脉络或多或少有过某些方面的影响,但都是模糊的,你不能把它明确化,也明确不了。

4、您近期的创作,包括您以前的创作,未来预期的创作,是如何体现以及表达您对消费文化、视觉图像的思考的呢?

视觉图像的生成一定是跟艺术家的感知理解有着密切的关联,有过几年时间我的创作在感知方面所做的功课比较多,如,社会动态,个体经验,细微事物的状态等等。我会尽可能地保持着最初的动机,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累积也就自然有了一种生成关系。但这并不是目的,而是让它有更多的可能性。近几年我在创作上把这种生成关系的体验集结在了一起,去掉了一些干扰,把作品纯粹放在集结的高度点上去思考,这样对视觉图像上也是一次精简的提升。就好比踢一场球一样,在战术选择,人员的安排,场上的跑位等等都是为了给队友临门一脚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以后的创作上,我可能会在拥有最大的可能性的同时,以最直接简洁的方式表达。这些我想都与消费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当下精神性的东西在各个领域都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推动作用,视觉图像是最直观的感知体验,越是直观越讲究内在的精神性,这点在当今图像时代是至关重要的。

邓海辉艺术简介

1983年出生于中国江西。200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展览

2013 第二届中国青年版画邀请展,联合艺术中心,北京  青岛美术馆,青岛,中国

2013 (第五届)黄桷坪新年艺术节, 501美术馆,重庆,中国

2012 成都春季艺术沙龙展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美术馆,成都,中国

2012 墨谱——青年艺术家版画邀请展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重庆,中国

2008 “少年中国”青年艺术家展, 上海红桥画廊,上海,中国

2008 成都春季艺术沙龙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

2008 自定义·不署名——艺术家群展,四川美院,重庆,中国

2007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展,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2007 庆祝建国60周年作品展暨第四届重庆市美展入选作品展, 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2007 四川美术学院第十一届学生作品年展,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2004 四川美术学院外出写生展,重庆美术馆,重庆,中国

出版记录

2012《成都春季艺术沙龙展》,成都,中国

2008《成都春季艺术沙龙展》,成都,中国

2008《少年中国》,红桥画廊,上海,中国

2008《爱艺客》,红桥画廊,上海,中国

2007《当代美术家》,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中国

收藏记录

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中国

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