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为什么中国美术馆收藏了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新浪收藏

关注

司徒乔38岁创作《放下你的鞭子》

蒋兆和39岁创作《流民图》

方增先24岁创作《粒粒皆辛苦》

刘文西29岁创作《祖孙四代》

罗中立32岁创作《父亲》……

青年美术家是中国美术的未来。基于这样的命题和认知,翻开历史的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

——吴为山

2016“首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作品展”于日前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由中国美术馆独立策划的大型青年美术展览,体现了中国美术馆对青年美术发展的支持与推动,也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具有勃勃生机的当代中国青年艺术。

展览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作品近300件,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类型,其中既包括中国美术馆近年收藏的作品90余件,也包括一批经专家推荐和评审入选展览的最新创作。

此次展览,中国美术馆邀请全国二百多位著名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推荐优秀青年美术家的作品。举贤不避亲,每位专家可推荐两名或两名以上青年美术家,最终通过专家委员会两轮评选决定参展作品。不同院校、不同创作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艺术家所推荐的青年美术家,带着风格各异的作品走进中国美术馆,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气场。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此次展出青年美术家作品的意义在于让青年美术家的作品进入到国家最高美术殿堂,让最高美术殿堂见证我国当代青年美术的发展与成就。

中国美术馆建馆半个多世纪以来,收藏和展示了大量国宝级经典作品。司徒乔38岁创作《放下你的鞭子》,蒋兆和39岁创作《流民图》,方增先24岁创作《粒粒皆辛苦》,刘文西29岁创作《祖孙四代》,罗中立32岁创作《父亲》……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出自当时的青年艺术家之手的作品,随着时光流逝、时代的变迁、艺术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其价值,有的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成为美术史的经典。

这些作品在美术的长河中,从浪花、激流逐步成为主流,引领着时代的审美,汇入人类文化的大海,生生不息。

2016年,中国美术馆启动青年美术家作品的收藏计划,也是中国美术馆在收藏结构上做出的重要调整。希望可以通过优秀展览促进收藏,通过收藏鼓励创作。

更多

入藏作品欣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