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3·15特别报道 买到假货 气死我了!

新浪艺术

关注

来源:宝库 微信号:baokuchina

朋友们,315了,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要曝光那些假冒伪劣商品了!

在宝哥哥眼中,市场上假冒伪劣总共就分为两类:一类是“走心”的,且包含独特“创意”在内的产品,最多一分钟(超时请去眼科挂号)你就能分辨出真假,明白创作者的“良苦用心”,比如:

王老吉一大家子。

这些创意,让肯德基爷爷来到中国多年后终于找到了老伴。

也让老干妈在统一国人餐桌的道路上不再孤立无援!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我大天朝的山寨产品了!!!

另外一类山寨,就显得有点“不走心”了,它们在原作的基础上几乎没有改动。

这类产品需要消费者拥有至少五成的功力,才能辨认出真假,其难度不亚于你从双胞胎里认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比如无数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上)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下)传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碰上这种事情,大家可能要抓耳挠腮了,万一我哪天买到了一幅假的《清明上河图》该怎么办?(要宝哥哥说什么好!你难道不知道真的在博物馆吗???

恰逢3·15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请到了两位穿越过来的嘉宾,给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看法。

首先,我们采访到的是北宋艺术行业泰斗米芾先生。

米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向好友借阅晋唐古本,好好端详并临摹一番,过后将摹本归还给主人,真本就留给自己。

由于他的临摹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大多数时候,古画的主人根本察觉不到自己手里的书画有任何异样。

这个游戏,米先生玩得乐此不疲。曾经还有个朋友错把摹本拿回家,过了好些日子才发觉,向他讨要真品时,米芾大笑道:“哈哈哈哈,你拿走了摹本,说明我是真·A货鬼才啊!”

鉴于上一段采访无故中断,我们找来了另一位嘉宾沈周先生,继续本次3·15特别报道。

他是那个年代炙手可热的绘画明星!早上刚画好一幅画,段位高的造假者,中午就能造出伪本,连印鉴、署款都能仿的滴水不漏!也有段位略低的,造了一张假画,恭恭敬敬地拿去找沈周签名署款。

问题是,沈先生没有半点不悦,好友祝枝山都看不下去了:老师,这些人恬不知耻造假画,咱不主动维权也就算了,怎么你还上赶着给人署款呢?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佛系如沈周一字一句地安抚他:枝山啊,这年头挣个钱多不容易啊!写字画画本为消遣娱乐,尽量别有那些功利心!人家靠我的假画,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不是挺好的?(好像也没毛病?)

中国书画造假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不过以学习为目的的模仿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造假。

宋代,“造假”之风已经兴起但并不剧烈,不然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宋画是佚名的。《宣和画谱》《玉壶清话》等史籍中皆有当时书画收藏家把假的签名、图章和落款添加在摹本上借以牟利的记载。

结合前面两段采访大家也能看出,以造假牟利的活动,正式兴起在明代,明代城市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加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书画交易变得十分普遍。

明代版的《清明上河图》里,就有大量贩卖字画、古玩的商店。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有市场的行业,就有假冒伪劣产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艺术品造假逐渐成长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行业”,这种“行业”的从业者抱团,形成了特定的分布,就有了下面这幅书画造假地图。

—后门造:北京地安门(俗称后门)一带,伪造清代“臣字款”画为主

—河南货:伪造唐宋元名家书法

—苏州片:伪造唐宋及明代名家,画风多工细严谨

—绍兴片:伪造当地名家如徐渭、陈洪绶的作品

—扬州片:伪造扬州画派为主,比如郑板桥、石涛的书画

—湖南造:伪造明末清初“节烈名人”或冷名书画家作品

—广东造:伪造宋以前画史上的大名家,人物画为主,少量山水花卉

以“苏州片”为例,苏州地区擅长仿造唐宋及明代风格工细的名家,生产的假画叫做“苏州片”,当然了,这些名家里出镜率最高的还是仇英,谁叫他高产似母猪呢……

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清明上河图》,传世不下二十卷,布局大致相同,都以仇英的版本为底稿,出自苏州山塘街专诸巷和桃花坞一带的民间作画高手。

我为什么知道这么多?因为假的《清明上河图》不论落款是谁,里面的建筑一律是青砖瓦房,砖城墙、砖拱桥,人物都是明代的装扮。

通常,造假采取流水作业,具体做法为:先拷贝勾勒,再上色,分工细致到谁线描,谁着色,谁写题跋、谁刻印等,再加上造假者都具有相当的绘画、书法功底,一般人很容易上当受骗。

用现在时髦的话说,这叫作案手法隐蔽,消费者不易察觉。

宝哥哥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请从正规渠道购买艺术品,我看宝库文化就挺不错的,线上线下保真保价!

好了,观众朋友们,今天的315特别报道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我们下期再会。

再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