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

展览预告| 闲听秋水——蔡梦霞书法作品展

新浪艺术

关注

主办方:静逸堂

协办方:明德堂

作品集题字:王镛

展标题字:陈振濂

展览序言:张羽翔

策展人:徐辞

展览时间:

2018年11月24日下午3点--12月15日下午3点

11月24日下午3点进行开幕酒会

学术研讨会时间:

11月24日下午3.30--4.30

展览地点: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诚业路415号

江南岸艺术园区六楼静逸堂

参展艺术家

1972 年生于广西,祖籍江苏泰州。

1997 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本科毕业。

2005 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毕业,导师为王镛教授。

2008 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部博士毕业,导师为薛永年、王镛教授。

2008 年至 2010 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杜大恺教授。

现为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参加全国第四届、五届、七届中青年书法展,其中五届获得一等奖;

全国四届篆刻展;首届、二届、三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提名展。

著有《魏晋书法视觉形式研究》。

序言

算是误读吧

文/张羽翔

一九九三年,年方二十的蔡梦霞以一股率真而清新的天仙傻在五届中青展中勇摘金奖而惊艳书坛。之后的二十多年,伴随着祖坟的青烟频冒、让她在中国美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走完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书法专业的所有学习历程。最好的学府、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育最终也让她坐稳了央美的书法专业教席。这种万千宠爱集一身的经历其实就说明了一点:幸运儿从来都是天生的。

燃鹅,这些幸运并非来自她的聪颖与勤奋,更多的是源于天生的审美选择及坚韧的艺术意志。可以说,她从进入这一行业开始就有意无意地排斥或疏离传统主流价值观对女性艺术家的“女红”定位,这一点非常非常的关键,正是这一点,让她从众多的女性书家中凸显出来。

“女红”作为价值取向更多的基于传统的妇德修养,所以我们看到典雅、温良、闲适、精致、流畅是其风格的总体特征,而描述风物的小诗赋、咏叹情调的鸡汤小散文则是此类书家的基本标配。历史中的卫夫人、薛涛、管道升、柳如是就是她们最高的行业标杆。晚近的孙夫人(宋庆龄)、蒋夫人(宋美龄)、廖夫人(何香凝)、徐夫人(陆小曼、廖静文)也在持续充实着这一脉的发展。但究其本质,不过是一部名媛法书录,对书法本体的发展及其积极意义非常有限。这与蔡文姬、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完全不具可比性。也就是说,“女红”的旨趣在妇德的延续,而蔡李的功德在开宗立派,在于将女性在文学艺术史中的地位变得不可替代且能独领风骚。

由此可见,中国的书画艺术史上不乏“女红”的香火传递,但奇缺的是如蔡李那样的开山祖师。

伴随着康南海的革命思潮、书坛的碑学运动风起云涌,这其中就有一众的女票开始了与“女红”渐行渐远的追求。肖娴先生的混莽苍雄一改“女红”的师娘操守、蹿出山门在江湖上一路响霭行云;游寿女史的奇崛拙稚也一反“女红”的流美而异香四溢。之后国画中的周思聪、新水墨实验的王公懿等等其实都属于这一脉的接续……

到了蔡梦霞走进江湖的时候,“师娘”(女红派、传统帖学延续)PK “师太”(革命变异的碑学延续)的格局已然形成。所有的后来者只能自觉不自觉地站队而行,所有的观者也都自觉不自觉地为她们归类,蔡梦霞当然地归属于“师太”的阵营。

蔡梦霞具有天生的“女红”标配颜值,但又幸运地独具“师太”的根器,严酷体系的专业正统学习之外她迷恋上了另类的知识谱系,比如女权、现代、解构、先锋、实验等等,这自然地让她在形式构成书法、学院派书法以及各种实验性艺术实践中多所涉猎,这些都为她在“师太”的路上体现得更为张扬恣肆(结构章法)、更为生辣霸悍(点画形质)、也更为凶残暴虐(风格视效)……

对于审美风格的差异我不想做优劣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想提示的是:蔡梦霞在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取向不仅接续了肖娴、游寿先生的“师太”衣钵、而内中诸多现代元素的植入更充分地说明了她完成了当下的“师太”书法的迭代变异。

这一变异必将开启“美女”书法与“恐龙”书法的时代 PK。

反正是一出好戏……

多说两句:

作为书法发展的志向,我理解她的风格取向;

作为我个人的审美情感,我寄望于她能渐及圆融并臻至肖游二老晚岁的那种安厚祥和;

而作为私密的真实,从作品的气息而言,我更喜欢她进入专业之前的那种天仙傻。

仙气其实就是超凡,就是灵动,就是人类理想的本真,一旦灵动遭遇人文(凡俗)的教育,即意味着理想被现实的挟持。

而“师娘”、“师太”、“美女”“恐龙”都不过是现实的理想。

2018年11月

《闲听秋水》展览作品集效果图

展览当天前五十名参观者可免费获赠

《闲听秋水》一本

(下午三点起 提早无效)

展览作品抢先看

后 记

文/蔡梦霞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赶上是赶上了,趁早出名了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让人苦恼,特别是不想在一种样式上停留时,更让人脑子不够用,时间不够多。有朋友开玩笑说“把能读的书都读完了”,这只是专指上学拿学历的“读书”,十年专业的科班学习,仅仅只是拿学历,真真正正能了解书法还有需要很多很多的投入,对于通俗意义上的读书更需要兢兢业业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做一辈子的功课才行。

至今 2018 年,整整学书 30 年,一直有名师们监督护佑,有师兄弟们指点出谋,顺利又幸运,安稳又幸福,可其中还是有不少艰辛,重要的是:如何超越自己如何超越自己如何超越自己!这一直是个终极目标!

硕士毕业时想出本集子,要总结自己的超越,拖一拖没成;博士毕业时也想出本集子总结,拖了拖也没成;四十不惑时,书协帮出了本妇女委员会专辑里的小集子,有点小,不得劲。受晚期拖延症的折磨,雄心勃勃、思路大开、想整本大的让自己乐乐的想法一直没得到实现。静逸堂主徐辞兄带着想法和思路约我做个展出本书,让我感觉幸运星又降临了,这个点怎么怎么踩得这么好。

在堂主的压力下、催促下,在寻找各种机会治疗我的拖延症中,一部分收录过往的作品,一部分是今年新写的作品,并以行草为主组成了这本作品集,以完成检测我自己是否有所进益的心愿。

非常感谢堂主和堂主夫人的热心支持,让我有机会在“奔五”的路上,向母校做一个比较完整的汇报展。感谢王镛老师题字、感谢陈振濂老师题展、感谢张羽翔老师作序,圆满了。

2018 年 11 月 11 日

加载中...