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这枚不同寻常的章 朱熙华谈了几个有意思的设计

新浪收藏

关注

来源:中国集币在线

前言

“丝路印记——大雁塔”仿古银章,由获得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首个最佳设计师—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朱熙华设计。该章含纯银8克,成色99.9%,正面图案为玄奘西行取经图,背面图案为菩提树与白鸽。该章由于“古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大时代背景,而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文化气质与时代感,在中国现代纪念章长廊里,拥有着自身独特的气质与地位。

银章的雕刻非常精细,更接近于雕塑的艺术质感,刚劲不失清灵,凝固不失流动性,雕刻线条细腻流畅,形成一种崭新的视觉形象。章面因为立体而显得更加跳脱,更具有力量感,意喻着强烈蓬勃的自然生命力,更弥漫着一种深邃的人文诗韵。

关于该章的设计,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朱熙华向我们讲述了其设计上几个有意思的处理。

记:玄奘为什么有一些胡人形象特征?

朱:在设计中,比较忠实地保留了原画中对于玄奘这个人物更接近胡人造型的形象特质,他右手拿着拂尘,胸前悬挂圆形念珠,特别是穿耳戴着一对大圆耳环,这些在唐代都是代表着异域菩萨的形象色彩。有史学家认为,原画中这么塑造是为了表现玄奘行走西域的方便而入乡随俗的打扮风格。纪念章关于这些形象特质的忠实保留,也是深刻反映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文明交融”这一历史内涵。印度的佛教、西域的文化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玄奘取经等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记:你自身又是怎么理解玄奘的?

朱:玄奘是生活在公元七世纪大唐盛世一个普通的僧人,他于唐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历时十九年,西行取经,他舍身求法的献身精神,孜孜不倦、执着求知的学习精神,百折不挠、励志奋发的进取精神,不慕荣利,心归大唐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早已融进中华民族意识形态中,成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在章面上塑造的玄奘,一身行脚僧装扮,颇符合宋代云游僧人的行头。他迎面向我们走来,方脸大耳,神态安详,神情坚定,眉宇间流露出的坚定无畏让我们动容尊敬,一道弯曲垂尾的特别长眉更衬托出这个历史人物的神采无双。

记:章面《玄奘负笈图》有什么讲究吗?

朱:《玄奘负笈图》取材于西安城南的护国兴教寺内石碑上的线刻画。这石碑画的原作来头不小,据记载是宋代无名画家所绘,传是由当年到中国的日本僧人带回国,现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玄奘法师作行脚僧的打扮,这个形象也比较接近国人对于玄奘的形象设定,譬如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镰仓时代《玄奘三藏像》上的形象就与纪念钞上的这个玄奘形象非常类似,适合向国外推广。

记:是否可以就章面构图布局为广大藏友做一点解析?

朱:好的。可以说,从纪念章的叙事层面讲,正面是形象的表达,背面是神韵的诉说。正面玄奘形象与背面菩提树都被置于章面中央,都采取了顶天立地的构图模式。正面以此凸显历史人物的气势非凡,背面彰显菩提树的包容深邃。

正面在玄奘的身后,尘土飞扬,风铃摇曳,大雁塔巍然矗立,大雁环绕飞翔,寓示着漫漫西行取经征途在这里开始,也更衬托出玄奘的坚定信心和无畏信念。背面仿佛是正面玄奘的投影,圣洁的宗教之树周围,白鸽环绕飞翔,画面静态中孕育着律动感,宗教、和平,它们之间的呼吸和呼应,展现了深邃的人文韵味。

记:菩提树与白鸽的寓意是什么?

朱:佛教通过玄奘法师的引领传递来到中国,其后的本土发展脉络都可以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超然智慧,佛教的中国化本身就是两种文化互相碰撞相互吸收融合的结果。中国文化固有的强大包容力,使得佛教这种异域宗教在中国不仅没有被抹杀抵触,反而生根茁壮。就像这个纪念章上的菩提树和白鸽,隐喻着中华文化对于外来文化、他国文明的包容、尊重,反映中国人对于不同文化交融的推崇和歌颂。

作者:胡玲燕 杨听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