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特大艺术品造假案告破 涉及A股上市拍卖公司

新浪收藏

关注

文|时代财经 董萍

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快速崛起过程中,拍卖假货这一问题俨然成为行业的顽疾,令中国的财富阶层望而却步。

2018年,中国拍卖行业似乎进入多事之秋。

1月18日,中国公安部网站宣布,贵州遵义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制贩假冒名家书画作品案。消息一出,本已诚信脆弱的国内拍卖行业受到重大打击,长期潜藏的书画造假利益链也公之于众。

假画案牵涉北京匡时等国内知名拍卖公司,是否会引发买家退货潮尚待观察。

书画造假利益链浮出

据警方介绍,此次摧毁制贩假冒齐白石、李可染等名家作品的3个犯罪网络,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扣押字画1165幅,查获一批伪造的印章及各类用于制作假鉴定证书的工具,查扣涉案资金2600余万元。

涉案的汪某1992年伪造的一幅李可染画作,最早他以500万元价格转手叶某,叶某找到了李可染的家属,骗取了相关的鉴定证书,经过层层转手后,2013年拍出了5232万元的天价。另外一幅李可染作品,汪某最初以30万卖给中间人,2016年被拍卖行以1380万拍出。

据了解,汪某自2004年以来,伪造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字画87幅,并通过他人在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成交额达6000余万元。一般而言,汪某会根据中间商的能力和人脉,分给成交价格40%-50%的比例作为酬劳。拍卖成功,拍卖行至少会获得成交价10%左右的佣金。

有业内人士介绍称,国内造假早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此次假画案不过揭开了国画造假的冰山一角。据了解,造假作坊集中在北京、天津、西安一带,大量仿造近现代名家画作,价格分高中低三档,仿画价格从数万到数百元不等。生产假画,从选画、描绘到题跋、落款、装裱、做旧等分工明确,还有人专门找鉴定专家制作鉴定证书、出版著录等,经过层层加码,再通过拍卖行的信用背书,一幅假画可以当作真画被拍出天价。

拍卖行业水深似赌场

欧美最大的拍卖公司苏富比、佳士得已经有两百年历史,出现亿元拍品花了一百年的时间。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至今三十年,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品交易市场,并且进入了亿元拍品时代。

但拍卖假货的现象,俨然已经成为快速崛起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顽疾,令众多买家望而却步。

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在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形成了四大拍卖公司组成的第一军团,分别是两大跨国拍卖巨擘苏富比与佳士得,以及两大国内拍卖巨头中国嘉德与北京保利。在这四大公司中,跨国拍卖公司中的苏富比在纽约上市,内地拍卖公司中的北京保利则通过母公司保利文化在香港上市,而佳士得、中国嘉德都尚未上市。除此之外,包括北京匡时、西泠拍卖、北京诚轩、广东崇正、北京荣宝、上海朵云轩等二十多家拍卖公司组成第二军团。此外,还有数百家小型拍卖公司组成的第三阵营。

1994年,中国首家拍卖公司嘉德首场拍卖总共成交1400多万元,2017年嘉德全年拍卖成交额已跃升至60亿。随着资金的涌入,艺术品的价格不断升级,逐渐出现百万、千万、甚至亿元级拍品。仅2017年上半年的春拍,就出现了136件千万元以上中国书画拍品。

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崛起,吸引越来越多中国的财富阶层开始进入这一新的投资领域。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这里更像是一个“赌场”。

2010年6月,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7280万元成功拍出了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同时配发“徐悲鸿长子徐伯阳与这幅画的合影”以及徐伯阳出示的“背书”:“此幅油画确系先父徐悲鸿的真迹,先父早期作品,为母亲保留之遗作。徐伯阳2007年9月29日”。而此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第一届的10名同学联名发出公开信,声称此画实为当年他们的习作。

2011秋拍,北京传是拍卖公司上拍了一幅张晓刚作品《小女孩》,却被画家本人公开指出并非其本人作品,并讽刺造假者手法低劣。这幅《小女孩》此前曾在北京印千山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行的2011年春拍中以180万的价格成交。

行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拍卖行拍品真假比例能达到六四开就已经非常不错,甚至还有专门假拍、拍假的公司。广东一位资深藏家向时代财经记者透露,近十年来他已经不在拍卖市场上出手,最大的原因就是假画太多。该人士表示,绝大多数拍卖行都有拍假行为,很多拍卖行蓄意卖假,甚至真品被故意挡在门外,而赝品却被允许上拍。

拍卖免责条款被滥用

拍卖市场假画横行,拍卖行用信誉为假画背书却并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其根源在于《拍卖法》第61条。该条规定,拍卖人只要在拍前声明不保证拍品真伪,便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此次假画案再度引发行业内对于《拍卖法》61条存在争议。一部分人认为,目前拍卖行假货横行,显示出《拍卖法》第61条第二款已经到了被滥用的地步,应该被取缔。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因为古董行业的特性,如果取缔这一条款,则无异于取缔了拍卖行业。

实际上,免责条款是国际通例,古董行业的独特性在于对古董真假并没有最终的权威机构。艺术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鱼目混珠,真假掺杂,拍卖公司鉴定真伪客观上存在困难,出现误判难以避免。

但目前也有相当一部分拍卖公司受利益驱使,故意真假混杂。即使遭遇买家退货,甚至被告上法庭,也常常因为《拍卖法》61条而无需承担责任。

对此,《拍卖法》研究学者对时代财经记者表示,免责条款不能取消,但必须细化。例如,目前拍卖行是对一整本图录拍品做免责声明,但对每一件拍品用确定无疑的方式描述,却没有提供证据,这就误导了买家。这种情况下,出了问题拍卖行对此不能免责。又如,当拍卖品为工艺品,材质为可以鉴定的金、银、铜、玉等材料时,出了问题拍卖行不能完全免责,甚至完全不能免责。目前,法院已经在司法实践中了解到拍卖行业的实际状况,未来《拍卖法》61条的修改势在必行。

牵扯A股上市拍卖公司

案件曝光后,有行业内人士指认国际国内拍行均牵涉其中。2月1日,国内一线拍卖行嘉德即在其官方网站显著位置发表声明,表示将对利用互联网恶意散布有关嘉德工作人员因书画案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等虚假消息,保留进步一步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但多数拍卖行对此事保持沉默。

据汪某供述,他所伪造的一幅李可染的名作,2016年拍出1380万元的高价,拍卖公司为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该拍卖公司在此件拍品的图录中有“这样的画面不但为李可染作品中所仅见,也是中国历代山水画中所仅见”等字样描述。

北京匡时目前是继保利、嘉德之后的中国第三大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根据其公布的数据,该公司2017年全年共推出6场拍卖会、87个专场、1万余件拍品,拍卖成交总额约45亿元。于2005年成立,去年被宏图高科以现金22亿的价格收购100%股权,成为首家登陆 A 股资本市场的中国拍卖行。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匡时国际资产总额7.74亿元,净资产3.63亿元。2014年度和2015年度,匡时国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2.4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和1.2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9%和65.8%;2016年和2017年1-6月匡时国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1.2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1亿元和0.72亿元,净利润率近50%。

在接受时代财经记者采访时,北京匡时拍卖方面表示,目前案件审理过程中,公安部门尚没有结论通知公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