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彩线慧心说丝毯:金山丝毯

新浪艺术

关注

许多年前的一天,笔者参加了一个由金山区政府主办的旅游推介活动,当天领取到的纪念品——一副小小的丝毯,给笔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怎么说呢?它太小,你不能把它当御寒的毯子盖上身。它太娇贵,你无法把它铺在大门口蹭鞋底的灰。甚至,它太精美繁复,只要把它铺在房间任何一块地板上,目光就不由自主落上去,无法专注做事。它的手感太悦人,一根根弹性饱满的蚕丝密集排列,承托你的指腹和掌心,就如同抚摸一只娇憨的短毛猫。总之,也许是我的屋子与这张毯子不相称吧,我决定等我买了带玫瑰花园的小别墅,有了给胡桃木家具打蜡的闲心,养成边读晨间报纸边喝清咖啡的习惯后,再把它挂到墙上。这样的折磨,还仅仅来自一张不过门垫大的机织丝毯。

手工丝毯可说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品和奢侈品,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刚需品,它离勤劳朴实的普罗大众的生活有一点点的距离。虽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金山丝毯厂就已经开始用丝毯创汇,但也确实大部分订单来自国外——那时候国内对丝毯的需求很少。说起毯子,人们可能想起的是冬天压在棉被上的毛毯,可能是正式场合铺设的红地毯,也许是浴室门前的擦脚毯,从化纤到羊毛,从单色到织花。后来人们接受了一副画的价值可以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高,才慢慢接受了有人会花几百万买一张纯手编的毯子踩在脚下、挂在墙上的事实。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这几句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红线毯》。这可以说是来自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制作、使用丝毯的证据。

追寻丝毯的前世今生,就不得不先说地毯。伊朗,即古波斯被普遍认为是西方地毯的源头。而中国地毯起源于新疆。沿着丝绸之路,东西方丝毯经历了融合也伴随文明古国的兴衰发展出各自独特的风格。

新疆昼夜温差巨大,用当地人的话说是“一冬冬半年”,保暖需求与发达的畜牧业催生出了以羊毛、驼毛为原料的手工毯。起初只是将动物毛念成线,以平纹织法编织毯子,后来工艺升级,发展出过粗细纬、栽绒组织结构,编织出了加厚密的栽绒地毯,即手工打结地毯,也是现代手工丝毯的雏形。1959年,和田地区民丰县出土的古代地毯残片表明,一千多年前的地毯编织方法与现在当地民间地毯编织工艺基本相似,结扣采用细致的马蹄扣(土耳其结法)。到汉代,汉武帝刘彻打通丝绸之路,丝绸、地毯、瓷器、茶叶和香料通过这条陆路大量交易,中国地毯编织工艺得以进入中东和欧洲,而波斯地毯也来到了当时中国人的面前在波斯地毯图案中,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与中国地毯图案完全相同的花纹。有人认为这类地毯起源于中国,只是经过精心修改加入波斯元素,从而成为中东风格的图案。明末清初,中国手工地毯制造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彻底成为贵族玩物,藏于宫廷或供养于寺院。直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艺术地毯才一点点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

沿着丝绸之路东行,在畜牧业发达新疆、西藏,以羊毛和驼毛为主要原料的毛毯,到了蚕桑业发达的江南就换了一副蚕丝身骨,从热情粗犷变成了细腻柔婉,可说是为了适应水土而坐的一番改变。中国丝毯风格亦分南北,南方丝毯执牛耳者,金山丝毯厂当之无愧。而说金山丝毯厂,又绕不过金山丝毯厂现任的厂长程美华。上世纪八十年代,金山丝毯厂引入了丝毯技术人才程美华。用程美华的话说:“一部卡车拉走了 ‘家当’,从此我就‘嫁’到了金山丝毯厂。” 43年,几乎是一辈子,程美华带领金山丝毯团队成为上海唯一的手工丝毯企业,在传承和创新中,将中国传统的手工丝毯发扬光大。

原料上,金山丝毯以柞蚕丝取代桑蚕丝,制成的地毯更富有弹性,且染色效果更加鲜亮;风格上,金山丝毯打破传统“大红大绿、大花大叶”配色和图案风格,吸收西方美学艺术,设计出海派图案,并打量使用蓝色、驼色等淡雅色系;工艺上用电动剪刀对图案“动手术”——称之为“剪花”,使平面丝毯的图案立了起来。

在程美华手中,金山丝毯从工艺品升华到了艺术品。2008年至2015年,金山丝毯连续六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百花杯四枚金奖、两枚银奖。2015年,上海金山丝毯手工技艺入选第五批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中日文化交流期间,程美华的作品《寿》字获得日本最高艺术奖项,并被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收藏。2016年,获得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匠杯金奖。2017年5月,金山丝毯作为中国非遗精品在迪拜展出,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李凌冰女士评价:“本次展出的传统技艺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

2013年,年近花甲的程美华重走了一次丝绸之路,她沿着“一带一路”将经过革新的金山丝毯技艺传播到新疆。在喀什的车间里,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冒着四十多度的高温,她手把手教女工们丝毯编织技艺,这六十名学员至今仍从事丝毯编织业,并与程美华保持着联系。中国丝毯由西走到东,经过一番演化后再由东回溯到它的起源之地,这文化的回溯之旅似乎比技术的交流更发人感叹。

讲到这里我又翻出了前头说过的那块小丝毯挂起。虽然“国宝”级的手工大丝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到陈列馆欣赏它,了解它的历史,甚至学习一点编织技艺,打心眼里深深地为它自豪,或者为它的传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作者系金山区作家协会理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