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橄榄核雕刻家洪毅:总有一处动人心

新浪收藏

关注

(撰文:马焱)藏传佛教的佛像造型极为丰富多彩,有慈眉善目、面貌安详的显宗佛像,凶神恶煞、多首多臂的密宗佛像,妩媚动人的度母像,面憎目狞的佛母像,极美与极丑、极善与极恶的众神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彩多姿、反差强烈的众佛神世界。

在核雕界,提起藏传佛教题材作品,最有名的莫过于被誉为核雕藏传佛像第一人的洪毅老师。他的作品雕工细腻传神,线条繁复而不壅杂, 善于用繁复细腻的纹饰表达信众虔诚之心,形成率真随意、一挥而就的效果,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特征鲜明。他的核雕作品通过橄榄核独有的凝重而古朴的色调,烘托出一种安祥而又神奇的氛围,同时,又能结合浓郁的江南气息,把东阳木雕的细腻手法在橄榄核雕刻中融而为一,深受广大核雕爱好者喜爱。

佛法说,“诸法因缘生”,于洪毅老师而言,真的是一饮一啄,皆为前缘。洪毅老师出身在木雕之乡的东阳,从小接触的都是艺术气息浓厚的江南文化,后拜在中国木雕唐卡第一人的童永全先生门下学习木雕唐卡和永乐佛造像10年之后,他回到了家乡,尝试用核雕来雕刻藏传佛像,随着近些年藏传佛教影响力不断扩大,他的作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按照藏传佛教造像的传统,一个雕塑家必须懂得和非常熟悉佛教经典,特别是《造像度量经》中有关造像的规则或法度。虽然这一造像法度对艺术家提出了许多的要求,工匠的创作灵感只有体现在佛像的工艺与技巧上。但是,洪毅却认为,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可以用自己的丰富体验和对雕刻材料的熟练把握,通过后期的精雕细琢传达和表现佛经的内在思想。对雕刻者而言,每一个神灵的塑造都需要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雕佛造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不同的形式传达和表现佛教的思想,是一个修行者学佛修道的一种殊胜法门,是心灵走向慈悲与喜乐、观想与禅修、本尊与自我等融合为一的修习过程与验证途径。

在洪毅老师看来,藏式佛教艺术从属于藏族文化主体,藏族文化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即强烈的宗教意味。在这片离天堂最近的土地上,宗教已经深入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抵人们的灵魂深处。雕佛造像不仅是要完成外在的塑造,更要是通过外化于形的雕刻,使得受众感受到慈悲。就如他在雕刻经典作品《绿度母》时,从雕刻中的点滴细节入手,在参考明清藏传佛教铜造像及唐卡绘画的基础上,一丝一发皆认真细致,以传统工艺和经典造像相结合作为切入点,将精湛的雕刻工艺和特有的藏传佛教艺术特征完美融合,塑造了一个清新脱俗的绿度母形象。作品呈少女相,面容端庄,仪容秀美,鼻梁细挺,发髻盘卷,头顶装饰精细小巧的五叶宝冠,垂饰缨络,长眉细目,秀美温婉,清丽俊秀之气盎然而出,橄榄核的细腻材质使之更显温润细腻,整体艺术形象华贵美丽,慈祥庄严。

2015年9月,洪毅老师在参加中国首届须吟笙先生作品纪念展暨全国核雕“须吟笙艺术奖”邀请展时,与须吟笙雕刻艺术纪念馆共同提出了“坚持手工原创”的职业操守,开核雕行业行业自律与自我提升的风气之先,联合发起的“坚持手工原创”的倡议书,得到了与会100余名橄榄核雕刻师和国内广大核雕从业者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洪毅老师认为,支持手工原创,不仅是职业操守、艺术传承的需要,更是对行业、对信仰必须要保持的敬畏之心。核雕创作的过程既是深厚的艺术积累的体现,更应该是尘世修行者人生价值的反映。当今市场对于核雕作品精致精美的追求已成潮流,雕刻出一枚让人心中一动的核雕精品,离不开积累、思路、灵感和虔诚,离不开行业的自律,更离不开心有所安的情感寄托。故所谓,雕佛先修身,感人先律己。

动人心者,唯虔诚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